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5247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降膜蒸发器以及与降膜蒸发器连接的废水处理单元、废气处理单元和盐分处理单元;所述废水处理单元连接降膜蒸发器的蒸汽出口,用于处理降膜蒸发器排出的废水;降膜蒸发器的抽真空口连接废气处理单元;降膜蒸发器的放料口连接盐分处理单元,盐分处理单元的脱盐釜将降膜蒸发器排出的固体盐分结晶回收;所述废水处理单元的第一分水器内设有第一换热器,用于降膜蒸发器排出的蒸汽预热导热油,预热后的导热油用于加热降膜蒸发器和脱盐釜;所述废水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出水一部分回用于脱盐釜,另一部分回用于废水处理单元的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的活化再生。单元的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的活化再生。单元的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的活化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化工是我国的重要基础工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包括煤化工、炼制化工、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有机/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等等,这些化工工业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在煤化工行业更是如此。在煤化工行业中,存在排放的废水水量大,以及具有浊度高、色度高、盐分高的特点,同时废水中存在难降解的有机物,因此废水中的CODcr较高。废水处理一直存在绿色环保及再利用的难题,并且废水处理过程中往往又会产生新的废弃物,形成新的污染,同时也缺乏相应专业化、模块化、通用化的处理装置,来实现对化工废水,尤其是煤化工废水的便捷高效处理。因此开发出一种实用的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对大量煤化工废水进行环保零排放处理,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具有非常有益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高浊度、高色度、高盐分以及存在难降解有机物的化工废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以实现对化工废水的零排放处理,并对处理过程中的废水、盐分固体和废气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处理。
[000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包括降膜蒸发器以及与降膜蒸发器连接的废水处理单元、废气处理单元和盐分处理单元,废水处理单元连接降膜蒸发器的蒸汽出口,用于处理降膜蒸发器排出的废水;降膜蒸发器的抽真空口连接废气处理单元;降膜蒸发器的放料口连接盐分处理单元,盐分处理单元的脱盐釜将降膜蒸发器排出的固体盐分结晶回收;
[0005]所述废水处理单元的第一分水器内设有第一换热器,用于降膜蒸发器排出的蒸汽预热导热油,预热后的导热油用于加热降膜蒸发器和脱盐釜;
[0006]所述废水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出水一部分回用于脱盐釜,另一部分回用于废水处理单元的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的活化再生。
[0007]所述降膜蒸发器包括若干个第一导流管、若干个第二导流管以及分别与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底端连接的加热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顶端连接第一布水器,第一布水器连接进料口;第一导流管的下部设有第一集液槽,第一集液槽通过第一泵和管路连接第二布水器,第二导流管的顶端连接第二布水器;所述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倾斜设置。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分别成排布置,即若干根第一导流管在水平方向上排成一排,若干根第二导流管在水平方向上排成一排,两排导流管前后并排布置,且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倾斜方向相反,即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呈X型布设。
[0009]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降膜蒸发器包括若干排第一导流管和若干排第二导流管,一排第一导流管与一排第二导流管交错布设,即一排第二导流管前后两侧分别布设一排第一
导流管,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呈X型布设。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下部设有第一集液槽,用于收集从第一导流管竖直落下的另一相的液体,第一集液槽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于第一导流管穿过第一集液槽,且所述通孔的孔径略大于第一导流管的外径,使得第一导流管外表面的液体能够通过通孔,流到第一导流管下方的加热管。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下部设有第二集液槽,用于收集从第二导流管竖直落下的另一相的液体,第二集液槽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于第二导流管穿过第二集液槽,且通孔的孔径略大于第二导流管的外径,使得第二导流管外表面的液体能够通过通孔,流到第二导流管下方的加热管。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管的表面材质为与极性液体吸引力较强的材料,例如玻璃,引流水相,而使得油相竖直掉落入第一集液槽,从而分离油相;所述第二导流管的表面材质为与非极性液体吸引力较强的材料,例如塑料,引流油相,而使得水相竖直掉落入第二集液槽,从而分离水相。实际应用时,也可以将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材质互换。
[0013]可选的,所述水相蒸汽区的降膜蒸发器侧壁上设有水相蒸汽出口,油相蒸汽区的降膜蒸发器侧壁上设有油相蒸汽出口。
[0014]可选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蒸发热源由导热油预热罐的导热油提供,降膜蒸发器的外壁四周设有夹套,夹套的底部设有进油口,顶部设有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与导热油预热罐相连,向夹套内通入导热油,用于加热降膜蒸发器内的废水。
[0015]所述废水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水器、第一活性炭处理器、阳离子树脂处理器、阴离子树脂处理器、EDI反应器和臭氧氧化反应器,对降膜蒸发器的水相蒸汽冷凝后的废水进行处理,进一步降低废水的浊度、色度和难降解有机物。
[0016]可选的,所述降膜蒸发器的水相蒸汽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分水器的进口,第一分水器与第一冷凝器相连,将水相蒸汽冷凝;所述油相蒸汽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分水器的进口,第二分水器与第二冷凝器相连,将油相蒸汽冷凝,第二分水器的出口连接回收罐,用于暂时储存油相液体。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水器的内部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二分水器的内部设有第二换热器,第一分水器的热蒸汽通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管路,第二分水器的热蒸汽通入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管路,所述导热油预热罐的出口并联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管路,用于将第一分水器和第二分水器内收集的热蒸汽与导热油进行循环换热,预热导热油,充分利用蒸汽热量,降低加热导热油的能耗;换热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管路连接所述夹套的进油口和脱盐釜的加热夹套进油口。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活性炭处理器的进水管道上设有第一三通控制阀,第一三通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分水器,第二端连接第一活性炭处理器。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活性炭处理器的顶部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串联阳离子树脂处理器、阴离子树脂处理器、EDI反应器和臭氧氧化反应器,所述阳离子树脂处理器、阴离子树脂处理器、EDI反应器和臭氧氧化反应器均设置为底部进料、顶部出料。本专利技术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通过洗涤再生处理,使其得到循环利用。
[0020]可选的,所述臭氧氧化反应器的出水管上设有第二三通控制阀,第二三通控制阀
的第一端连接臭氧氧化反应器的出水管,第二端连接排放水口,第三端连接第一三通控制阀的第三端,将处理后的出水用于反冲洗再生第一活性炭处理器的活性炭、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0021]可选的,所述盐分处理单元包括盘干机、第一脱盐釜和第二脱盐釜,所述降膜蒸发器的底部设有放料口,并通过放料阀和密闭的螺旋输送管道连接盘干机,盘干机的出料口设有卸料阀,并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脱盐釜。
[0022]可选的,所述盐分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三分水器、第三冷凝器、第四分水器和第四冷凝器,所述第一脱盐釜的顶部出口依次连接第三分水器和第三冷凝器,第三分水器的底部出口连接第二脱盐釜,将第一脱盐釜脱盐后的废水输入第二脱盐釜,进行二次结晶脱盐,提高脱盐效率;所述第二脱盐釜的顶部出口依次连接第四分水器和第四冷凝器,第四分水器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包括降膜蒸发器以及与降膜蒸发器连接的废水处理单元、废气处理单元和盐分处理单元;所述废水处理单元连接降膜蒸发器的蒸汽出口,用于处理降膜蒸发器排出的废水;降膜蒸发器的抽真空口连接废气处理单元;降膜蒸发器的放料口连接盐分处理单元,盐分处理单元的脱盐釜将降膜蒸发器排出的固体盐分结晶回收;所述废水处理单元的第一分水器内设有第一换热器,用于降膜蒸发器排出的蒸汽预热导热油,预热后的导热油用于加热降膜蒸发器和脱盐釜;所述废水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出水一部分回用于脱盐釜,另一部分回用于废水处理单元的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的活化再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膜蒸发器包括若干个第一导流管、若干个第二导流管以及分别与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底端连接的加热管;所述第一导流管的顶端连接第一布水器,第一布水器连接进料口;第一导流管的下部设有第一集液槽,第一集液槽通过第一泵和管路连接第二布水器,第二导流管的顶端连接第二布水器;所述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分别成排布置,若干根第一导流管在水平方向上排成一排,若干根第二导流管在水平方向上排成一排,两排导流管前后并排布置;且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呈X型布设;或者,所述降膜蒸发器包括若干排第一导流管和若干排第二导流管,一排第一导流管与一排第二导流管交错布设,一排第二导流管前后两侧分别布设一排第一导流管,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呈X型布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工废水零排放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的下部设有第一集液槽,用于收集从第一导流管竖直落下的另一相的液体;第一集液槽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于第一导流管穿过第一集液槽,且所述通孔的孔径略大于第一导流管的外径,使得第一导流管外表面的液体能够通过通孔,流到第一导流管下方的加热管;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下部设有第二集液槽,用于收集从第二导流管竖直落下的另一相的液体;第二集液槽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用于第二导流管穿过第二集液槽,且通孔的孔径略大于第二导流管的外径,使得第二导流管外表面的液体能够通过通孔,流到第二导流管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张传兵徐亚慧赵曙光王慧芳侯东亚边卫云康健雷贤东侯玉娜张震余义东高维超赖明建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绿水青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