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的装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39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级泵的装配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的装配工艺,解决了该泵在装配过程中出现叶轮流道和壳体流道水力结构很难对中,以及容易造成转子部件与壳体之间研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固定泵体;依次装入泵体级间耐磨套、首级壳体口环与次级壳体口环;进行转子小装后,打表检测转子径向跳动,做动平衡试验;拆下次级叶轮部件,安装泵轴及首级叶轮部件;使用支撑工装支撑转子两端;安装首级泵盖、次级叶轮部件与次级泵盖;测量转子串量,校核轴向安装尺寸以及径向间隙;安装推力轴承部件、自由端轴承部件与两端机械密封,安装推力轴承部件与自由端轴承部件后盘车;再次盘车,盘车合格则安装完成。安装完成。安装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的装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级泵的装配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的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泵结构属于水平中开、两边对称流道式,在组装过程中能够清晰看到转子在泵体过流部件中的相对位置。而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结构符合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610 BB2型泵结构,该泵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推力轴承部件22、次级泵盖14、次级叶轮部件7、泵体1、泵轴10、首级叶轮部件8、首级泵盖11、机械密封23和自由端轴承部件24,在整机装配时不能直观的看到叶轮流道和壳体流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该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在装配过程中经常出现叶轮流道和壳体流道水力结构很难对中的现象,导致泵效率降低及泵体、泵盖合体后盘车容易卡滞。
[0003]其次,该泵零部件尺寸大、重量重,也给装配带来很大困难。并且该泵运转间隙与径向间隙小,容易造成转子部件与壳体之间的研磨。
[0004]专利技术的内容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在装配过程出现叶轮流道和壳体流道水力结构很难对中,以及容易造成转子部件与壳体之间研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的装配工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的装配工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将泵体固定,保证泵体水平;
[0009]步骤2:依次装入泵体级间耐磨套、首级壳体口环与次级壳体口环,其中泵体级间耐磨套与次级壳体口环装入二级涡室的相应位置,首级壳体口环装入一级涡室的相应位置,并分别固定铆死;
[0010]步骤3:转子小装后,支撑两端轴承,打表检测转子径向跳动,径向跳动值满足预设要求后做动平衡试验,平衡精度满足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的G1级标准;
[0011]所述转子小装指在泵轴上安装次级叶轮部件与首级叶轮部件,次级叶轮部件包括次级叶轮、次级叶轮轴套和次级叶轮锁母,首级叶轮部件包括首级叶轮和首级叶轮锁母;
[0012]步骤4:安装泵轴及首级叶轮部件
[0013]4.1)拆下次级叶轮部件保留首级叶轮部件;在泵轴靠近首级叶轮部件左侧的起吊一位置起吊;在两个外伸端的支撑一和支撑二处,分别限制泵轴沿径向摆动,以保证泵轴水平起吊;
[0014]4.2)移动吊车使泵轴沿水平方向缓慢穿入泵体,同时观察并保证泵轴中心与泵体级间耐磨套几何中心重合;
[0015]4.3)待泵轴前端缓慢穿过泵体级间耐磨套后,不再限制支撑二的径向摆动,当泵
轴穿过泵体级间耐磨套至起吊一位置到达泵体右端盖边缘后,将起吊位置由起吊一位置改为起吊二位置,使泵轴继续缓慢穿过泵体级间耐磨套;
[0016]4.4)待泵轴伸出泵体左端盖边缘后,改为在泵轴伸出端起吊三位置和支撑一处水平起吊;继续缓慢向左移动泵轴,直至首级叶轮口环与首级壳体口环配合尺寸安装到位;
[0017]4.5)使用支撑工装在支撑一和支撑二处对泵轴进行支撑;
[0018]所述支撑工装包括V型块、丝杠、丝母、轴承、套筒和底板;轴承通过轴承套固定在套筒上端,套筒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丝杠穿过丝母与轴承,同轴套装于套筒内,丝杠与丝母螺纹连接,组成螺旋副实现传动;
[0019]所述丝杠的顶端安装有V型块,V型块的V型槽用于放置泵轴;
[0020]步骤5:安装泵盖及次级叶轮部件
[0021]5.1)通过吊环起吊首级泵盖,观察核对泵体入口流道与首级泵盖流道流畅顺延,然后在首级泵盖上放好密封缠绕垫及高低压密封间隔垫,缓慢移动首级泵盖,穿过泵轴,对正配合止口,轻轻推入泵体,旋入首级泵盖螺栓,拧紧螺母;在拧紧螺母的过程中,检测泵体与首级泵盖的轴向间隙δ满足δ≤0.03mm;
[0022]5.2)安装次级叶轮部件
[0023]在泵轴上安装次级叶轮轴套,起吊次级叶轮,使次级叶轮键槽位置向上,微调支撑一和支撑二处的支撑工装,使得泵轴中心和泵体中心基本保持重合,缓慢移动次级叶轮使其穿过泵轴,测量装配轴向尺寸直至核对次级叶轮安装到位,锁紧次级叶轮螺母并铆死;
[0024]5.3)参照步骤5.1的方法安装次级泵盖;
[0025]步骤6:次级泵盖安装到位后,测量泵转子串量,校核轴向安装尺寸以及径向间隙,要求转子总串量、水力对中后向非驱动端串量满足预设要求;
[0026]步骤7:安装推力轴承部件、自由端轴承部件及两端机械密封,并锁紧;
[0027]安装推力轴承部件时保证轴承推力间隙不大于0.2mm;安装推力轴承部件与自由端轴承部件后盘车;判断转子是否旋转均匀,有无剐蹭;
[0028]若转子旋转不均匀和/或有剐蹭,则将该泵送去检修,检修合格后重新执行骤1;
[0029]若转子旋转均匀且无剐蹭,则执行步骤8;
[0030]步骤8:再次盘车,判断盘车力度是否轻松均匀,有无刮蹭,有无异响;
[0031]若盘车力度不轻松均匀和/或有剐蹭和/或有异响,则将该泵送去检修,检修合格后,重新执行步骤
[0032]若盘车力度轻松、均匀无刮蹭、无异响,则安装完成。
[003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工装还包括肋板,肋板一端固定在套筒的外表面,另一端固定在底板上。
[0034]进一步地,所述肋板数量为3个,且均匀分布。
[0035]进一步地,步骤2中,首级壳体口环与次级壳体口环的端面靠死,以保证首级壳体口环与次级壳体口环径向跳动到位。
[0036]进一步地,步骤3中,安装次级叶轮部件与首级叶轮部件时,在泵轴上均匀擦拭干粉二硫化钼,在首级叶轮口环、次级叶轮口环以及泵体级间耐磨套外圆处涂抹湿态抗咬合剂;
[0037]步骤5.2)中,安装次级叶轮叶轮部件时,在泵轴上均匀擦拭干粉二硫化钼,在次级
叶轮口环和泵体级间耐磨套外圆处涂抹湿态抗咬合剂;
[0038]进一步地,所述湿态抗咬合剂为油浸二硫化钼。
[0039]进一步地,步骤3中,转子径向跳动值小于0.05mm。
[0040]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转子总串量为14
±
0.5mm,水力对中后向非驱动端串量为5
±
0.5mm。
[004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2]1.装配精度高,避免盘车卡滞。本专利技术通过装配过程中控制位置精度,如测量转子串量,校核轴向安装尺寸以及径向间隙,确保转子总串量、水利对中后向非驱动端串量满足要求,避免转子部件与壳体之间的研磨。在安装泵盖时,泵体流道与首级泵盖、次级泵盖畅通顺延,避免叶轮流道和壳体流道水力结构很难对中的现象。装配过程两次盘车,确保泵运行时不会造成盘车卡涩。安装推力轴承部件时,确保轴承推力间隙不大于0.2mm。塞尺检测泵体与首级泵盖、次级泵盖的轴向间隙δ满足δ≤0.03mm。通过该装配工艺保证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的装配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剖分两端支撑式两级低温泵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泵体(1)固定,保证泵体(1)水平;步骤2:依次装入泵体级间耐磨套(2)、首级壳体口环(3)与次级壳体口环(4),其中泵体级间耐磨套(2)与次级壳体口环(4)装入二级涡室(6)的相应位置,首级壳体口环(3)装入一级涡室(5)的相应位置,并分别固定铆死;步骤3:转子(9)小装后,支撑两端轴承,打表检测转子(9)径向跳动,径向跳动值满足预设要求后做动平衡试验,平衡精度满足转子(9)平衡品质要求的G1级标准;所述转子(9)小装指在泵轴(10)上安装次级叶轮部件(7)与首级叶轮部件(8),次级叶轮部件(7)包括次级叶轮、次级叶轮轴套和次级叶轮锁母,首级叶轮部件(8)包括首级叶轮和首级叶轮锁母;步骤4:安装泵轴(10)及首级叶轮部件(8)4.1)拆下次级叶轮部件(7),保留首级叶轮部件(8);在泵轴(10)靠近首级叶轮部件(8)左侧的起吊一位置(Q1)起吊;在两个外伸端的支撑一(Z1)和支撑二(Z2)处,分别限制泵轴(10)沿径向摆动,以保证泵轴(10)水平起吊;4.2)移动吊车使泵轴(10)沿水平方向缓慢穿入泵体(1),同时观察并保证泵轴(10)中心与泵体级间耐磨套(2)几何中心重合;4.3)待泵轴(10)前端缓慢穿过泵体级间耐磨套(2)后,不再限制支撑二(Z2)的径向摆动,当泵轴(10)穿过泵体级间耐磨套(2)至起吊一位置(Q1)到达泵体(1)右端盖边缘后,将起吊位置由起吊一位置(Q1)改为起吊二位置(Q2),使泵轴(10)继续缓慢穿过泵体级间耐磨套(2);4.4)待泵轴(10)伸出泵体(1)左端盖边缘后,改为在泵轴(10)伸出端起吊三位置(Q3)和支撑一(Z1)处水平起吊;继续缓慢向左移动泵轴(10),直至首级叶轮口环与首级壳体口环(3)配合尺寸安装到位;4.5)使用支撑工装在支撑一(Z1)和支撑二(Z2)处对泵轴(10)进行支撑;所述支撑工装包括V型块(15)、丝杠(16)、丝母(17)、轴承(18)、套筒(19)和底板(20);轴承(18)通过轴承套固定在套筒(19)上端,套筒(19)下端固定在底板(20)上;丝杠(16)穿过丝母(17)与轴承(18),同轴套装于套筒(19)内,丝杠(16)与丝母(17)螺纹连接,组成螺旋副实现传动;所述丝杠(16)的顶端安装有V型块(15),V型块(15)的V型槽用于放置泵轴(10);步骤5:安装泵盖及次级叶轮部件(7)5.1)通过吊环起吊首级泵盖(11),观察核对泵体(1)入口流道与首级泵盖(11)流道流畅顺延,然后在首级泵盖(11)上放好密封缠绕垫(12)及高低压密封间隔垫(13),缓慢移动首级泵盖(11),穿过泵轴(10),对正配合止口,轻轻推入泵体(1),旋入首级泵盖(11)螺栓,拧紧螺母;在拧紧螺母的过程中,检测泵体(1)与首级泵盖(11)的轴向间隙δ满足δ≤0.03mm;5.2)安装次级叶轮部件(7)在泵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俏菊刘金龙马玉琴张高正张发杰王金法程建强刘慧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