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及其形变相变一体化组织调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轧无缝钢管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及其形变相变一体化组织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轧无缝钢管是国民基础建设和工业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热轧门类,对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在石油、核电、锅炉、桥梁和汽车等海洋设备及工程机械领域。但是随着工业制造技术提高,对热轧无缝钢管组织调控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对于热轧无缝钢管而言,因为截面属于异形断面,这就需要高温变形来减弱其变形抗力。一般而言,热轧无缝钢管变形工序集中在1000℃左右或以上来完成,并且后续多采用自然冷却空冷的方式。在高温变形状态下,钢管晶粒尺寸不能显著细化,非常容易产生不均匀的带状组织及尺寸粗大的轧后异常组织,特别是魏氏组织,导致力学性能恶化而无法满足产品预期要求。另外,部分产品水冷后也容易得到上贝氏体、侧板条铁素体,同样损害管材的低温韧性。对此,为了消除钢管高温热轧及无法有效控冷而形成的异常组织及其造成的性能下降,常采用离线热处理或在线热处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形变相变一体化组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冶炼和制坯(1)冶炼将铁水和/或废钢料熔炼得到钢水;当钢水温度为1600~1700℃并且钢水中碳质量分数为0.03~0.15%、磷质量分数为0.001~0.03%、硫质量分数为0.005~0.04%时出钢,出钢过程中加入脱氧剂进行脱氧合金化,控制炉后钢水溶解氧质量分数0.001~0.015%,得到炉后钢水;(2)精炼采用LF炉对炉后钢水进行精炼,精炼时间为15~75min,精炼过程中升温至1550~1650℃,进行造渣脱硫并调整钢水成分达到各个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0.04~0.4%、硅0.1~0.8%、锰0.3~2.5%、磷0.001~0.03%、硫0.001~0.03%、铝0.001~0.05%、氮0.003~0.012%;精炼过程中钢水中的溶解氧质量分数为0.0001~0.01%时,喂入钛基包芯线,然后软吹2~20min,进行均匀化处理,软吹后的钢水中钛质量分数为0.003~0.03%、镁、钙、锆、硼的质量分数之和为0.001~0.01%、总氧质量分数为0.001~0.008%、溶解氧质量分数为0.0001~0.0025%;(3)制坯调整钢水中各个元素含量达到钢管化学成分要求,进行连铸,得到连铸管坯,或者钢水浇铸成铸锭后再进行热轧或热锻成管坯;步骤2:加热和轧制(1)将管坯加热至1200~1300℃,加热时间30~300min,得到加热后的管坯;(2)将加热后的管坯出炉后进行高压水除鳞,再进行穿孔,得到穿孔毛管;(3)将穿孔毛管进入连轧管机组进行连续轧制,得到荒管,连轧机出口温度1000~1200℃;(4)荒管经过定减径轧制,得到符合尺寸要求的轧后钢管,其中,定减径轧制出口温度为950~1150℃;步骤3:冷却将轧后钢管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进行冷却:第一种:将轧后钢管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第二种:将轧后钢管送入冷却机组,以5~50℃/s的冷速加速冷却至500~750℃,然后至于冷床空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无缝钢管形变相变一体化组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2)中,钛基包芯线为含有钛并含有镁、钙、锆、硼中的至少一种的合金粉末的包芯线,其中,所述的合金粉末的粒径小于3mm,所述的合金粉末含有的化学成分及各个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Ti:18~60%,Mg+Ca+Zr+B:10~50%,Si:0.1~50%,Mn:0.1~50%,O:0.1~15%,Al:0.1~1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钛基包芯线的外径为8~13mm,喂线速度为80~240m/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无缝钢管形变相变一体化组织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2)中,LF炉精炼后,采用RH或VD精炼进行钢水脱气去夹杂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国,王超,康健,李振垒,张元祥,王洋,方烽,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