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18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包括:筒体,其具有第一端部、在第一端部的相反方向上的第二端部和设置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旁通部;安装在筒体的第二端部上的指柄;从第一端部向第二端部依次设置在筒体的空间中的第一塞子、第二塞子和第三塞子;以及连接到第三塞子的活塞杆,活塞杆具有用于与指柄的内表面接触的多个支撑肋,其中第一塞子和第二塞子之间的空间形成前腔室,第二塞子和第三塞子之间的空间形成后腔室,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分别容纳在前腔室和后腔室中,当活塞杆处于初始位置时,前腔室和后腔室的长度在1.6:1到3:1的范围内,初始位置是前腔室和后腔室通过旁通部相互连通之前的状态,并且在初始位置,一个或多个支撑肋设置在指柄和与指柄相邻的筒体的区域的至少一个中。邻的筒体的区域的至少一个中。邻的筒体的区域的至少一个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预充式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0003]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由于注射器预先填充有药液,因此医疗机构无需将药液从单独的药液容器转移到注射器中,而可以立即使用注射器本身,方便和安全而在医疗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0004]作为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已知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其具有在注射器的筒体中形成单独空间的形式,并且可单独容纳药剂和药液。
[0005]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具有如下结构,其中三个塞子(也称为“塞子”或“垫片”)插入注射器的筒体中,并且在两个相邻的塞子之间形成空间,使得在筒体中形成两个空间。
[0006]根据塞子插入到注射器筒体内与注射针接近的顺序,塞子分为前塞子、中塞子和后塞子。一般而言,药剂被容纳在形成在注射器筒体内的前塞子和中塞子之间的第一腔室空间中,并且药液被容纳在形成在中塞子和后塞子之间的第二腔室空间中。
[0007]此外,注射器的筒体被制造成空心圆柱形,并且在筒体的中间部分的内表面中形成有一部分向外突出的凹槽部。由于凹槽部,容纳在第二腔室中的药液可以沿着中塞子的边缘旁通进入凹槽部并移动到第一腔室。也就是说,凹槽部被制造成用作旁路路径。
[0008]当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时,用手指按压联接到后塞子的活塞以使后塞子在圆柱形筒体中向前移动,然后由于后塞子的向前移动,压力传递给药液和中塞子。结果,中塞子也随着后塞子的向前移动而向前移动。
[0009]此外,当活塞继续向前移动并且中塞子到达用作旁通路径的凹槽部时,用作旁通路径的凹槽部允许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在中间塞子的边缘处连接,从而使得流体可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移动。此外,容纳在第二腔室中的药液由于压力而流入第一腔室,并且流入第一腔室的药液与容纳在第一腔室中的药剂混合以制备注射药物。
[0010]因此,当使用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向患者施用药物时,将通过在注射器的第一腔室中混合药剂和药液制备的注射药物施用给患者。
[0011]然而,在传统的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中,在初始阶段,由于旁通凹槽部,在注射器筒体中形成的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相互连通,通过凹槽部的药液由于受到活塞的挤压而具有较大的动能。
[0012]因此,在活塞被快速推动的情况下,容纳在第二腔室中的药液快速离开旁通凹槽部,并且药液的一部分到达安装注射针的注射器主体的一部分。这里,一部分药液可能通过间隙或另一个凹槽泄漏,该间隙或凹槽形成在前塞子与注射器筒体的内表面联接的部分中,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药液向后流向旁通凹槽部的问题。
[0013]因此,向前塞子前部泄漏的药液与第一腔室中的空气一起被压出,并向注射针泄
漏。在这种情况下,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本身可能受到污染,或者由于药液的泄漏,药液的量可能不足以分散和溶解药剂。因此,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不可能准确地制备含有适当比例的药液和药剂的注射药物。
[0014]另外,在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在用户使用注射器时发生活塞杆晃动的情况下,药液向活塞杆泄漏。另外,存在晃动使得用户难以在注射器中稳定地混合药液和药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5]技术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其能够进一步提高药剂和药液的密封性和稳定性,使得药剂和药液的混合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并且减少活塞杆的晃动。
[0017]技术方案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包括:筒体,其具有第一端部、在第一端部的相反方向上的第二端部和设置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旁通部;安装在所述筒体的第二端部上的指柄;第一塞子、第二塞子和第三塞子,其从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依次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空间中;和活塞杆,其连接到第三塞子并且具有多个支撑肋,所述支撑肋被设置以与所述指柄的内表面接触,其中,第一塞子和第二塞子之间的空间形成前腔室,第二塞子和第三塞子之间的空间形成后腔室,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分别容纳在前腔室和后腔室中,当活塞杆处于初始位置时,前腔室和后腔室的长度比在1.6:1到3:1的范围内,该初始位置是前腔室和后腔室通过旁通部相互连通之前的状态,并且在初始位置处,一个或多个支撑肋布置在指柄和与指柄相邻的筒体的区域的至少一个中。
[0019]此外,在初始位置处,一个支撑肋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其一个表面与指柄的纵向端重合。
[0020]此外,指柄可以包括柄部和从柄部向活塞杆延伸的延伸部。
[0021]此外,在初始位置处,至少一个支撑肋可以设置在延伸部中。
[0022]此外,在初始位置处,一个支撑肋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其一个表面与延伸部的纵向端重合。
[0023]此外,第二塞子可具有多个接触肋,所述多个接触肋与所述筒体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并且与所述指柄相邻的、与所述筒体的内圆周表面接触的最后一个接触肋的表面可形成为平面。
[0024]此外,与筒体的内圆周表面接触的至少一个接触肋的表面可以形成为曲面部。
[0025]此外,第二塞子可以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具有前表面、后表面和多个接触肋,第二构件从第一构件向第一端部突出,并且多个接触肋可以形成在连接前表面和后表面的侧表面上。
[0026]此外,活塞杆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支撑肋的后端的多个增强肋,并且每个支撑肋的厚度可以被形成为比每个增强肋的厚度厚。
[0027]此外,第二塞子可以具有第一接触肋、第二接触肋、第三接触肋和第四接触肋,并且第二和第三接触肋之间的间隙可以大于第一和第二接触肋之间的间隙或者第三和第四
接触肋之间的间隙。
[0028]有益效果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充分确保分别容纳药剂和药液的前腔室和后腔室的体积,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药剂和药液的混合。
[0030]另外,通过提供具有四个接触肋的第二塞子,可以提高药液和药剂之间的密封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注射器的安全性。
[0031]此外,通过在活塞杆上形成支撑肋,可以防止药液向活塞杆泄漏,同时可以减少活塞杆的晃动,这样,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0032]此外,在活塞杆的第一螺纹的圆周方向上形成的尖端部具有增加活塞杆和第三塞子之间的耦合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腔室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的视图。
[0034]图2是图1中的构件被分离的状态的视图。
[0035]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塞子的视图。
[0036]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塞子的横截面图。
[0037]图5是图1所示的针头安装部的放大图。
[0038]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指柄的视图。
[0039]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活塞杆的视图。
[0040]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塞子的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腔式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包括:筒体,其具有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端部的相反方向上的第二端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旁通部;指柄,其安装在所述筒体的所述第二端部上;第一塞子、第二塞子和第三塞子,其从所述第一端部向所述第二端部依次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空间中;和活塞杆,其连接到所述第三塞子并且具有多个支撑肋,所述多个支撑肋被设置以与所述指柄的内表面接触,其中,所述第一塞子和所述第二塞子之间的空间形成前腔室,所述第二塞子和所述第三塞子之间的空间形成后腔室,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分别容纳在所述前腔室和所述后腔室中,当所述活塞杆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前腔室和所述后腔室的长度比在1.6:1到3:1的范围内,该初始位置是所述前腔室和所述后腔室通过所述旁通部相互连通之前的状态,并且在所述初始位置处,一个或多个支撑肋布置在所述指柄和与所述指柄相邻的所述筒体的区域的至少一个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室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其中,在所述初始位置处,一个支撑肋被布置成使其一个表面与所述指柄的纵向端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室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其中,所述指柄包括柄部和从所述柄部向所述活塞杆延伸的延伸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室兼用作容器的注射器,其中,在所述初始位置处,至少一个支撑肋布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德受金俊植李太镐朴圣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熊制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