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护士用的胸腔监测急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68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护士用的胸腔监测急救设备,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床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表面定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一,所述床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前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二,所述滚轮二的前侧环形阵列连接有凸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的病床在对病人进行转移时,一直在移动,医护人员需要随床移动时,难以再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而传统的心肺复苏设备随床移动时,还需要增加移动电源,使用起来不够方便,且使医护人员在推动病床会更加费力,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护士用的胸腔监测急救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心内科护士用的胸腔监测急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中,心搏骤停较为危险的症状,心搏骤停是心功能的突然丧失。患者可能有心脏病,也可能尚未被诊断为心脏病。心搏骤停也称为突发性心搏骤停或意外性心搏骤停。此时需要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常见的心肺复苏是病人平躺在地上或病床上由医护人员进行胸外按压以及人工呼吸,但是病人在由病床转移至急救室的过程中,病床一直在移动,医护人员需要随床移动时,难以再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而传统的心肺复苏设备随床移动时,还需要增加移动电源,使用起来不够方便,且使医护人员在推动病床会更加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护士用的胸腔监测急救设备,具备转移病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护士用的胸腔监测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扶手(2),所述床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的表面定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一(4),所述床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前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滚轮二(7),所述滚轮二(7)的前侧环形阵列连接有凸块(8),所述床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壳体(9),所述活塞壳体(9)的内壁上下限位滑动连接有活塞板一(10),所述活塞板一(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杆(101),所述压杆(101)的底部穿过活塞壳体(9)的下表面并与凸块(8)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板一(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一(11),所述拉簧一(11)的底部与活塞壳体(9)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壳体(9)的后侧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固定连接有导气管一(12),所述床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上靠近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有n形框(14),所述n形框(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气囊(15),所述导气管一(12)的顶部贯穿支撑板(13)的后侧并延伸至气囊(15)内,所述气囊(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16),所述横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簧(17),所述压簧(17)的顶部与n形框(1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板(16)的上表面设有收集装置(18),所述床体(1)上靠近右端的上表面设有排气装置(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护士用的胸腔监测急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18)包括升降板(20),所述升降板(20)的底部与横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20)的表面贯穿n形框(14)的上表面并与n形框(14)滑动连接,所述升降板(20)的前侧开设有导向斜槽(21),所述导向斜槽(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柱(2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楠张苹胡婧婧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