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论文同行评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33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大数据隐私保护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论文同行评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基于盲签名和多方门限签名技术构建了审稿系统,将审稿结果以匿名的形式存储在区块链上。针对现有双盲机制的审稿人盗取投稿人论文中的想法(idea)后不可追溯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可搜索加密技术的审查取证机制,保证在审稿人发表论文与其审核的论文相似的情况下,其审核论文的作者可对被怀疑的审稿人是否审查了此篇稿件进行取证,可搜索加密技术同时也保证了作者无法直接查询审稿人是谁,因此,在增加了取证功能的同时,双盲机制仍然有效。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采用了分布式密钥保证该权利不被滥用。利不被滥用。利不被滥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论文同行评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数据隐私保护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盲签名、多方门限签名的审稿技术和一种基于可搜索加密技术的审查取证机制。

技术介绍

[0002]论文审稿机制主要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的同行评审方式,它们是公开评审、单盲评审和双盲评审。很少有期刊(例如BMJ)选择使用开放式同行评审(公开评审),其中作者和审稿人会相互透露,这样作者和审稿人极易取得联系,影响审稿的公平性。“单盲”同行评审系统曾经是21世纪初最常见的系统。其中,审稿人知道作者的姓名与机构,但未将审稿人的相关信息提供给作者,这样可能会影响到部分审稿人对论文的学术性判断。现下,最常用的系统是“双盲”同行评审机制,该系统完全匿名,论文作者和审稿人无法取得沟通,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但是该系统的广泛使用也引起了隐私方面的担忧,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审稿人可以通过拒绝投稿人的稿件而在自己的论文中使用投稿论文的想法(idea),进而剽取投稿人的学术研究成果。而区块链技术的不可更改性、可追溯性等特点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结合利用有效的加密算法和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则可以在保护双方隐私的情况下记录审稿信息,以便必要情况下的学术版权追踪。
[0003]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 technology)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特征。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对行为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的区块网络,利用其“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特征,结合区块链
多种隐私保护方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仅保护了“交易”双方的隐私,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为双方“交易”提供有力的证据。
[0004]论文评审主要包含三个主体:作者(Author)、主编(Chair)和审稿人(Reviewer)。首先,作者将论文提交给主编,主编初步了解论文后将论文发布给相关领域的审稿人们,每个审稿人审完后将自己的意见和主要观点反馈给主编,主编综合各方意见做出最后的判断。主编将最终决议返回给审稿人,审稿人进行比对,查看决议是否有自己的观点部分,对决议进行签名,当签名达到门限值,则决议通过,同时,也会生成最低可信任度,对部分签名进行信任度分析,若部分签名未达到门限值,则对稿件进行重新审理。
[0005]对于“双盲”机制,审稿人和作者互相不知道身份,在保护双方隐私的同时也增加了学术盗窃的可能性。审稿人在审理论文的时候使用匿名身份,无法直接追踪到审稿人及其审稿记录。当审稿人拒绝了投稿人的论文并盗取其想法(idea)时,投稿人无从取证。区块链
中的可搜索加密技术(PEKS)的思想就是将“交易”信息储存在区块链上,利用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等技术手段,实现在必要的时候,用户可以通过有权限的陷门(Door)对区块链内容进行查找解密,进而获取“交易”记录。将可搜索加密技术(PEKS)和论文审理系统结合起来则可以在大程度上避免审稿人窃取投稿人学术成果,投稿人无从取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首先基于盲签名和多方门限签名技术构建了审稿系统,将审稿结果以匿名的形式存储在区块链上。针对现有双盲机制的审稿人盗取投稿人论文中的想法(idea)后不可追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可搜索加密技术的审查取证机制,保证在审稿人发表论文与其审核的论文相似的情况下,其审核论文的作者可对被怀疑的审稿人是否审查了此篇稿件进行取证,可搜索加密技术同时也保证了作者无法直接查询审稿人是谁,因此,在增加了取证功能的同时,双盲机制仍然有效。同时,本专利技术还采用了分布式密钥保证该权利不被滥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论文同行评审方法,包括制作审稿信息,主编综合审议,审稿人检查结果,审稿结果的发布或复议等基本过程;以及后续基于区块链和可搜索加密技术的一种取证方法。
[0009]步骤1,主编选择审稿人分发稿件;
[0010]步骤2,制作审稿信息;
[0011]步骤2.1:审稿人挑选随机数k
i
作为比特承诺密钥,用位承诺方案f加密审稿意见m
i
,计算加密信息然后随机选择盲因子r
i
盲化得到消息M
i
,如下式所示:
[0012]其中,(e,n)是主编的公钥信息,H为哈希函数,之后审稿人将加密后的消息M
i
发送给主编,等待签名;
[0013]步骤2.2:主编对消息M
i
进行盲签名,其中d是主编的私钥,然后将D
i
作为证书返还给审稿人;
[0014][0015]步骤2.3:若签名有效,则审稿人通过脱盲得到基于消息m
i
的签名σ
i

[0016][0017]步骤3,主编综合审议;
[0018]步骤3.1:各审稿人匿名将自己的审稿意见m
i
以及基于审稿意见的盲签名σ
i
组成元组对发送给主编(m
i

i
)。
[0019]步骤3.2:将规定投票时间T1内收集的所有合法审稿信息汇总形成表单Listpre,并且根据Listpre计算投票结果,得到待验审稿结果Voteresult,以及各审稿人确定结果的关键理由Reasons。
[0020]步骤3.3:将Listpre和Voteresult和Reasons和论文标题Title一起加密打包形成待验审稿结果(WVR)。
[0021]WVR=ENC
csk
(Listpre||Voteresult||Title||Reasons)
[0022]ENC是加密算法,CSK是主编私钥。
[0023]步骤3.4:加时间戳TS,并将综合审议结果C上传至审稿链上,Sig为签名算法,Hash为任一哈希函数,来保证消息完整,防止篡改。
[0024]C=Sig
csk
(Hash(WVR||TS))
[0025]步骤4,审稿人检查审稿结果;
[0026]步骤4.1:审稿人利用公钥cpk验证签名信息C是否被更改,若没有问题则利用解密算法获取综合审议信息:
[0027]DEC
cpk
(WVR)=(Listpre||Voteresult||Title||Reasons)
[0028]步骤4.2:审稿人首先检查自己的审稿/签名信息(m
i

i
)是否在元组里,若不在,则发送重审稿信息,要求返回步骤1,即主编重新分发稿件要求审稿人重审,随后,审稿人检查Reasons,若需要更改自己的审稿意见,则发送重审稿信息,要求返回步骤1,即主编重新分发稿件要求审稿人重审,同时,若审稿人对审稿结果存在强烈反对意见,则发送重新检查消息和理由,由主编决定是否更换审稿人并重启审稿流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论文同行评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步骤1,主编选择审稿人分发稿件;步骤2,制作审稿信息;步骤2.1:审稿人挑选随机数k
i
作为比特承诺密钥,用位承诺方案f加密审稿意见m
i
,计算加密信息然后随机选择盲因子r
i
盲化得到消息M
i
,其中,(e,n)是主编的公钥信息,H为哈希函数,之后审稿人将加密后的消息M
i
发送给主编,等待签名;步骤2.2:主编对消息M
i
进行盲签名,其中d是主编的私钥,然后将D
i
作为证书返还给审稿人;步骤2.3:若签名有效,则审稿人通过脱盲得到基于消息m
i
的签名σ
i
;步骤3,主编综合审议;步骤3.1:各审稿人匿名将自己的审稿意见m
i
以及基于审稿意见的盲签名σ
i
组成元组对发送给主编(m
i
,σ
i
);步骤3.2:将规定投票时间T1内收集的所有合法审稿信息汇总形成表单Listpre,并且根据Listpre计算投票结果,得到待验审稿结果Voteresult,以及各审稿人确定结果的关键理由Reasons;步骤3.3:将Listpre和Voteresult和Reasons和论文标题Title一起加密打包形成待验审稿结果(WVR);WVR=ENC
csk
(Listpre||Voteresult||Title||Reasons)ENC是加密算法,CSK是主编私钥;步骤3.4:加时间戳TS,并将综合审议结果C上传至审稿链上,Sig为签名算法,Hash为任一哈希函数;C=Sig
csk
(Hash(WVR||TS))步骤4,审稿人检查审稿结果;步骤4.1:审稿人利用公钥cpk验证签名信息C是否被更改,若没有问题则利用解密算法获取综合审议信息:DEC
cpk
(WVR)=(Listpre||Voteresult||Title||Reasons)步骤4.2:审稿人首先检查自己的审稿/签名信息(m
i
,σ
i
)是否在元组里,若不在,则发送重审稿信息,要求返回步骤1,即主编重新分发稿件要求审稿人重审,随后,审稿人检查Reasons,若需要更改自己的审稿意见,则发送重审稿信息,要求返回步骤1,即主编重新分发稿件要求审稿人重审,同时,若审稿人对审稿结果存在强烈反对意见,则发送重新检查消息和理由,由主编决定是否更换审稿人并重启审稿流程;步骤4.3:若无问题,审稿人则对审稿结果进行部分签名;步骤5,选票结果的发布或复议;
在系统规定时间T2内收集各审稿人的审稿签名,若签名数量小于预先规定的门限Thr,则主编重新将稿件分发给各审稿人,返回步骤1,进行复议;若在系统规定时间T2内收集到的签名数量大于等于预先规定的门限Thr,则进行选票的发布,确定最终的审稿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论文同行评审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4.3,签名过程如下:

安全参数生成中心选取两个安全的大素数p和q;GF(q)是一个生成元为P,秩为q的循环加群,在GF(q)上选取一个q阶生成元素g,公开p、q、g;同时确定秘密值X,并分解为X=x1+x2+

+x
n
,然后将每一个x
i
发送给审稿人作为秘密份额;

审稿人挑选随机数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章宇航张岩峰徐倩于戈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