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化学耦合双氧水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12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5
公开了基于电化学耦合双氧水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包括:高盐有机废水输入调节池以调节水质水量;所述调节池出水输入电化学反应池停留第一预定时刻,氯离子在阳极生成游离氯,氧气在阴极还原为双氧水,游离氯和双氧水在UV辐射下生成的活性氯物种和羟基自由基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氨氮进行大部分去除,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氯气由酸雾吸收塔吸收形成吸收液;电化学反应池出水进入沉淀池停留第二预定时刻以去除悬浮物及沉淀物;沉淀池出水进入脱卤池,调节废水pH为碱性并投加双氧水保持第三预定时刻;脱卤池出水进入pH调节池,将酸雾吸收塔内的吸收液导入pH调节池进行pH调节,pH调节池出水进吸附池;吸附池出水进入清水池完成处理。完成处理。完成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化学耦合双氧水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0001]本公开属于高盐有机废水
,特别是一种基于电化学耦合双氧水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盐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破坏土壤的生态环境,给水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受到处理技术和成本的限制,高盐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效率都十分有限。针对高盐有机废水的处理,传统的方法为先除盐,后生化。常用的除盐技术主要有膜分离法、蒸发法、电渗析法等;但膜分离法容易造成膜堵塞,且因为造价昂贵而使其使用受到限制;蒸发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但其蒸发成本太高,使得高盐有机废水的处理成为限制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电化学方法作为最可能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的技术,但因卤素有机物产生的问题而限制了其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0003]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在本国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耦合双氧水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基克服了现有技术“除盐+生化”处理技术的不足且对卤素有机物进行脱毒。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电化学耦合双氧水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第一步骤中,高盐有机废水输入调节池以调节水质水量;
[0008]第二步骤中,所述调节池出水输入电化学反应池第一预定时刻,所述电化学反应池上方设有吸收酸雾的酸雾吸收塔,电化学反应池的水面下设有UV辐射单元,经由氯离子在阳极生成游离氯,氧气在阴极还原为双氧水,游离氯和双氧水在UV辐射下生成活性氯物种和羟基自由基,所述酸雾吸收塔吸收所述游离氯以生成吸收液;
[0009]第三步骤中,电化学反应池出水进入沉淀池第二预定时刻以去除悬浮物及沉淀物;
[0010]第四步骤中,沉淀池出水进入脱卤池,调节废水pH为碱性并投加双氧水保持第三预定时刻;
[0011]第五步骤中,脱卤池出水进入pH调节池,将酸雾吸收塔内的吸收液导入pH调节池进行pH调节,调节后进吸附池;
[0012]第六步骤中,吸附池出水进入清水池完成处理。
[0013]所述的方法中,第二步骤S2中,电化学反应池的阳极为金属材料,阴极为碳材料,电流密度为10

30mA/cm2,阳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为1

3cm。
[0014]所述的方法中,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铁或铝,所述碳材料包括活性碳纤维、碳布、碳
毡。
[0015]所述的方法中,第二步骤中,活性氯物种包括Cl
·
、Cl2·
或ClO
·

[0016]所述的方法中,第三步骤中,沉淀池包括气浮沉淀池、斜管沉淀池或平流沉淀池。
[0017]所述的方法中,第四步骤中,脱卤池投入片碱保持pH为11

14之间。
[0018]所述的方法中,酸雾吸收塔连通所述pH调节池,所述吸附池填料可为活性炭、膨润土或沸石等一种或多种组合,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做相应选择。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以电化学氧化耦合双氧水脱卤解决了现有技术高耗能、高运行成本、易堵塞的问题,出水可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说明书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制。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电化学耦合双氧水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电化学耦合双氧水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方法的对应的系统结合方法的示意图。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参照附图1至图2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以理解,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词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公开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书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28]为便于对本公开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附图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029]为了更好地理解,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电化学耦合双氧水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第一步骤S1中,高盐有机废水输入调节池以调节水质水质量;
[0031]第二步骤S2中,所述调节池出水输入电化学反应池第一预定时刻,所述电化学反应池上方设有吸收酸雾的酸雾吸收塔,电化学反应池的水面下设有UV辐射单元,经由氯离子在阳极生成游离氯,氧气在阴极还原为双氧水,游离氯和双氧水在UV辐射下生成活性氯物种和羟基自由基,所述酸雾吸收塔吸收所述游离氯以生成吸收液;
[0032]第三步骤S3中,电化学反应池出水进入沉淀池第二预定时刻以去除悬浮物及沉淀物;
[0033]第四步骤S4中,沉淀池出水进入脱卤池,调节废水pH为碱性并投加双氧水保持第三预定时刻;
[0034]第五步骤S5中,脱卤池出水进入pH调节池,将酸雾吸收塔内的吸收液导入pH调节池进行pH调节,调节后进吸附池;
[0035]第六步骤S6中,吸附池出水进入清水池完成处理。
[0036]所述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步骤S1中,所述预定盐度基于调节池出水中的氯化钠计量。
[0037]所述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步骤S2中,电化学反应池的阳极为金属材料,阴极为碳材料,电流密度为10

30mA/cm2,阳极与阴极之间的距离为1

3cm。
[0038]所述的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铁或铝,所述碳材料包括活性碳纤维、碳布、碳毡。...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化学耦合双氧水的高盐有机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S1中,高盐有机废水输入调节池以调节水质水量;第二步骤S2中,所述调节池出水输入电化学反应池停留第一预定时刻,所述电化学反应池上方设有吸收酸雾的酸雾吸收塔,电化学反应池的水面下设有UV辐射单元,经由氯离子在阳极生成游离氯,氧气在阴极还原为双氧水,游离氯和双氧水在UV辐射下生成活性氯物种和羟基自由基,所述酸雾吸收塔吸收所述游离氯以生成吸收液;第三步骤S3中,电化学反应池出水进入沉淀池停留第二预定时刻以去除悬浮物及沉淀物;第四步骤S4中,沉淀池出水进入脱卤池,调节废水pH为碱性并投加双氧水保持第三预定时刻;第五步骤S5中,脱卤池出水进入pH调节池,将酸雾吸收塔内的吸收液导入pH调节池进行pH调节,调节后进吸附池;第六步骤S6中,吸附池出水进入清水池完成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优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平周志刚张龙帅秦元成熊贞晟陈颖刘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寰宇博新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