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农业精量播种育苗的操作平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播种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农业精量播种育苗的操作平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育苗盘式播种设备在播撒种子时往往精密度不够,播撒的种子不能全部进入育苗盘中,或无法精确对准育苗盘中的凹穴,极易造成大量昂贵种子的浪费,并且播种不均匀,精确度难以控制,对后期农作物移栽管理大为不利,此外,对不同农作物种子适应性较差,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而对于一些较精密的设备,往往操作复杂,价格昂贵,成本过高,难以在生产上大规模推广。研发播种精密度高、适应性强、操作简便、低成本且适于大规模生产的自动化播种设备能较好的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农业精量播种育苗的操作平台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播种设备存在播种精度低造成种子的浪费,并且对不同农作物适应性差,操作复杂成本高的问题,适用于小规模或者大规模的种植企业。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5]一种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农业精量播种育苗的操作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系统包括育苗盘(1)、机架(2)、传送机构、播种机构、控制器(31);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机架(2)上,机架(2)上设有位于传送机构两侧的滑轨(8)、龙门架(9)及种子存放盘(10),龙门架(9)的两立杆底端与安装于滑轨(8)上的滑轮连接,种子存放盘(10)通过支撑杆(14)固定在机架(2)上且位于龙门架(9)左侧,播种机构通过第二电缸(4)朝下固定在龙门架(9)顶杆上,龙门架(9)一侧连接有位于机架(2)上的第一电缸(3);所述育苗盘(1)位于传送机构上且在传送机构的传送下相对机架(2)移动,育苗盘(1)上呈矩阵形式设有多个育苗孔(15);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环形的空心管(24)和多根播种管(25),多根播种管(25)间隔平行设置在空心管(24)内侧,播种管(25)两端均与空心管(24)密闭导通,空心管(24)与外部的抽气机通过软管连通,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气流截止或导通的电磁阀门,每根播种管(25)的底面间隔设有多个与播种管(25)垂直导通的吸嘴(26),吸嘴(26)的吸口直径小于种子的最小直径,播种机构在第一电缸(3)的作用下移动到育苗盘(1)上方,使得吸嘴(26)与育苗孔(15)相对应;所述控制器(31)连接所述传送机构、第一电缸(3)、第二电缸(4),用于控制传送机构带动育苗盘(1)相对机架(2)移动、控制龙门架(9)相对机架(2)移动,及控制播种机构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农业精量播种育苗的操作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1)为具有腔体的矩形状,腔体内通过横向隔板(17)和竖向隔板(18)相互交错形成网格,每个网格的尺寸为8*10cm,尺寸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每个网格内填充有合格的土壤(16),育苗孔(15)设置在土壤(1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农业精量播种育苗的操作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盘(1)在放置在传送机构上之前,首先通过在横向、竖向隔板上放置与育苗盘(1)匹配的覆土板(19),覆土板(19)上开设有与网格对应的开孔(20);然后将合格的土壤(16)填充到腔体内,使其完全覆盖覆土板(19);再通过刮土平整板,将多余的土壤(16)刮去,使得土壤(16)表面与覆土板(19)齐平;最后将压孔板(21)放置在覆土板(19)上,向下按压,形成育苗孔(15),压孔板(21)底面通过螺栓连接有与覆土板(19)上开孔(20)对应的柱形体(22),柱形体(22)用于在土壤(16)上形成育苗孔(15),开孔(20)的直径大于柱形体(22),压孔板(21)顶面固定两个把手(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农业精量播种育苗的操作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存放盘(10)的左侧设有漏斗装置的放料槽(11),放料槽(11)的出料口处设有可滑动的挡板(13),挡板(13)的一侧连接有控制挡板(13)关闭或者开启出料口的第三电缸(5),第三电缸(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传猛,黄晓琴,梁琳,李科冰,陈海凤,古彪,黄金勇,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玉林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