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氟-3-硝基苯甲酸中间体原料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19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


‑3‑
硝基苯甲酸中间体原料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2


‑3‑
硝基苯甲酸的合成,特别涉及一种2


‑3‑
硝基苯甲酸中间体原料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

‑3‑
硝基苯甲酸,浅黄色固体,微溶于水,是一个常用的中间体原料,广泛应用于苯磺酰胺噻唑类药物、喹诺酮衍生物、活性生物酶等药物的合成中(ZL 201010264912.1;ZL 200910078771.1;WO2009137391;ACS Med.Chem.Lett.,2013,4,1059

1063)。目前国内外关于2


‑3‑
硝基苯甲酸合成工艺的报道,主要采取2

氟甲苯为原料(ZL 200610147128.6,Tetrahedron Letters,2006,47,4933

4935)。该方法主要采取以下合成路线(如I所示),以2

氟甲苯为原料,在硫酸/硝酸的条件下直接硝化,得到2


‑3‑
硝基甲苯,后用高锰酸钾或三氧化铬氧化得到目标产物2


‑3‑
硝基苯甲酸,总产率在15%左右。该方法中硝酸用量为原料的1.15~1.75当量,硫酸用量为硝酸的40~60%。该方法中关键在于第一步直接硝化的过程,会出现多种硝化产物,给中间体分离造成了困难,并且整个反应路线,目标产物的收率偏低,极大增加了中间体原料的成本。
[0003][0004]以2

氟甲苯为原料,先氧化成2

氟苯甲酸,然后进行硝化反应,则得到2


‑3‑
硝基苯甲酸和2


‑5‑
硝基苯甲酸的混合物(如II所示),经减压精馏或重结晶分离得到目标产物(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90,55,3415

17;Synthetic Communications,2016,46,1619

1624;e

EROS Encyclopedia of Reagents for Organic Synthesis)。该方法的好处在于硝化时只能得到两种产物,分离操作会简单一些,然而硝化反应速率会降低,因为氟原子、硝基都是钝化基团,反应条件更为苛刻,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收率的2


‑3‑
硝基苯甲酸中间体原料的合成方法。本专利技术从更为廉价的原料邻甲基苯酚出发,经硝酸盐/对甲苯磺酸硝化制备2

甲基

硝基苯酚,再经氯化将羟基转化为氯原子,然后在氟化铯的作用下将氯原子转化为氟原子,最后经氧化得到目标产物2


‑3‑
硝基苯甲酸(如III所
示)。在降低原料成本的同时,总的收率可以提高到40%以上。另一方面,并且整个反应路径避免了强酸的使用,每步中间体分离简单易于操作。
[0007][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2


‑3‑
硝基苯甲酸中间体原料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以邻甲基苯酚为原料,在硝酸盐和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硝化制备2

甲基
‑6‑
硝基苯酚;
[0011](2)将步骤(1)所得2

甲基
‑6‑
硝基苯酚经氯化得到2


‑3‑
硝基甲苯;
[0012](3)在氟化铯的作用下,2


‑3‑
硝基甲苯反应得到2


‑3‑
硝基甲苯;
[0013](4)将2


‑3‑
硝基甲苯经氧化得到目标产物2


‑3‑
硝基苯甲酸。
[0014]进一步地,步骤(1)中,邻甲基苯酚:硝酸盐的用量摩尔比为1:1~1:2,对甲苯磺酸用量为1mol%~3mol%。
[0015]进一步地,步骤(1)中,硝酸盐为Ni(NO3)2、Co(NO3)2、Fe(NO3)3、Cu(NO3)2、Zn(NO3)2、Mn(NO3)2等过渡金属硝酸盐中任意一种。
[0016]进一步地,步骤(1)中,硝化在回流条件下进行,时间为5~10分钟。
[0017]进一步地,步骤(2)中,氯化反应在C6H5POCl2和Cl2或者C6H5POCl2和PCl5的条件下进行,其中n(2

甲基
‑6‑
硝基苯酚):n(C6H5POCl2):n(Cl2)=1:0.3:3~1:1:10,n(2

甲基
‑6‑
硝基苯酚):n(C6H5POCl2):n(Cl2)=1:0.3:3~1:1:5,氯化反应的温度为100~160℃,时间为3~10小时。
[0018]进一步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为8~48小时。
[0019]进一步地,步骤(4)中,氧化反应在高锰酸钾或三氧化铬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4~12小时。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邻甲基苯酚价格较为低廉,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原料成本,而且能够明显提高收率,总收率能够高达40%以上。
[0022](2)本专利技术的整个反应路径避免了强酸的使用,更加环保,且每步中间体分离简单易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
[0024]实施例1
[0025]1.1中间体2

甲基
‑6‑
硝基苯酚的合成
[0026][0027]称取10.8g邻甲基苯酚(100mmol)、18.3g Co(NO3)2(100mmol)、0.21g TsOH(1.2mol%)于一个250mL反应瓶中,加入100mL丙酮(分析纯,≥97%),回流反应8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减压除去丙酮;简单水洗,得到淡黄色晶体14.84g,产率为97%,色谱纯度≥98%。1H NMR(400MHz,CDCl3)δ7.83(s,1H),7.28(s,1H),6.96(s,1H),5.0(s,1H),2.35(s,3H)。
[0028]1.2中间体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


‑3‑
硝基苯甲酸中间体原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邻甲基苯酚为原料,在硝酸盐和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硝化制备2

甲基
‑6‑
硝基苯酚;(2)将步骤(1)所得2

甲基
‑6‑
硝基苯酚经氯化得到2


‑3‑
硝基甲苯;(3)在氟化铯的作用下,2


‑3‑
硝基甲苯反应得到2


‑3‑
硝基甲苯;(4)将2


‑3‑
硝基甲苯经氧化得到目标产物2


‑3‑
硝基苯甲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邻甲基苯酚:硝酸盐的用量摩尔比为1:1~1:2,对甲苯磺酸用量为1mol%~3mo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海易年年谢艳军易兵庞怀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