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聚
‑
乳化全连续制备水性聚氨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聚
‑
乳化全连续制备水性聚氨酯的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水性聚氨酯于上世纪60年代问世,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与传统溶剂型聚氨酯相比,水性聚氨酯在使用过程中仅有水挥发进入大气,环境友好,满足现代绿色化工过程要求;同时,由于分散介质为水,水性聚氨酯还具有无毒、不易燃、不易爆等特性,可取代传统溶剂型聚氨酯,广泛应用于皮革、合成革、生物医疗、家具、汽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属国家重点发展的新材料。
[0003]目前,水性聚氨酯最常用的生产工艺为间歇式生产,即先在预聚反应釜中合成主链含亲水基团的聚氨酯预聚体,再将物料转移到分散釜中和并加水乳化。这种生产工艺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反应时间长(6
‑
8小时),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2)生产过度依赖人工,自动化程度低;(3)产品质量不稳定,各批次间差距较大;(4)为便于乳化,预聚体中须添加低沸点有机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聚
‑
乳化全连续制备水性聚氨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工艺步骤和条件如下,所用物料的份数均为重量份数:(1)将二异氰酸酯50
‑
180份、二元醇80
‑
300份、小分子扩链剂1
‑
10份、亲水扩链剂5
‑
20份、催化剂0.055
‑
0.24份混合均匀,再预热至100
‑
150℃,连续注入第一段双螺杆反应器,反应温度控制在100
‑
150℃,反应时间2
‑
4min;(2)第一段反应完毕后,物料进入第二段超声处理区,超声强度为200
‑
300W/cm2,频率为25
‑
30kHz,反应温度控制在70
‑
80℃,反应时间3
‑
6min;(3)第二段反应完毕后,物料进入第三段双螺杆反应器,反应温度控制在70
‑
80℃,反应时间5
‑
8min;(4)第三段反应完毕后,物料与中和剂0
‑
15份进入第四段双螺杆反应器,反应温度控制在30
‑
40℃,反应时间1
‑
2min,获得中和产物;(5)将中和产物、去离子水300
‑
1100份、后扩链剂0
‑
3份同时注入第五段静态混合器进行预乳化;(6)预乳化完毕后,物料进入第六段管式乳化器,循环流速为200
‑
400r/min,循环次数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意,周帅,范浩军,颜俊,李成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