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44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它包括上部的负压吸引机和下部的储液瓶,所述负压吸引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分为电池区和真空控制区;所述电池区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真空控制区内设置有控制电路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面板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面板背面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与集成管路连接,所述集成管路底端嵌入壳体底面的负压口内;所述集成管路中部侧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负压吸引机与储液瓶通过内部集成管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无管路外接,设备一体性完好,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
本技术涉及负压吸引机,具体涉及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
技术介绍
临床上经常采用负压吸引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治疗,其作用是:从创面吸走渗出,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减轻水肿;细菌在负压下不易存活,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加速创面部位血液循环,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现有的负压引流装置主要包括手动式和电动式:1.手动负压引流装置现有市面上常用手动负压引流装置主要包含一个弹性球囊,设有供使空气进入所述弹性球囊的进气单向阀和供使空气排出所述弹性球囊的出气单向阀,进气单向阀一端与所述弹性球囊连通,另一端与储液瓶连通,所述出气单向阀一端与所述弹性球囊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使用时通过反复压缩弹性球囊将储液瓶内空气排出,使储液瓶内产生负压;使用时,将处于负压状态下的储液瓶与患者伤口敷料连接。使用手动负压引流装置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手动按压球囊使储液瓶产生负压,储液瓶内负压大小不可控,且随着储液瓶内吸入患者渗出液,储液瓶压力下降,一段时间后将无法满足患者使用。另一方面,手动负压引流装置一般情况下需要操作人员反复操作,频次较高,使用麻烦;且受限于结构及形式,负压的稳定性和保压性能得不到保证,所能应对的适用范围大受限制。2.电动负压引流装置是目前在临床中应用较多的一种负压引流系统,主要包括电动负压主机、储液瓶、敷料,电动负压主机主要是通过电动产生负压,电动负压主机与储液瓶上的负压吸引口连接,储液瓶用于储存吸引出的渗出液,敷料敷贴在患者的患处,敷料通过引流管与储液瓶上的引流口连接。现有的电动负压引流装置的储液瓶与主机都是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使用时两者需要分开放置,存在如下缺陷:一方面,主机与储液瓶采用管路连接时,存在脱落及漏气的风险;另一方面,分开使用的主机与储液瓶给负压引流时的操作带来不便,储液瓶容易倾倒,影响使用。另外,现有的电动负压引流装置大多数为重复使用设备,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产生老化易发生故障影响患者使用,设备交叉使用,易造成感染风险。此外,现有的电动负压引流装置整机体积大,重量较重,在使用过程中,携带不宜,操作麻烦,给患者的正常行动造成了不便的影响,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绝大多数为无源装置,续航时间有限,且不易操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负压吸引机在存在储液瓶的情况下,一般以外接引流管进行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引流管脱落松动导致漏气的风险,也会造成引流管弯折,导致负压吸引机堵塞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该装置主要用于创面负压引流;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续航时间长、压力控制精确、可靠性高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它包括上部的负压吸引机和下部的储液瓶,所述负压吸引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电池区和真空控制区;所述电池区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真空控制区内设置有控制电路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关孔内,所述控制面板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面板背面设置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正负极与电池的两端电极连接;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与集成管路顶端相连,所述集成管路呈三通结构,所述集成管路底端嵌入壳体底面的负压口内;所述集成管路中部侧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集成管路将固定于外壳内部的控制电路与真空泵进行整合,所述集成管路尾端负压口与储液瓶负压连接管相连,形成整个负压引流系统)。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瓶底部设置有引流口,且所述引流口伸入储液瓶内与储液瓶内部连通;所述储液瓶顶面设置有负压连接管和吸水凸台,所述吸水凸台内设置有吸水树脂包(用于吸收瓶内的积液);所述负压连接管与集成管路底端连接(负压吸引机内集成管路将固定于外壳内部的控制电路与真空泵进行整合,所述集成管路尾端负压口与储液瓶负压连接管相连,形成整个负压引流系统)。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吸水凸台插入凹槽内(确保储液瓶与壳体连接的稳定性)。再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瓶顶面内壁和负压连接管管口上设置有第一阀,所述储液瓶内引流口的管口设置有第二阀(第一阀和第二阀是集成于瓶体内的顶端的单向过滤阀用于防止液体进入负压吸引机内以及固定于瓶体内底端的防逆流阀用于防止瓶体内液体逆流)。再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区内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包括仓体和仓盖;所述仓盖卡合在壳体上。再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吸引机与储液瓶卡合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壳壁上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储液瓶底面两端设置有与卡合槽配合连接的卡片。再进一步地,所述集成管路上部的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用于确保负压引流系统的密封性,使得系统压力损耗小,提升整体系统的续航时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负压吸引机与储液瓶通过内部集成管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无管路外接,设备一体性完好,提高了使用可靠性。本技术通过对结构上的优化,大大缩小了设备整体大小,减轻了设备重量。2.本技术装置为一次性使用设备,降低了负压吸引机交叉使用感染的风险,同样降低了设备的故障发生率;3.本技术装置引流口内置,使用时避免了管路与外界产生接触,确保了整体设备的密封性;解决了外接引流口时设备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的漏气问题。市面上大多数负压吸引机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方便携带,本技术装置整体机身小巧,可置入服装口袋之中,亦或绑缚于手臂上,极易携带,方便了患者的移动及正常生活。附图说明图1为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整机示意图;图2为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为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零部件装配爆炸示意图;图4为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储液瓶的剖视图;图中,负压吸引机1、壳体1.1、开关孔1.11、凹槽1.12、卡合槽1.13、负压口1.2、储液瓶2、引流口2.1、负压连接管2.2、吸水凸台2.3、卡片2.4、电池3、控制面板4、控制开关5、压力传感器6、真空泵7、集成管路8、单向阀8.1、吸水树脂包9、第一阀10、第二阀11、电池仓12、仓体12.1、仓盖1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如图1~4所示的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它包括上部的负压吸引机1和下部的储液瓶2,壳体1.1底部壳壁上设置有卡合槽1.13,储液瓶2底面两端设置有与卡合槽1.13卡合连接的卡片2.4;负压吸引机1包括壳体1.1,壳体1.1内左右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电池区和真空控制区;电池区内设置有电池仓12,电池仓12包括仓体12.1和仓盖12.2;仓盖12.2卡合在壳体1.1上;电池仓12内设置有电池3;真空控制区内设置有控制电路的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5,控制开关5设置在壳体1.1上的开关孔1.11内,控制面板4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控制面板4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它包括上部的负压吸引机(1)和下部的储液瓶(2),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机(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电池区和真空控制区;所述电池区内设置有电池(3),所述真空控制区内设置有控制电路的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5),所述控制开关(5)设置在壳体(1.1)上的开关孔(1.11)内,所述控制面板(4)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n所述控制面板(4)背面设置有真空泵(7),所述真空泵(7)的正负极与电池(3)的两端电极连接;所述真空泵(7)的进气口与集成管路(8)顶端相连,所述集成管路(8)呈三通结构,所述集成管路(8)底端嵌入壳体(1.1)底面的负压口(1.2)内;所述集成管路(8)中部侧管与压力传感器(6)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它包括上部的负压吸引机(1)和下部的储液瓶(2),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机(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电池区和真空控制区;所述电池区内设置有电池(3),所述真空控制区内设置有控制电路的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的正面设置有控制开关(5),所述控制开关(5)设置在壳体(1.1)上的开关孔(1.11)内,所述控制面板(4)的侧壁下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6),
所述控制面板(4)背面设置有真空泵(7),所述真空泵(7)的正负极与电池(3)的两端电极连接;所述真空泵(7)的进气口与集成管路(8)顶端相连,所述集成管路(8)呈三通结构,所述集成管路(8)底端嵌入壳体(1.1)底面的负压口(1.2)内;所述集成管路(8)中部侧管与压力传感器(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一体式负压吸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2)底部设置有引流口(2.1),且所述引流口(2.1)伸入储液瓶(2)内与储液瓶(2)内部连通;
所述储液瓶(2)顶面设置有负压连接管(2.2)和吸水凸台(2.3),所述吸水凸台(2.3)内设置有吸水树脂包(9);所述负压连接管(2.2)与集成管路(8)底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成黄英武戴忆龙李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