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司洪涛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水循环下排风碳火烧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600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烧烤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水循环下排风碳火烧烤炉,包括炉体、水箱和罩子,所述炉体包括烧碳炉和养碳炉,所述烧碳炉连接在养碳炉的右侧壁上,所述水箱位于养碳炉的左侧,所述烧碳炉和养碳炉的内腔中部均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烧碳炉、养碳炉的内腔下侧组成加热仓,所述加热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水口。通过水箱、加热仓、进出水口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将碳火多余的热量吸收,减少热量的散失,能够对热量充分利用,且降低了烧烤炉周围的温度,使得烧烤师傅所处环境相对较好;将烟气向下吸收排放,避免烟气呛人,且通过对烟气过滤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得烧烤摊附近处于较好的环境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水循环下排风碳火烧烤炉
本技术涉及烧烤炉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水循环下排风碳火烧烤炉。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烧烤是在火上将食物(多为肉类,海鲜,蔬菜)烤熟,烹调至可食用;现代社会,由于人类技术了多种用火方式,烧烤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发展出各式烧烤炉、烧烤架、烧烤酱、锡纸等烧烤用品。烧烤本身也成为一种多人聚会休闲娱乐方式或者是生意。不论在中国还是整个亚洲、美洲和欧洲,烧烤通常是小至家庭,大至学校的集体活动以及一些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烧烤食品在制作时,通常由烧烤师傅在烧烤炉上制作,近距离接触烧烤炉,温度较高容易对烧烤师傅灼伤,且烟气较浓,影响周围人的身体健康,热量难以回收利用,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水循环下排风碳火烧烤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近距离接触烧烤炉,温度较高容易对烧烤师傅灼伤,且烟气较浓,影响周围人的身体健康,热量难以回收利用,浪费资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水循环下排风碳火烧烤炉,包括炉体、水箱和罩子,所述炉体包括烧碳炉和养碳炉,所述烧碳炉连接在养碳炉的右侧壁上,所述水箱位于养碳炉的左侧,所述烧碳炉和养碳炉的内腔中部均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烧碳炉、养碳炉的内腔下侧组成加热仓,所述加热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水口,所述进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连通,所述隔离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烟气抽吸头,所述烧碳炉和养碳炉的内部上侧设置有燃烧盒,所述燃烧盒的本体上均匀开设有通槽,所述烧碳炉的内腔最上侧设置有烧烤支撑帘,所述罩子设置于炉体的后侧,所述烟气抽吸头上通过烟气输出管连接有过滤仓,所述烟气输出管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过滤仓安装在罩子的内腔,所述过滤仓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滤芯,所述过滤仓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罩子的侧壁上连接有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罩子的内腔,且转轴通过轴承与罩子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扰流风板。优选的,所述进出水口与水箱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抽吸泵。优选的,所述隔离板的边缘处与烧碳炉、养碳炉密封焊接。优选的,所述罩子的前壁上侧设置有挂件,所述罩子通过挂件挂在炉体上。优选的,所述烟气抽吸头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优选的,所述烧烤支撑帘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烧烤支撑帘分别置于烧碳炉内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烧烤支撑帘之间的中部相互卡接。优选的,所述隔离板为铝合金隔离板,且铝合金隔离板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导热翅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水箱、加热仓、进出水口之间的配合作用,能够将碳火多余的热量吸收,减少热量的散失,能够对热量充分利用,且降低了烧烤炉周围的温度,使得烧烤师傅所处环境相对较好;2)将烟气向下吸收排放,避免烟气呛人,且通过对烟气过滤后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得烧烤摊附近处于较好的环境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烧碳炉的剖视及与燃烧盒、烧烤支撑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烧碳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摇臂、转轴、扰流风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过滤仓与烟气抽吸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烧碳炉、2养碳炉、3水箱、4隔离板、5加热仓、6进出水口、7烟气抽吸头、8燃烧盒、9烧烤支撑帘、10罩子、11挂件、12摇臂、13转轴、14扰流风板、15过滤滤芯、16过滤仓、17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水循环下排风碳火烧烤炉,包括炉体、水箱3和罩子10,所述炉体包括烧碳炉1和养碳炉2,所述烧碳炉1连接在养碳炉2的右侧壁上,所述水箱3位于养碳炉2的左侧;烧碳炉1采用钢板成型,宽度为250mm,高度为240mm;养碳炉2宽度为180mm,高度为100mm;所述烧碳炉1和养碳炉2的内腔中部均设置有隔离板4,所述隔离板4与烧碳炉1、养碳炉2的内腔下侧组成加热仓5,所述加热仓5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水口6,所述进出水口6通过管道与水箱3连通,所述隔离板4的上表面安装有烟气抽吸头7,所述烧碳炉1和养碳炉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燃烧盒8,所述燃烧盒8的本体上均匀开设有通槽,所述烧碳炉1的内腔最上侧设置有烧烤支撑帘9,所述罩子10设置于炉体的后侧,所述烟气抽吸头7上通过烟气输出管连接有过滤仓16,所述烟气输出管上设置有抽风机(图中未画出),所述过滤仓16安装在罩子10的内腔,所述过滤仓16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滤芯15,所述过滤仓16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17,所述罩子10的侧壁上连接有摇臂12,所述摇臂12的一端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位于罩子10的内腔,且转轴13通过轴承与罩子10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3的外壁上设置有扰流风板14。进一步地,所述进出水口6与水箱3之间的管道上连接有抽吸泵(图中未画出)。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板4的边缘处与烧碳炉1、养碳炉2密封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罩子10的前壁上侧设置有挂件11,所述罩子10通过挂件11挂在炉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烟气抽吸头7的数量不少于两个。进一步地,所述烧烤支撑帘9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烧烤支撑帘9分别置于烧碳炉1内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烧烤支撑帘9之间的中部相互卡接。进一步地,所述隔离板4为铝合金隔离板,且铝合金隔离板的下表面均匀设置有导热翅片(图中未画出)。工作原理:水箱3内预先加入水,水箱3分为热水箱和冷水箱,加入的水存在冷水箱内,冷水箱内的水通过抽吸泵抽出并通过进出水口6进入烧碳炉1和养碳炉2内部下侧的加热仓5内,进出水口6包括进口和出口,进口与冷水箱连接、出口与热水箱连接,且进口与冷水箱之间、出口与热水箱之间均有抽吸泵,通过进出水口6的进口进入加热仓5内,通过出口将加热仓5内的热水排出到热水箱内;碳预先在养碳炉2内存放预热,烧着后置于烧碳炉1内的燃烧盒8上,将烧烤支撑帘9置于烧碳炉1内且位于燃烧盒8的上侧,在烧烤支撑帘9上烤串即可。抽风机工作通过烟气抽吸头7抽吸,燃烧盒8内碳产生的烟通过烟气抽吸头7向下抽并进入过滤仓16的内部,过滤滤芯15对烟气中的杂质吸附、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水循环下排风碳火烧烤炉,包括炉体、水箱(3)和罩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烧碳炉(1)和养碳炉(2),所述烧碳炉(1)连接在养碳炉(2)的右侧壁上,所述水箱(3)位于养碳炉(2)的左侧,所述烧碳炉(1)和养碳炉(2)的内腔中部均设置有隔离板(4),所述隔离板(4)与烧碳炉(1)、养碳炉(2)的内腔下侧组成加热仓(5),所述加热仓(5)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水口(6),所述进出水口(6)通过管道与水箱(3)连通,所述隔离板(4)的上表面安装有烟气抽吸头(7),所述烧碳炉(1)和养碳炉(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燃烧盒(8),所述燃烧盒(8)的本体上均匀开设有通槽,所述烧碳炉(1)的内腔最上侧设置有烧烤支撑帘(9),所述罩子(10)设置于炉体的后侧,所述烟气抽吸头(7)上通过烟气输出管连接有过滤仓(16),所述烟气输出管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过滤仓(16)安装在罩子(10)的内腔,所述过滤仓(16)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滤芯(15),所述过滤仓(16)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17),所述罩子(10)的侧壁上连接有摇臂(12),所述摇臂(12)的一端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位于罩子(10)的内腔,且转轴(13)通过轴承与罩子(10)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3)的外壁上设置有扰流风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水循环下排风碳火烧烤炉,包括炉体、水箱(3)和罩子(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烧碳炉(1)和养碳炉(2),所述烧碳炉(1)连接在养碳炉(2)的右侧壁上,所述水箱(3)位于养碳炉(2)的左侧,所述烧碳炉(1)和养碳炉(2)的内腔中部均设置有隔离板(4),所述隔离板(4)与烧碳炉(1)、养碳炉(2)的内腔下侧组成加热仓(5),所述加热仓(5)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出水口(6),所述进出水口(6)通过管道与水箱(3)连通,所述隔离板(4)的上表面安装有烟气抽吸头(7),所述烧碳炉(1)和养碳炉(2)的内部上侧设置有燃烧盒(8),所述燃烧盒(8)的本体上均匀开设有通槽,所述烧碳炉(1)的内腔最上侧设置有烧烤支撑帘(9),所述罩子(10)设置于炉体的后侧,所述烟气抽吸头(7)上通过烟气输出管连接有过滤仓(16),所述烟气输出管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过滤仓(16)安装在罩子(10)的内腔,所述过滤仓(16)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滤芯(15),所述过滤仓(16)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口(17),所述罩子(10)的侧壁上连接有摇臂(12),所述摇臂(12)的一端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位于罩子(10)的内腔,且转轴(13)通过轴承与罩子(10)的内壁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司洪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