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慧芝专利>正文

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378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风扇,尤其是指一种可将风扇风力集中以有效将热源带走的散热风扇,其包括有中心转子及一体设置在中心转子周围,并可随中心转子进行旋转的旋转扇叶,其中各旋转扇叶朝外延伸的轴线与中心转子之旋转中心轴线形成一非垂直的倾斜角度,藉此,旋转扇叶便可将散热风潮中心转子之轴心方向集中吹出散热风,因此可以有效的将热源加以带走。(*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风扇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风扇,尤其是指一种可将风扇之风力集中以有效将热源带走之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电子机械在使用时多半会伴随电路板上各组件之运作而产生高热,而高热却会对电路板上之各电子组件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坏,因此容易产生高温之电子组件(例如中央处理单元)上均会贴设有导热性良好之金属所制成的散热器,并搭配散热风扇以使得电子组件所产生的高温可以迅速散去,保持电子组件能在正常温度下进行运作。请参看图5、6所示,传统搭配散热器50所使用的风扇40具备有一中央设有中心转子41之本体400,该中心转子41周围设置有与转子位于同一平面之旋转扇叶42,通过中心转子41旋转以带动旋转扇叶42旋转而朝散热器50吹出散热风或进行吸风动作以降低散热器50的温度,进而迅速散去电子组件所产生之高温。然而上述风扇40在使用时,由于旋转扇叶42是位处于中心转子41同一平面上,亦即旋转扇叶42的延伸轴线(a-a’)与中心转子41的轴线(b-b’)约略呈垂直,因此当旋转扇叶42旋转时所产生的散热风便会朝平行中心转子41轴心的方向吹出,如此一来散热风无法集中在散热器之位置,且这种风扇40贴设在散热器50上方的方式容易造成气流的反压现象,使得电子组件热源无法顺利的被带走,因此散热效率并非十分优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风扇的风力集中以有效将热源带走的散热风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手段,其中散热风扇包括有中心-->转子及一体设置在中心转子周围,并可随中心转子进行旋转的旋转扇叶,其中各旋转扇叶朝外延伸的轴线与中心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形成一非垂直的倾斜角度。通过上述结构,旋转扇叶便可将散热风朝中心转子之轴心方向集中吹出或吸出散热风,因此可以有效的将热源加以带走。综上所述,由于本技术风扇10的各旋转扇叶12朝外延伸的轴线(a-a’)与中心转子11的旋转中心轴线(b-b’)形成一非垂直的倾斜角度,因此可以避免传统风扇在使用上的种种问题,使得散热风扇10的散热效率大幅提升。附图简述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图5为现有结构的立体图。图6为现有结构的使用状态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请参看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散热风扇10包括有中央设置有中心转子11的框型本体100及一体设置在中心转子11周围及本体100内缘之间,并可随中心转子11进行旋转之旋转扇叶12,其中各旋转扇叶12朝外延伸的轴线(a-a’)与中心转子11之旋转中心轴线(b-b’)形成一非垂直的倾斜角度。请参看图3所示,其中本技术之风扇10在设置于散热器20上时,中心转子11与散热器20顶缘会形成有一空隙,该空隙可使得散热风的气流反压降低,另外,具有一倾斜角度的旋转叶片12在与中心转子11同步旋转而吹出散热风时,该散热风会朝中心转子11的轴心方向集中吹出,因此风扇10无论是对散热器20进行吸或吹的动作,均可以迅速地将热源加以散去。再请参看图4所示,该中心转子11于旋转扇叶12倾斜之一侧形成有圆弧端110,通过该圆弧端110可形成有一导流效果,更加有助于气流将热源带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有中央设置有中心转子的框型本体及一体设置在中心转子周围及本体内缘之间,并可随中心转子进行旋转的旋转扇叶,其特征在于,各旋转扇叶朝外延伸的轴线与中心转子之旋转中心轴线形成一非垂直的倾斜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有中央设置有中心转子的框型本体及一体设置在中心转子周围及本体内缘之间,并可随中心转子进行旋转的旋转扇叶,其特征在于,各旋转扇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慧芝
申请(专利权)人:吴慧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