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耐磨轴套制造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466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耐磨轴套制造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包括框体、输送机构、夹紧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的框体的内部下端安装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上端面设置有夹紧机构,框体的内部上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设置有打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轴套在打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a.通过人工利用打磨头手动对其内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导致打磨效率较低;b.人工打磨,容易造成轴套内表面的精度高低不同,从而无法保证其打磨效果,从而对轴套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对轴套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对轴套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耐磨轴套制造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耐磨轴套制造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耐磨轴套制造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轴套是做成整圆筒形并套在转轴上用于保护转轴的筒状机械零件,是滑动轴承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防止轴套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轴颈表面受到胀套的挤压力和复合机械力的作用导致其永久性变形,有时会将轴套内侧壁设置成齿形,从而提高轴套的耐磨能力和使用寿命。但轴套在生产制造出来后通常需要对其内侧壁进行打磨处理,从而提高其表面的精度,方能投入使用。
[0003]目前,现有的轴套在打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a.通过人工利用打磨头手动对其内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导致打磨效率较低;b.人工打磨,容易造成轴套内表面的精度高低不同,从而无法保证其打磨效果,从而对轴套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轴套在打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a.通过人工利用打磨头手动对其内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导致打磨效率较低;b.人工打磨,容易造成轴套内表面的精度高低不同,从而无法保证其打磨效果,从而对轴套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耐磨轴套制造加工装置,包括框体、输送机构、夹紧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的框体的内部下端安装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上端面设置有夹紧机构,框体的内部上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设置有打磨机构;其中:
[0008]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立柱、输送板和电动滑块,其中所述的框体的内部下端面对称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板,输送板的上端面开设有矩形滑道,矩形滑道内滑动安装有电动滑块;
[0009]所述的夹紧机构包括输送圆盘、顶升单元、横板、夹紧单元和废料收集框,其中所述的电动滑块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输送圆盘,输送圆盘为空心结构,输送圆盘的内部下端面设置有顶升单元,顶升单元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夹紧单元,输送圆盘的上端面中部放置有废料收集框;
[0010]所述的顶升单元包括驱动电机、凸轮、滑轮、顶升杆和缓冲弹簧,其中所述的输送圆盘的内部下端面中部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安装有凸轮,凸轮的外沿设置有滑轮槽,滑轮槽内滑动设置有滑轮,滑轮安装在顶升杆的下端,顶
升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横板的下端面中部,顶升杆左右两侧对的横板的下端面和输送圆盘的内部下端面之间均匀连接有缓冲弹簧;
[0011]所述的夹紧单元包括双向电机、主动齿轮、矩形齿条、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挤压弹簧、横杆和弧形夹紧块,其中所述的横板的上端面开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底部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双向电机,双向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前后两侧外啮合有矩形齿条,矩形齿条呈中心对称设置,主动齿轮前方的矩形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主动齿轮后方的矩形齿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下端均滑动安装在条形凹槽的底部,第一侧板的左侧壁下端和条形凹槽的左侧壁之间连接有挤压弹簧,第二侧板的右侧壁下端和条形凹槽的右侧壁之间连接有挤压弹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的内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对称安装有横杆,两个横杆的相近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块;
[0012]所述的打磨机构包括驱动单元、打磨柱、气吹单元和打磨单元,其中所述的框体的内部上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设置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柱,打磨柱的内部上端安装有气吹单元,打磨柱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打磨单元;
[0013]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匚型框、L型杆、螺旋弹簧、钢丝绳、收卷带轮和往复电机,其中所述的框体的内部上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匚型框,匚型框的开口朝上,匚型框的下端面靠近左端的位置开设有滑孔,滑孔内滑动安装有L型杆,滑孔上方的L型杆上套设有螺旋弹簧,匚型框的内部右侧壁上靠近下端的位置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往复电机,往复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安装有收卷带轮,收卷带轮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上端栓接在L型杆上靠近右端的位置上;
[0014]所述的打磨单元包括打磨电机、花型凸轮、半圆块、挤压杆、复位弹簧和齿形打磨块,其中所述的打磨柱的内部下端面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打磨电机,打磨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安装有花型凸轮,花型凸轮的外侧壁周向均匀贴合有半圆块,半圆块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打磨柱外侧壁中部周向均匀开设有安装孔,挤压杆滑动安装在安装孔内,安装孔内侧的挤压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挤压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齿形打磨块。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框体的左侧壁中部开设有进料口,框体的右侧壁中部开设有取料口。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下端和条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滑动钢珠。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弧形夹紧块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橡胶凸起。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气吹单元包括高压气泵和伸缩气管,其中所述的打磨柱的内部上端面通过气泵底座安装有高压气泵,高压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有伸缩气管,打磨单元的内部开设有气腔,伸缩气管的出气口和气腔的进气口相连通。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气腔的出气口对称安装有半圆板,半圆板的上下两端和气腔的上下两侧壁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半圆板的内侧壁通过连接弹簧和气腔的内侧壁相连。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齿形打磨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海绵砂纸层。
[0021]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不锈钢耐磨轴套制造加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S1、设备检查:在启用该不锈钢耐磨轴套制造加工装置之前,通过系统检查人员对该装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该装置能够正常运行;
[0023]S2、轴套固定:通过人工将需要进行打磨处理的不锈钢耐磨轴套竖直放置到夹紧机构的上端,通过夹紧单元对不锈钢耐磨轴套进行夹紧固定处理;
[0024]S3、打磨处理:通过电动滑块带动夹紧固定后的不锈钢耐磨轴套向右输送至打磨机构的下方,通过驱动单元带动打磨柱向下运动至不锈钢耐磨轴套的内部,通过打磨单元带动齿形打磨块向外侧运动,使齿形打磨块的外侧壁紧贴在不锈钢耐磨轴套内侧壁上的轮齿上,通过顶升单元带动不锈钢耐磨轴套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对不锈钢耐磨轴套内侧壁上的轮齿进行打磨处理;
[0025]S4、下料处理:上述S3完成后,通过电动滑块带动打磨完成后的不锈钢耐磨轴套向右有运动至输送板的右端,从而人工将打磨后的不锈钢耐磨轴套取出并进行集中收集和码放。
[0026](三)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不锈钢耐磨轴套制造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打磨方法通过机械打磨代替人工打磨的方式进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耐磨轴套制造加工装置,包括框体(1)、输送机构(2)、夹紧机构(3)和打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体(1)的内部下端安装有输送机构(2),输送机构(2)的上端面设置有夹紧机构(3),框体(1)的内部上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设置有打磨机构(4);其中:所述的输送机构(2)包括立柱(21)、输送板(22)和电动滑块(23),其中所述的框体(1)的内部下端面对称设置有立柱(21),立柱(2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板(22),输送板(22)的上端面开设有矩形滑道,矩形滑道内滑动安装有电动滑块(23);所述的夹紧机构(3)包括输送圆盘(31)、顶升单元(32)、横板(33)、夹紧单元(34)和废料收集框(35),其中所述的电动滑块(23)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输送圆盘(31),输送圆盘(31)为空心结构,输送圆盘(31)的内部下端面设置有顶升单元(32),顶升单元(3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板(33),横板(33)的上端面开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夹紧单元(34),输送圆盘(31)的上端面中部放置有废料收集框(35);所述的顶升单元(32)包括驱动电机(321)、凸轮(322)、滑轮(323)、顶升杆(324)和缓冲弹簧(325),其中所述的输送圆盘(31)的内部下端面中部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321),驱动电机(321)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安装有凸轮(322),凸轮(322)的外沿设置有滑轮槽,滑轮槽内滑动设置有滑轮(323),滑轮(323)安装在顶升杆(324)的下端,顶升杆(32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横板(33)的下端面中部,顶升杆(324)左右两侧对的横板(33)的下端面和输送圆盘(31)的内部下端面之间均匀连接有缓冲弹簧(325);所述的夹紧单元(34)包括双向电机(341)、主动齿轮(342)、矩形齿条(343)、第一侧板(344)、第二侧板(345)、挤压弹簧(346)、横杆(347)和弧形夹紧块(348),其中所述的横板(33)的上端面开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底部通过电机机座安装有双向电机(341),双向电机(341)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安装有主动齿轮(342),主动齿轮(342)的前后两侧外啮合有矩形齿条(343),矩形齿条(343)呈中心对称设置,主动齿轮(342)前方的矩形齿条(34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344),主动齿轮(342)后方的矩形齿条(34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345),第一侧板(344)和第二侧板(345)的下端均滑动安装在条形凹槽的底部,第一侧板(344)的左侧壁下端和条形凹槽的左侧壁之间连接有挤压弹簧(346),第二侧板(345)的右侧壁下端和条形凹槽的右侧壁之间连接有挤压弹簧(346),第一侧板(344)和第二侧板(345)相对的内侧壁靠近上端的位置对称安装有横杆(347),两个横杆(347)的相近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紧块(348);所述的打磨机构(4)包括驱动单元(41)、打磨柱(42)、气吹单元(43)和打磨单元(44),其中所述的框体(1)的内部上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设置有驱动单元(41),驱动单元(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打磨柱(42),打磨柱(42)的内部上端安装有气吹单元(43),打磨柱(42)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打磨单元(44);所述的驱动单元(41)包括匚型框(411)、L型杆(412)、螺旋弹簧(413)、钢丝绳(414)、收卷带轮(415)和往复电机(416),其中所述的框体(1)的内部上端面靠近右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匚型框(411),匚型框(411)的开口朝上,匚型框(411)的下端面靠近左端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张祥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秀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