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及运行方式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445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包括: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用于调节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的入口温度;稳压罐压力控制子系统,与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连接,以调节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的入口压力;主气温度控制子系统,与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连接,用于调节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的主气温度;透平机功率调节子系统,分别与主气温度控制子系统和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连接,用于调节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的主气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使二氧化碳始终处于超临界状态。界状态。界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及运行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控制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

技术介绍

[0002]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提出可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当时该循环被设想为提供高效率能量转换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当时工业水平的限制,相关的研究并未得到实质性的进展。直到近些年来,在第四代核能系统、太阳能光热发电、中低品位余热回收等能量转换的动力系统中,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开始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并开始从实验研究阶段逐步向工程实际应用阶段稳步推进。
[0003]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采用闭式布雷顿循环,与水工质的朗肯循环相比在运行控制方面有很大不同。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中,压缩机入口温度和压力要保持在临界点以上,才能避免跨临界运行工况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用以使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中的二氧化碳工质始终处于超临界状态。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用于调节所述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的入口温度;稳压罐压力控制子系统,与所述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连接,以调节所述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的入口压力;主气温度控制子系统,与所述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连接,用于调节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的主气温度;透平机功率调节子系统,分别与所述主气温度控制子系统和所述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连接,用于调节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的主气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压力控制子系统包括:储气罐和稳压罐,所述储气罐和所述稳压罐彼此连接,以形成第一循环回路;充气泵和第一阀门,所述充气泵位于所述储气罐的下游,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稳压罐的下游;其中,所述稳压罐与所述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入口温度控制子系统包括:沿工质流动方向依次串联的压缩机、回热器和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和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稳压罐连接,所述冷却器位于所述稳压罐的上游,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稳压罐的下游;第二阀门,与所述冷却器连接;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稳压罐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电动机,与所述压缩机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气温度控制子系统包括:换热器和热源,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热源彼此连接,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回流泵和第四阀门,所述回流泵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所述第四阀门位于所述热源的下游;其中,所述换热器分别与所述回热器和所述透平机功率调节子系统连接,所述回热器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游,所述透平机功率调节子系统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平机功率调节子系统包括:透平机,分别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回热器连接,所述透平机位于所述回热器的上游,以及所述换热器的下游;第五阀门,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志武吴君赵振兴柯汉兵林原胜张克龙宋苹邱志强王苇李勇李邦明肖颀代路劳星胜李少丹马灿杨小虎陈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