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510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免疫学和农药残留分析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免疫学和农药残留分析的
,尤其涉及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和抗体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氟虫腈(Fipronil),化学名称5

氨基
‑3‑
腈基
‑1‑2‑
(2,6

二氯
‑4‑
三氟甲基苯基)
‑4‑
三氟甲基亚酰胺基苯唑,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可作用于α

氨基丁酸受体(GABA),阻断由GABA控制的神经膜氯离子通道,对多种害虫具有防治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农药不仅仅对害虫等无脊椎动物有危害作用,对哺乳动物等脊椎动物也有巨大危害,已有研究证实氟虫腈对肝脏和肾脏有很高的毒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对人类有中度毒性”的化学品。2017年8月,由氟虫腈残留所造成的“毒鸡蛋”事件在欧洲地区掀起一场食品安全危机。鉴于此类事件的不断发生,世界各国食品安全机构均对农产品中氟虫腈的最大残留量(MRL)制定了严格的限量规定,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不同食品及饲料中氟虫腈的限量为0.02mg/kg~0.5 mg/kg,其中蛋类的限量为0.02mg/kg。我国在GB2763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了氟虫腈在24项植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限量标准,限量为0.02mg/kg~0.1mg/kg。
[0003]鉴于此类危害,国内外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食品和环境中的该类农药残留管理和监测力度,投入了大量技术、资金和人力来开发和应用该类药物残留分析技术。目前,对于氟虫腈残留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LC

MS/MS)、气相色谱

质谱法(GC

MS)、电子捕获和质谱检测的气相色谱法(GC

ECD)等仪器方法的检测研究上。该类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但同时存在着仪器昂贵、速度不快、操作繁琐、高通量不够、不能现场检测等技术瓶颈,严重影响了在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际批量分析中的应用。然而,对于快速筛查氟虫腈的分析方法,目前还都不成熟,探究原因,高特异性、高灵敏的优良功能性生物材料的获得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因此,制备高特异性、高敏感性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获得性能优良的生物功能材料,对于解决小分子农药快检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问题,建立氟虫腈现场即时并行检测技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检测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杂交瘤细胞株及其产生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所述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对氟虫腈药物具有特异性,本专利技术将该单克隆抗体应用于检测食品及环境中残留的氟虫腈药物。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F

3F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1年2月9日,保藏编号CCTCC NO:C202157。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由所述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F

3F6产生。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在非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检测氟虫腈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用于制备检测氟虫腈的检测产品中的应用。
[0009]优选的,所述检测产品包括酶联免疫试剂盒、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倏逝波荧光免疫传感器。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氟虫腈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所述酶联免疫试剂盒包括所述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氟虫腈的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所述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包括所述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氟虫腈的倏逝波荧光免疫传感器,所述倏逝波荧光免疫传感器包括所述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杂交瘤细胞株F

3F6分泌产生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2048000,亚型为IgG1,亲和力常数Ka=4.6
×
10
10
L/mol,对氟虫腈抑制率 IC
50
为0.32μg/L,与氟虫腈的交叉反应率为100.00%,与克百威、多菌灵等农药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01%。该抗体可用于非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氟虫腈的检测,主要是将其应用于制备检测氟虫腈的酶联免疫试剂盒、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和倏逝波荧光免疫传感器,以达到快速且灵敏地检测食品和环境中的氟虫腈药物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的质量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并通过对所得抗体特性的初步分析及鉴定,为特异、灵敏的氟虫腈免疫测定方法的进一步建立和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基础原料。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氟虫腈人工抗原凝胶电泳鉴定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氟虫腈免疫原紫外扫描鉴定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亚型测定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亲和力测定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抑制率曲线图。
[0019]保藏说明
[0020]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F

3F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1年2月9日,保藏编号CCTCC NO:C20215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实施例1氟虫腈人工抗原的制备
[0023](1)免疫原的制备
[0024]称取氟虫腈20mg溶解到3mL DMF(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10%的戊二醛溶液90μL,在室温下搅拌10min。称取50mg BSA(牛血清白蛋白) 用10mL 0.01M的PBS溶解后,加入等量pH为8.6的硼酸盐缓冲液。在冰浴中逐滴混匀。冰浴下搅拌过夜。透析即得免疫原F

BSA。
[0025](2)包被原的制备
[0026]包被原的制备过程与免疫原的制备过程相同,区别仅在于将牛血清白蛋白替换成卵清白蛋白,制得包被原F

OVA。
[0027]对制备的氟虫腈人工抗原进行鉴定:
[0028]SDS

PAGE鉴定
[0029]对免疫原F

BS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F

3F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21年2月9日,保藏编号CCTCC NO:C202157。2.一种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F

3F6产生。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在非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检测氟虫腈中的应用。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氟虫腈单克隆抗体用于制备检测氟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生李玉静张二敬龙峰赵宝华周一鸣刘静静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