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03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包括涡轮气流室、滤箱,涡轮气流室与滤箱连通,涡轮气流室的顶壁设有偶数个外围吸尘电机和一个中心吸尘电机,外围吸尘电机和中心吸尘电机的输出轴均设有涡轮,外围吸尘电机呈阵列分布,从而形成外围吸尘电机阵列,中心吸尘电机设于外围吸尘电机阵列内,涡轮气流室的内壁设有若干导风板,导风板的截面呈流线型,各导风板绕中心吸尘电机的中心轴线分布。涡轮气流室的顶壁设有偶数个外围吸尘电机和一个中心吸尘电机,使得涡轮气流室内总体设有奇数个吸尘电机,从而避免产生偶数个吸尘电机所形成平行状气流,从而能够增大其产生负压的负压值,从而能够增大吸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机,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
技术介绍
吸尘机是工业及民用建设中的重要环保设备,包括涡轮加压机构、滤箱和吸尘耙头,吸尘耙头通过气管与滤箱连通。涡轮加压机构包括若干吸尘电机,吸尘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抽走滤箱内的空气,使滤箱内形成负压,使吸尘耙头形成负压,以吸取灰尘。现有技术中的吸尘机均采用偶数个吸尘电机,偶数个吸尘电机所形成的负压均为平行状气流,平行状气流的负压值偏低,因而现有技术中的吸尘机吸尘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中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其能够增大所产生负压的负压值,从而增大吸力。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包括涡轮气流室、滤箱,所述涡轮气流室与所述滤箱连通,所述涡轮气流室的顶壁设有偶数个外围吸尘电机和一个中心吸尘电机,所述外围吸尘电机和所述中心吸尘电机的输出轴均设有涡轮,所述外围吸尘电机呈阵列分布,从而形成外围吸尘电机阵列,所述中心吸尘电机设于所述外围吸尘电机阵列内,所述涡轮气流室的内壁设有若干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截面呈流线型,各所述导风板绕所述中心吸尘电机的中心轴线分布。具体地,所述涡轮气流室位于所述滤箱的顶部,所述外围吸尘电机、所述中心吸尘电机与所述导风板均设于所述涡轮气流室的内顶壁,所述涡轮气流室与所述滤箱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分隔板开设有通气口。具体地,所述外围吸尘电机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外围吸尘电机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中心吸尘电机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中心吸尘电机设于所述外围吸尘电机阵列的几何中心。具体地,所述吸尘机包括吸尘耙头,所述吸尘耙头通过气管与所述滤箱连通,所述滤箱的内腔设有过滤层,所述滤箱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有储尘腔,所述滤箱与所述储尘腔彼此连通。具体地,所述过滤层为滤纸,所述滤纸沿纵向分层排列,所述气管的出气口设于所述滤箱的前壁。具体地,每个所述外围吸尘电机均匹配有一个所述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截面呈“~”形,而形成外凸段和内凹段,所述各所述导风板的外凸段均设于其所匹配的所述外围吸尘电机的正向一侧,各所述导风板的内凹段内侧壁均靠近于所述中心吸尘电机。具体地,所述涡轮气流室的侧壁设有辅佐进气孔。具体地,所述吸尘耙头通过四条所述气管与所述滤箱连通,四条所述气管沿横向排列。具体地,所述滤箱以及所述吸尘耙头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脚轮。具体地,所述吸尘耙头的宽度为a,1m≤a≤1.2m。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吸尘时,外围吸尘电机与中心吸尘电机同时工作,外围吸尘电机工作时吸取周围空气,使周围形成一个旋涡状的空气负压区。中心吸尘电机工作时吸取周围四个外围吸尘电机所产生的负压流,负压流沿着导风板的方向流动,从而在涡轮气流室内部形成一个整体的旋涡状的空气负压流。该整体的旋涡状的空气负压流通过滤箱、气管作用于吸尘耙头,使吸尘耙头的吸尘口形成强大的负压吸力,以吸取灰尘。涡轮气流室的顶壁设有偶数个外围吸尘电机和一个中心吸尘电机,使得涡轮气流室内总体设有奇数个吸尘电机,从而避免产生偶数个吸尘电机所形成平行状气流,从而能够增大其产生负压的负压值,从而能够增大吸力。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的立体视图;图2为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的内部结构视图;图3为涡轮气流室的内部结构视图;图4为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的另一内部结构视图。图中:1、涡轮气流室;11、分隔板;12、辅佐进气孔;2、滤箱;21、过滤层;31、外围吸尘电机;32、中心吸尘电机;4、导风板;41、外凸段;42、内凹段;5、吸尘耙头;51、气管;6、储尘腔;7、万向脚轮;8、擀灰拉杆;9、连接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见图1、图2,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包括涡轮气流室1、滤箱2,涡轮气流室1与滤箱2连通。涡轮气流室1的顶壁设有偶数个外围吸尘电机31和一个中心吸尘电机32。外围吸尘电机31和中心吸尘电机32的输出轴均设有涡轮(图未示出)。外围吸尘电机31呈阵列分布,从而形成外围吸尘电机31阵列,中心吸尘电机32设于外围吸尘电机31阵列内。见图3,涡轮气流室1的内壁设有若干导风板4,导风板4的截面呈流线型,各导风板4绕中心吸尘电机32的中心轴线分布。具体地,见图2,涡轮气流室1位于滤箱2的顶部,外围吸尘电机31、中心吸尘电机32与导风板4均设于涡轮气流室1的内顶壁。涡轮气流室1与滤箱2通过分隔板11隔开,分隔板11开设有通气口(图未示出),该通气口使涡轮气流室1与滤箱2的内腔连通。具体地,外围吸尘电机3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外围吸尘电机31呈矩形阵列分布,中心吸尘电机32设于外围吸尘电机31阵列的几何中心。具体地,每个外围吸尘电机31均匹配有一个导风板4,导风板4的截面呈“~”形,而形成外凸段41和内凹段42。各导风板4的外凸段41均设于其所匹配的外围吸尘电机31的正向一侧,各导风板4的内凹段42内侧壁均靠近于中心吸尘电机32。上述“外围吸尘电机31的正向一侧”是指各外围吸尘电机31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时,各外围吸尘电机31相对靠近于上述正方向的一侧。具体地,吸尘机包括吸尘耙头5,吸尘耙头5通过气管51与滤箱2连通,滤箱2的内腔设有过滤层21,滤箱2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有储尘腔6,滤箱2与储尘腔6彼此连通。优选地,储尘腔6的开口外壁设有连接扣9,在常态下,连接扣9处于扣紧状态,使尘腔6与所述储尘腔6保持组合状态。具体地,过滤层21为滤纸,滤纸沿纵向(图1中方向Y为纵向前方,X为横向)分层排列,气管51的出气口设于滤箱2的前壁。具体地,涡轮气流室1的侧壁设有辅佐进气孔12,辅佐进气孔12的设置能够降低外围吸尘电机31和中心吸尘电机32的负载,并且能够降低吸尘机工作过程中所发出的噪音。具体地,见图4,吸尘耙头5通过四条气管51与滤箱2连通,四条气管51沿横向排列,在保证本机吸尘功能的同时,辅助其他研磨机的吸尘,可以同时操作,一机多用。具体地,滤箱2以及吸尘耙头5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脚轮7,万向脚轮7能万向调节,吸尘无死角。具体地,吸尘耙头5的宽度为a,1m≤a≤1.2m。本申请的吸尘机的工作原理为:吸尘时,四个外围吸尘电机31与中心吸尘电机32同时工作,四个外围吸尘电机31工作时吸取周围空气,使周围形成一个旋涡状的空气负压区。中心吸尘电机32工作时吸取周围四个外围吸尘电机31所产生的负压流,负压流沿着导风板4的方向流动,从而在涡轮气流室1内部形成一个整体的旋涡状的空气负压流(参考图3风向)。该整体的旋涡状的空气负压流通过滤箱2、气管51作用于吸尘耙头5,使吸尘耙头5的吸尘口形成强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气流室、滤箱,所述涡轮气流室与所述滤箱连通,所述涡轮气流室的顶壁设有偶数个外围吸尘电机和一个中心吸尘电机,所述外围吸尘电机和所述中心吸尘电机的输出轴均设有涡轮,所述外围吸尘电机呈阵列分布,从而形成外围吸尘电机阵列,所述中心吸尘电机设于所述外围吸尘电机阵列内,所述涡轮气流室的内壁设有若干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截面呈流线型,各所述导风板绕所述中心吸尘电机的中心轴线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气流室、滤箱,所述涡轮气流室与所述滤箱连通,所述涡轮气流室的顶壁设有偶数个外围吸尘电机和一个中心吸尘电机,所述外围吸尘电机和所述中心吸尘电机的输出轴均设有涡轮,所述外围吸尘电机呈阵列分布,从而形成外围吸尘电机阵列,所述中心吸尘电机设于所述外围吸尘电机阵列内,所述涡轮气流室的内壁设有若干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截面呈流线型,各所述导风板绕所述中心吸尘电机的中心轴线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气流室位于所述滤箱的顶部,所述外围吸尘电机、所述中心吸尘电机与所述导风板均设于所述涡轮气流室的内顶壁,所述涡轮气流室与所述滤箱通过分隔板隔开,所述分隔板开设有通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吸尘电机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外围吸尘电机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中心吸尘电机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中心吸尘电机设于所述外围吸尘电机阵列的几何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工业及民用吸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包括吸尘耙头,所述吸尘耙头通过气管与所述滤箱连通,所述滤箱的内腔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太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威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