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顺磁共振仪的原位电化学反应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子顺磁共振仪的原位电化学反应池。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顺磁共振(EPR)或电子自旋共振(ESR)是用于研究由于未成对电子或自旋轨道存在的具有高旋磁比、高灵敏度的表面分析技术。由于仪器不断改进和技术不断创新,电子顺磁共振技术至今已在物理、化学、生物学、医药学、环境科学、考古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原位电化学的电子顺磁共振技术一直是电化学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尤其是用于光电化学研究的EPR原位反应池,用于对化学修饰的电极的变化、电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自由基的研究等等。然而,当前并没有市售的或现成有效的可用于EPR的电化学反应池,同时设计用于EPR测量的原位反应池又存在一定的挑战。对于EPR原位电化学反应池的研究很少,因其仪器工作原理及核心部位空间约束,涉及到很多复杂的实际问题:如样品水溶液体系对仪器微波的强烈吸收;电解质膜层的厚度对测试的影响;谐振腔腔口可放入样品管的体积限制;在样品管中安放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顺磁共振仪的原位电化学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管(1)、L形工作电极片(2)、L形辅助电极片(3)、管箍接头(4),所述绝缘管(1)的内腔为矩形反应池(101),所述管箍接头(4)设于绝缘管(1)的两端,所述管箍接头(4)的内壁与绝缘管(1)外壁固定连接,所述L形工作电极片(2)的竖直端从矩形反应池(101)上端开口插入,所述L形工作电极片(2)的水平端的下表面可与上方的管箍接头(4)的上表面接触,所述L形辅助电极片(3)的竖直端从矩形反应池(101)下端开口插入,所述L形辅助电极片(3)的水平端的上表面可与下方的管箍接头(4)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管箍接头(4)外固定连接有管帽,所述管帽包括有固定连接的内壳(5)和外壳(6),所述内壳(5)的向外端上设有接线柱(7),所述内壳(5)上开有第一开口(501),所述外壳(6)上设有可与第一开口(501)连通的电解液外接口(601),所述外壳(6)上开有供接线柱(7)穿出的第二开口(6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顺磁共振仪的原位电化学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反应池(101)内的宽度不大于1毫米,所述L形工作电极片(2)竖直端和L形辅助电极片(3)竖直端的厚度均小于矩形反应池(101)的宽度。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文君,张凤英,孙海珍,乔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