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16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井式灌根施药桶包括密封板,桶沿和桶身;桶身底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桶身顶面与桶沿固定连接;桶沿的横截直径大于桶身的横截直径;桶身周向开设有渗液孔组;井式灌根施药桶设置有至少两个,均绕被浇灌树干80cm‑100cm设置;且桶身埋设于地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药液直接作用于根系,避免多次挖坑灌根施药对根系的创伤,能够高效防控文冠果根腐病;设备成本低,操作简便,可连续使用3年以上,显著提高防病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
本技术涉及林木种植
,特别是涉及一种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
技术介绍
文冠果根系分布区域与自身树冠相似,成龄树根系主要分布在冠下约1-1.5m左右的土层中,主根一般在1m以上,最深2.5米,侧根发达,根幅30cm以上,较大的根系20条左右,其中毛细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冠下距离主干2/3以内的地下土层中。文冠果根腐病是危害文冠果的一种重要病害,是由多种病原菌复合侵染引起。灌根施药是预防和治疗文冠果根腐病的一种高效防治方法,根部灌施300倍液的内吸性药剂解淀粉芽孢杆菌GLD-191,同时混配恶霉灵可有效防治防治文冠果根腐病,防效在85%以上。然而,文冠果为肉质根系,挖沟灌根不仅费时费力,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会使部分根系受损,增加了病原菌自伤口侵染的机会。因此,设计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避免多次挖沟伤根,增加根腐病发生的机会,且能提高防病效果的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是我们亟需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药液直接作用于根系,操作简便,可有效避免多次挖沟伤根,增加根腐病发生的机会,达到高效防控文冠果根腐病的目的;设备成本低,操作简便,可连续使用3年以上,提高防病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井式灌根施药桶包括密封板,桶沿和桶身;所述桶身底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密封板,所述桶身顶面与所述桶沿固定连接;所述桶沿的横截直径大于所述桶身的横截直径;所述桶身周向开设有渗液孔组;所述井式灌根施药桶设置有至少两个,均绕被浇灌树干80cm-100cm设置;且所述桶身埋设于地下。所述桶沿的高度为8cm-12cm;所述桶沿的横截直径为14cm-16cm。所述桶身的高度为30cm-40cm;所述桶沿的横截直径为11cm-13cm。所述桶沿部分设置于地下;所述桶沿高出所述地平面的高度为4cm-6cm。渗液孔组的最高的渗液孔距所述桶身顶面部低于3cm;所述渗液孔的横截直径为0.5cm-1.2cm。优选的,依据树体大小在树冠下对称埋2-4个桶,施药期可以将配好的药液直接倒入桶内,药液可直接作用于文冠果的根系,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作用,2天后采用滴灌或漫灌供水处理。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药液直接作用于根系,操作简便,解决了每次挖沟灌根伤害根系造成病害发生加重问题,可以高效防控文冠果根腐病,同时该灌根施药桶可以应用与营养施肥,并与滴管设备组合形成井式灌溉系统。该灌根施药设备成本低,操作简便,可连续使用3年以上,大大地节省了劳动成本,显著提高防病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桶沿,2-桶身和3-渗液孔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井式灌根施药桶包括密封板,桶沿1和桶身2;桶身2底面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桶身2顶面与桶沿1固定连接;桶沿1的横截直径大于桶身2的横截直径;桶身2周向开设有渗液孔组3;井式灌根施药桶设置有至少两个,均绕被浇灌树干80cm-100cm设置;且桶身2埋设于地下。桶沿1的高度为8cm-12cm;桶沿1的横截直径为14cm-16cm。桶身2的高度为30cm-40cm;桶沿1的横截直径为11cm-13cm。桶沿1部分设置于地下;桶沿1高出地平面的高度为4cm-6cm。渗液孔组3的最高的渗液孔距桶身2顶面部低于3cm;渗液孔的横截直径为0.5cm-1.2cm。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桶身2内层贴设有至少一层过滤网,过滤网网孔直径为0.1cm-0.3cm,减少泥土浇灌时,泥土大量反流回式灌根施药桶桶内。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桶沿2上端可焊接有短支架和圆形环;短支架绕桶沿2外沿等间距周向固定设置,圆形环焊接与短支架顶端;便于拿取和补充营养液。在本技术的还一个实施例中,渗液孔组3的渗液孔不限于圆形,也可为椭圆型,多棱边形等;渗液孔开口方向也可向下倾斜1°-5°。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井式灌根施药桶包括密封板可以应用与营养施肥,并与滴管设备组合形成井式灌溉系统。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药液直接作用于根系,操作简便,解决了每次挖沟灌根伤害根系造成病害发生加重问题,可以高效防控文冠果根腐病,同时该灌根施药桶可以应用与营养施肥,并与滴管设备组合形成井式灌溉系统。该灌根施药设备成本低,操作简便,可连续使用3年以上,大大地节省了劳动成本,显著提高防病效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其特征在于:井式灌根施药桶包括密封板,桶沿(1)和桶身(2);所述桶身(2)底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密封板,所述桶身(2)顶面与所述桶沿(1)固定连接;所述桶沿(1)的横截直径大于所述桶身(2)的横截直径;所述桶身(2)周向开设有渗液孔组(3);所述井式灌根施药桶设置有至少两个,均绕被浇灌树干80cm-100cm设置;且所述桶身(2)埋设于地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其特征在于:井式灌根施药桶包括密封板,桶沿(1)和桶身(2);所述桶身(2)底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密封板,所述桶身(2)顶面与所述桶沿(1)固定连接;所述桶沿(1)的横截直径大于所述桶身(2)的横截直径;所述桶身(2)周向开设有渗液孔组(3);所述井式灌根施药桶设置有至少两个,均绕被浇灌树干80cm-100cm设置;且所述桶身(2)埋设于地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式灌根施药防治文冠果根腐病的简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桶沿(1)的高度为8cm-12cm;所述桶沿(1)的横截直径为14cm-16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剑宇李宏刘正兴张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