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京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26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从上至下第一层为下侧镀有导电层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层,第二层为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薄层,第三层为上侧镀有导电层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层;该液晶薄膜在制作时将光掩膜放置于薄膜上,用紫外灯进行照射,再撤去掩膜用紫外灯照射,制得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间层为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和两种特征吸收波长光引发剂的液晶复合体系薄层,再通过光掩模实现分波长分步骤的紫外聚合,制备出了原料成本用量更低、光电性能更优异、综合性能更好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为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宝贵经验。路和宝贵经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光掩模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液晶显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液晶显示器件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薄膜由于其电控开关的独特特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由嵌入聚合物基质中的微米或纳米级液晶(LC)小滴组成。通常,这些薄膜由于聚合物基质中LC液滴的随机取向而呈现出乳白色的散射状态。一旦施加足够强度的电场,且LC的普通折射率n
o
与聚合物的折射率n
p
匹配时,薄膜就会变得透明。近几十年,在显示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对PDLC这类材料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扩展到智能窗和显示器以外的领域,包括扩散膜,防窥膜,量子点薄膜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能量存储和太阳能收集的组件。(Saeed M H,S F Zhang,Y Cao P,et al.Recent Advances in The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Composite and Its Applications[J].Molecules,2020,25,5510)
[0003]然而,PDLC薄膜仍然具有驱动电压高、对比度低、响应时间慢、机械性能差等缺陷,这使得其在显示方面的大范围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如何提高PDLC薄膜的性能,已经成为市场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原料成本用量更低,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光电性能更优异、综合性能更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从上至下第一层为下侧镀有导电层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层,第二层为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薄层,第三层为上侧镀有导电层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层。
[0007]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08]优选的,所述导电层为银纳米线/聚(3

己基噻吩)复合导电材料,其电阻率为10~800Ω/cm,透光率为85~95%,厚度为10~30nm。
[0009]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层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薄层的原料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向列相液晶1~50份、可聚合单体混合物1~50份、光引发剂混合物0.2~5份,紫外线吸收剂混合物0.1~1.5份。
[0010]进一步的,所述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薄层的厚度为20~50μ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向列相液晶双折射率为0.2~0.7,清亮点为40~70℃,粘度为5~25mm2/s,介电各向异性为10.0~30.0,熔点为

60℃~

10℃。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可聚合单体混合物的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4

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0~20份、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0~20份、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0~15份、3

甲基

1,5戊二醇二丙烯酸酯0~15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0~10份、三(2

羟乙基)异氰尿酸三丙烯酸酯0~10份,各组分不同时为零,各组分的结构式如下:
[0013][0014][0015][0016]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混合物的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0.1~2.5份、双2,6

二氟
‑3‑
吡咯苯基二茂钛0.1~2.5份。
[0017]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混合物的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2

(2
′‑
羟基
‑3′
,5
′‑
二特戊基苯基)苯并三唑0~0.5份、2

(2H

苯并三唑
‑2‑
基)

4,6

二(1

甲基
‑1‑
苯乙基)

苯酚0~0.5份、2

(2

2H

苯并三氮唑)
‑6‑
(1

甲基
‑1‑
苯基)乙基
‑4‑
(1,1,3,3

四甲基丁基)酚0~0.5份,各组分不同时为零。
[0018]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如上所述的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一:制备第一层下侧镀有导电层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层与第三层上侧镀有导电层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层,配制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
[0020]步骤二:将第一层下侧镀有导电层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层与第三层上侧镀有导电层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层相对放置,将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植入其中,温度为20℃~40℃的的条件下通过滚轴挤压成复合薄膜;
[0021]步骤三:将光掩膜放置于薄膜上,在40~70℃的条件下,用波长为398nm、光照强度为1~35mW/cm2的紫外灯对复合膜照射1~40min,再撤去掩膜在50~70℃的条件下,用波长为365nm、光照强度为1~35mW/cm2紫外灯对复合膜照射1~40min。
[0022]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掩模的图案包括面积介于0.25~100μm2的方形、菱形、扇形、梯形及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间隔区域的宽度为0.1~5.0mm。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的上层为单侧镀有银纳米线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膜,其中银纳米线复合导电材料具有导电性能优异、透明度高和柔性好等优点,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膜具有透光性好、机械性能优良、热稳定性好和化学惰性好等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导电层由银纳米线和聚(3

己基噻吩)导电聚合物复合而成,其中银纳米线除具有银优良的导电性能之外,还具有优异的透光性、耐曲挠性,聚(3

己基噻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环境稳定性,高分子量且结构规整的聚(3

己基噻吩)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质;通过将二者复合,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导电性能和优异的环境稳定性,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绿色环保的生态要求;
[0026]本专利技术中间层为添加有紫外线吸收剂和两种特征吸收波长光引发剂的液晶复合
体系薄层,再通过光掩模实现分波长分步骤的紫外聚合,制备出了原料成本用量更低、光电性能更优异、综合性能更好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为聚合物分散液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第一层为下侧镀有导电层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层,第二层为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薄层,第三层为上侧镀有导电层的双向拉伸聚酯透明导电薄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银纳米线/聚(3

己基噻吩)复合导电材料,其电阻率为10~800Ω/cm,透光率为85~95%,厚度为10~30n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层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薄层的原料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向列相液晶1~50份、可聚合单体混合物1~50份、光引发剂混合物0.2~5份,紫外线吸收剂混合物0.1~1.5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液晶复合体系薄层的厚度为20~50μm。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向列相液晶双折射率为0.2~0.7,清亮点为40~70℃,粘度为5~25mm2/s,介电各向异性为10.0~30.0,熔点为

60℃~

10℃。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单体混合物的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3,4

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0~20份、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0~20份、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0~15份、3

甲基

1,5戊二醇二丙烯酸酯0~15份、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0~10份、三(2

羟乙基)异氰尿酸三丙烯酸酯0~10份,各组分不同时为零,各组分的结构式如下:3,4

环氧环己基甲基丙烯酸酯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
3

甲基

1,5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三(2

羟乙基)异氰尿酸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光掩模制备的聚合物分散液晶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混合物的组成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陈先亮赵玉真苗宗成贺泽民张慧敏赵阳
申请(专利权)人:西京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