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560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属于马铃薯培育技术领域,该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包括箱体,小型水泵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菌液容量器,小型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水管,水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头,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很好的观察根部的发病情况,不像普通的花盆接种,观察症状只能将马铃薯连根拔起,拔后的马铃薯在栽种进去很容易死掉,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存活率更高,通过对第二旋转轴、旋转把手、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转刀的配合设置,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马铃薯根部破坏更加彻底,避免根部发病,通过对喷头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根部喷洒的菌液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
本技术属于马铃薯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土传病害是指病原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常见的马铃薯土传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干腐病、枯萎病、黄萎病、黑痣病、疮痂病、粉痂病、环腐病、黑胫病、青枯病,软腐病、细菌性萎蔫病及线虫,田间发生土传病害容易大面积爆发,病株在整块田迅速扩展蔓延,严重影响马铃薯块茎膨大,对产量和质量造成毁灭性的的危害,为了避免土传病害在马铃薯之中大面积传播,很多的农户会选择接种装置,来防治土传病害,市面上普通的接种装置观察根部发病情况,只能连根拔起,拔后的马铃薯在栽种进去很容易死掉,导致死亡率比较高,不便于观察根部情况,无法对不同的马铃薯根部喷洒不同量的菌悬液,而且喷洒不均匀,对根部破坏不彻底,发病率较高等问题。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观察根部发病情况,只能连根拔起,拔后的马铃薯在栽种进去很容易死掉,导致死亡率比较高,不便于观察根部情况,无法对不同的马铃薯根部喷洒不同量的菌悬液,而且喷洒不均匀,对根部破坏不彻底,发病率较高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的内部依次分割为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底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小型水泵,所述小型水泵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菌液容量器,所述小型水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头,所述隔板的内部设置有育苗口,所述下箱体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刀,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箱体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上面安装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为了使得该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达到便于抬起上箱体的目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把手。为了使得该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达到便于更换培养方式的目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表面活动安装有箱盖。为了使得该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达到均匀喷洒菌液的目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喷头的数量为个,所述第二从动轮的数量为个。为了使得该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便于换水,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下箱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入水口,所述下箱体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出水口。为了使得该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便于观察根部,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隔板与上箱体为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通过上箱体和隔板铰接的连接方式,使箱体分为上下两个箱体,可以很好的观察根部的发病情况,不像普通的花盆接种,观察症状只能将马铃薯连根拔起,拔后的马铃薯在栽种进去很容易死掉,使本技术存活率更高,通过对下箱体、入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通过入水口将水注入到下箱体内,使用之后的水在通过出水口排出,该本技术实用水培法,根部干净,便于观察马铃薯根部是否发病,通过对菌液容量器的设置,菌液容量器上有刻度,可以根据实验的不同要求,接种不同量的菌悬液。2、该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通过对第二旋转轴、旋转把手、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和转刀的配合设置,通过手动转动旋转把手,旋转把手通过第一主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进行转动,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二主动轮带动第二从动轮进行转动,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旋转轴带动转刀进行转动,使本技术对马铃薯根部破坏更加彻底,避免根部发病,通过对箱盖的设置,便于本技术更改培养方式,通过对喷头的设置,使本技术对根部喷洒的菌液更加均匀。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正视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隔板;3、上箱体;4、下箱体;5、小型水泵;6、菌液容量器;7、水管;8、喷头;9、育苗口;10、支撑柱;11、支撑板;12、第一旋转轴;13、转刀;14、固定板;15、第二旋转轴;16、第一主动轮;17、第一从动轮;18、旋转把手;19、第二主动轮;20、第二从动轮;21、把手;22、箱盖;23、入水口;24、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依次分割为上箱体3和下箱体4,上箱体3内底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小型水泵5,小型水泵5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菌液容量器6,小型水泵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水管7,水管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头8,隔板2的内部设置有育苗口9,下箱体4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旋转轴12,第一旋转轴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刀13,第一旋转轴1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20,箱体1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旋转轴15,第二旋转轴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16,第一主动轮16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17,第二旋转轴1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18,第一从动轮17的上面安装有第二主动轮19,第二主动轮19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20。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上箱体3和隔板2铰接的连接方式,使箱体1分为上下两个箱体,可以很好的观察根部的发病情况,不像普通的花盆接种,观察症状只能将马铃薯连根拔起,拔后的马铃薯在栽种进去很容易死掉,使本技术存活率更高,通过对下箱体4、入水口23和出水口24的设置,通过入水口23将水注入到下箱体4内,使用之后的水在通过出水口24排出,该本技术实用水培法,根部干净,便于观察马铃薯根部是否发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依次分割为上箱体(3)和下箱体(4),所述上箱体(3)内底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小型水泵(5),所述小型水泵(5)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菌液容量器(6),所述小型水泵(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水管(7),所述水管(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头(8),所述隔板(2)的内部设置有育苗口(9),所述下箱体(4)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旋转轴(12),所述第一旋转轴(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刀(13),所述第一旋转轴(1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20),所述箱体(1)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旋转轴(15),所述第二旋转轴(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16),所述第一主动轮(16)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17),所述第二旋转轴(1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18),所述第一从动轮(17)的上面安装有第二主动轮(19),所述第二主动轮(19)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土传病害的田间接种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箱体(1)的内部依次分割为上箱体(3)和下箱体(4),所述上箱体(3)内底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小型水泵(5),所述小型水泵(5)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菌液容量器(6),所述小型水泵(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水管(7),所述水管(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喷头(8),所述隔板(2)的内部设置有育苗口(9),所述下箱体(4)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旋转轴(12),所述第一旋转轴(1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刀(13),所述第一旋转轴(1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从动轮(20),所述箱体(1)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旋转轴(15),所述第二旋转轴(1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16),所述第一主动轮(16)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17),所述第二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刚郭成瑾沈瑞清张丽荣康萍芝张华普刘东川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