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识别危险行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监控领域,尤指一种人工智能识别危险行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安监环境所部署的系统,无法针对现场人员的行为进行管控。特别是在安监环境下部署的监控系统没有人员行为的检测功能,但是一些危险行为,如:抽烟、打电话,非常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然而,针对现场人员的行为,尤其是抽烟、打电话等危险行为如何进行分辨,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识别危险行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方面,提供一种人工智能识别危险行为方法,包括:
[0006]对实时获取的待检测图片进行人脸检测,得到每个所述待检测图片的人脸位置框;
[0007]通过对所述人脸位置框进行区域放大的预处理操作,获得放大后的人脸位置框;
[0008]同步识别所述放大后的人脸位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识别危险行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实时获取的待检测图片进行人脸检测,得到每个所述待检测图片的人脸位置框;通过对所述人脸位置框进行区域放大的预处理操作,获得放大后的人脸位置框;同步识别所述放大后的人脸位置框中包含危险行为特征的待检测图片;其中,所述危险行为包括吸烟行为和/或打电话行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智能识别危险行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实时获取的待检测图片进行人脸检测,得到每个所述待检测图片的人脸位置框,包括:通过人脸检测器对所述待检测图片进行人脸检测,提取所述待检测图片中至少一个人脸位置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智能识别危险行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所述人脸位置框进行区域放大的预处理操作,获得放大后的人脸位置框,包括:从所述人脸位置框的中心位置向外扩展预设比例,以获得反放大后的人脸位置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人工智能识别危险行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识别所述放大后的人脸位置框中包含危险行为特征的待检测图片,包括:通过MobileNetV2识别器同步识别所述放大后的人脸位置框中包含危险行为特征的待检测图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人工智能识别危险行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MobileNetV2识别器同步识别所述放大后的人脸位置框中包含危险行为特征的待检测图片之前,包括:将样本图片进行预处理,得到样本危险行为特征图;利用样本危险行为特征图和损失函数,训练所述MobileNetV2识别器;其中,所述损失函数为交叉熵损失函数,公式为:其中,C为当前分类任务的类别个数;p
i
为样本危险行为特征图的实际类别;q
i
为所述样本危险行为特征图中每个类别的概率。6.一种人工智能识别危险行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检测模块,用于对实时获取的待检测图片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之明,黄明飞,梁维斌,
申请(专利权)人:开放智能机器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