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轴颈表面硬度的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05009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加轴颈表面硬度的方法和应用,属于机械及化工机械设备生产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轴类零件经常磨损,表面硬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轴类零件轴颈磨损处进行粗加工、检验、一次堆焊、二次堆焊、二次精加工、检验的工艺,对轴类零件的轴颈受力处进行局部修复,保证了原材料的金相组织结构,同时加工精度和表面硬度都能达到图纸要求,工艺相对简单,可操作性强,可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轴颈表面硬度的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及化工机械设备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增加轴颈表面硬度的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设备中,轴是常见的一种机械零部件,轴类磨损是轴使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设备问题。轴类零件磨损后的修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采用镶轴套、打麻点等办法效果不理想。采用传统的堆焊处理则会产生焊接内应力,可能在轴肩处出现裂纹或断裂的现象。如果采用电刷镀、激光焊、微弧焊则需要高昂的设备和高薪聘请技术工人,成本费用较高,而且操作难度较大,经济效益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轴类零件经常磨损,表面硬度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增加轴颈表面硬度的方法和应用。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一种增加轴颈表面硬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对轴颈打光谱,分析轴颈的材料成分,判断轴颈材质,选用合适的补焊焊材;
[0007]步骤2,进行第一次初加工,视轴颈磨损情况,控制车床转速,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轴颈表面硬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轴颈打光谱,分析轴颈的材料成分,判断轴颈材质,选用合适的补焊焊材;步骤2,进行第一次初加工,视轴颈磨损情况,控制车床转速,控制加工深度和宽度;步骤3,初加工结束后对加工处进行无损检测,当检测有缺陷时需进一步车削加工,直至缺陷完全消除,当车削深度超过轴颈1/3深度则判定该轴报废;当检测合格确认无缺陷后进行下一步;步骤4,进行补焊,将轴颈安装在专用焊接车床上,保证工件匀速转动下,对轴颈加工处进行预热,再用焊机配合车床旋转,采用多层多道堆焊方式进行第一次过渡层堆焊;步骤5,使用与第一次过渡层堆焊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二次硬质合金层堆焊,保证足够的车削加工余量;步骤6,第二次硬质合金层堆焊结束后对焊接部分进行包裹缓冷;步骤7,轴颈表面堆焊完成后上车床进行车削加工,加工至大于原轴颈1~2mm时停车,对轴颈进行堆焊检验;步骤8,检验合格后根据需求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进行第二次精加工;步骤9,第二次无损检测和硬度检测,合格及完成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轴颈表面硬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车床转速为12r/min,加工深度为6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加轴颈表面硬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损检测的检测合格标准为Ⅱ级。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于博魏文斌张磊王强李安辉王郁林刘惠平黄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