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筋膜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34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肌筋膜理疗仪,包括下壳、电机、电机安装座、偏心轮、曲杆和前壳,所述电机通过三颗带垫螺丝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电机安装座通过四个螺丝固定在下壳上,所述偏心轮安装在电机上,所述曲杆顶端通过轴承和偏心轮连接在一起,所述曲杆前端通过轴承和螺丝连接有连杆,所述前壳固定在下壳前端,前壳套住连杆,所述下壳顶端镶嵌有上壳,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两侧分别镶嵌有侧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了因为电机转动带来的震动,噪音大大降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肌筋膜理疗仪
本技术涉及理疗
,具体为一种肌筋膜理疗仪。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按摩器具,主要分为电动与手动二种,其中以电动驱动的按摩器具,其结构过于复杂,导致制造成本相当的高昂,对于一般人或从事经络按摩的业者来说都为一大负担。而手动驱动的按摩器具,虽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在使用时却相当的费力。市面上的按摩枪大多是电机固定在上壳上,再通过螺丝把上下壳固定在一起,当机器转动时上壳震动严重,人手握的是下壳相对静止,这种设计机器本身的震动噪音就很大,上下的安装螺丝柱也容易断裂,电池一般都为分体,长时间使用和反复的装入分离机身和电池会造成电池和机身连接安装配合不紧密,磨损划伤等缺陷问题,配合不紧密了还会造成电路的接触不良的问题使机器无法正常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肌筋膜理疗仪,具备降低了因为电机转动带来的震动,噪音大大降低的优点,解决了当机器转动时上壳震动严重,人手握的是下壳相对静止,震动噪音大,上下的安装螺丝柱也容易断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肌筋膜理疗仪,包括下壳、电机、电机安装座、偏心轮、曲杆和前壳,所述电机通过三颗带垫螺丝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所述电机安装座通过四个螺丝固定在下壳上,所述偏心轮安装在电机上,所述曲杆顶端通过轴承和偏心轮连接在一起,所述曲杆前端通过轴承和螺丝连接有连杆,所述前壳固定在下壳前端,前壳套住连杆,所述下壳顶端镶嵌有上壳,所述上壳和下壳的两侧分别镶嵌有侧壳。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座和下壳之间呈矩形阵列固定有四个减震垫,减震垫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曲杆和轴承组成曲杆组。优选的,所述前壳内镶嵌有套在一起的枪头减震圈和尼龙导套,连杆穿过枪头减震圈和尼龙导套,连杆前端伸出前壳并固定有枪头。优选的,所述下壳底端设置有电池外壳,电池外壳内固定有电池,下壳上方通过三个螺丝固定有电池盖,电池外壳内置有电池控制线路板,电池外壳外侧嵌入固定有控制面板。优选的,所述下壳和上壳后端嵌入固定有后盖,后盖上固定有滴塑贴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简单,初次使用者可以轻松使用,使用时可以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群,浅层深层的肌肉群都得到有效的放松和按摩效果,不同于常规器材和手法按摩只能对浅层肌肉和筋膜的放松和按摩,填补了对身体各部位深层肌肉和筋膜按摩和放松。本技术的下壳和电池一体的设计就解决了电池和机身反复分离存在的隐患:如划伤,磨损配合不紧密,触电损伤,电路接触不良等缺陷,结构更加的紧凑,操作更加方便。电机设计安装在下壳上,所有的实现运动的零部件都安装在下壳上,上壳不在安装实现运动的零部件,这样的设计大大的降低了因为电机转动带来的震动,噪音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机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去掉下壳和电池后的内部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壳;2、上壳;3、后盖;4、电池控制线路板;5、滴塑贴标;6、电机;7、电机安装座;8、减震垫;9、偏心轮;10、曲杆组;11、轴承;12、曲杆;13、电池盖;14、电池;15、枪头减震圈;16、尼龙导套;17、连杆;18、前壳;19、枪头;20、侧壳;21、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肌筋膜理疗仪,包括下壳1、电机6、电机安装座7、偏心轮9、曲杆12和前壳18,电机6通过三颗带垫螺丝安装在电机安装座7上,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电机6动力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电机安装座7通过四个螺丝固定在下壳1上,电机安装座7和下壳1之间呈矩形阵列固定有四个减震垫8,减震垫8为橡胶材质,在电机6高频振动时减震垫8起到减震的效果。偏心轮9安装在电机6上,偏心轮9在电机6的带动下做偏心的圆周运动。曲杆12和轴承11组成曲杆组10,曲杆12顶端通过轴承11和偏心轮9连接在一起,曲杆12在偏心轮9的作用下做前后往复运动。曲杆12前端通过轴承11和螺丝连接有连杆17,曲杆12带动连杆17运动。前壳18固定在下壳1前端,前壳18套住连杆17,前壳18内镶嵌有套在一起的枪头减震圈15和尼龙导套16,连杆17穿过枪头减震圈15和尼龙导套16,连杆17前端伸出前壳18并固定有枪头19,枪头19随着连杆17做前后往复运动。枪头减震圈15和尼龙导套16的作用是为连杆17导向,电机6提供旋转动力,连杆17在电机6的作用下带着枪头19在尼龙导套16内做前后的往复运动完成按摩动作。下壳1顶端镶嵌有上壳2,上壳2和下壳1的两侧分别镶嵌有侧壳20,下壳1和上壳2后端嵌入固定有后盖3,后盖3上固定有滴塑贴标5。电机6设计安装在下壳1上,所有的实现运动的零部件都安装在下壳1上,上壳2不在安装实现运动的零部件,这样的设计大大的降低了因为电机6转动带来的震动,噪音大大降低。下壳1底端设置有电池外壳,电池外壳内固定有电池14,下壳1上方通过三个螺丝固定有电池盖13,电池盖13的作用是防止机器运行时电池14上下窜动。电池外壳内置有电池控制线路板4,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电池控制线路板4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电池外壳外侧嵌入固定有控制面板21,控制面板21上设置有按钮,其作用是控制电池14的开与关和控制电机6的启停和转速。控制面板21提供四个不同的档位转速,按一下为一档最慢,按两下为二档,按三下为三档,按四下为四挡,四档转速最快,按五下机器停止转动,再按为一档依次循环。下壳1和电池14一体的设计就解决了电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肌筋膜理疗仪,包括下壳(1)、电机(6)、电机安装座(7)、偏心轮(9)、曲杆(12)和前壳(1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通过三颗带垫螺丝安装在电机安装座(7)上,所述电机安装座(7)通过四个螺丝固定在下壳(1)上,所述偏心轮(9)安装在电机(6)上,所述曲杆(12)顶端通过轴承(11)和偏心轮(9)连接在一起,所述曲杆(12)前端通过轴承(11)和螺丝连接有连杆(17),所述前壳(18)固定在下壳(1)前端,前壳(18)套住连杆(17),所述下壳(1)顶端镶嵌有上壳(2),所述上壳(2)和下壳(1)的两侧分别镶嵌有侧壳(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筋膜理疗仪,包括下壳(1)、电机(6)、电机安装座(7)、偏心轮(9)、曲杆(12)和前壳(18),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通过三颗带垫螺丝安装在电机安装座(7)上,所述电机安装座(7)通过四个螺丝固定在下壳(1)上,所述偏心轮(9)安装在电机(6)上,所述曲杆(12)顶端通过轴承(11)和偏心轮(9)连接在一起,所述曲杆(12)前端通过轴承(11)和螺丝连接有连杆(17),所述前壳(18)固定在下壳(1)前端,前壳(18)套住连杆(17),所述下壳(1)顶端镶嵌有上壳(2),所述上壳(2)和下壳(1)的两侧分别镶嵌有侧壳(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筋膜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7)和下壳(1)之间呈矩形阵列固定有四个减震垫(8),减震垫(8)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珠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罗赛罗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