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439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造穿刺训练系统;步骤2、水平放置所述支撑体;步骤3、通过开关启动输送泵,使得模拟血液沿静脉管循环流动,并使得静脉管内的模拟血液具有所设定的压力;步骤4、在所述模拟部的上表面确定穿刺点,并对穿刺点进行消毒;步骤5、启动B超设备,一手握持B超设备的B超探头、一手握持PICC套件中的穿刺针,并按PICC穿刺规范进行穿刺训练;步骤6、穿刺训练完成后,关闭开关;本方法,所涉及的穿刺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方便搭建等特点,使得低年资的超声、介入医师及外科医师等可以更方便、逼真地进行PICC穿刺训练,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教学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
[0002]
技术介绍

[0003]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也陆续开始开展该技术,但是仍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基层医院B超引导下PICC穿刺技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静脉输液护理领域问题。
[0004]临床中,低年资的超声、介入及外科医师需要学习及训练B超引导下PICC穿刺技能,以积累操作经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PICC穿刺训练时,通常需要用到穿刺模型,以辅助进行穿刺训练,由于现有技术中所公开的穿刺模型通常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搭建麻烦等问题,导致不便于利用现有的穿刺模型方便、逼真地达到训练PICC穿刺的目的,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要解决利用现有穿刺模型进行PICC穿刺训练时所存在的,操作麻烦、成本高、不能方便、逼真的进行训练PICC穿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成本低,且可以逼真地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主要构思是:一种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造穿刺训练系统,所述穿刺训练系统包括B超设备、PICC穿刺套件以及所构造的穿刺模型,所述穿刺模型包括支撑体、用于模拟人体组织的模拟部、用于模拟静脉血管的静脉管、用于输送模拟血液的输送泵以及用于控制输送泵启/停的开关,所述支撑体内构造有容器,且所述容器内容纳有模拟血液;所述穿刺模型构造方法包括:(1)将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容器相连通,并将输送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静脉管的一端相连通;(2)将静脉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拟部,并使得静脉管距离模拟部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3)将所述模拟部约束于所述支撑体;(4)将静脉管的另一端与插入所述容器内;步骤2、水平放置所述支撑体;步骤3、通过开关启动输送泵,使得模拟血液沿静脉管循环流动,并使得静脉管内的模拟血液具有所设定的压力;步骤4、在所述模拟部的上表面确定穿刺点,并对穿刺点进行消毒;步骤5、启动B超设备,一手握持B超设备的B超探头、一手握持PICC套件中的穿刺针,并按PICC穿刺规范进行穿刺训练;步骤6、穿刺训练完成后,关闭开关。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穿刺模型中构造静脉管并
使得静脉管穿过模拟部,可以起到模拟血管的目的,而通过在穿刺模型中构造输送泵以及容器,并使得输送泵和静脉管分别于所述容器相连通,从而可以在穿刺模型中建立起模拟血液的循环通道,不仅可以达到模拟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目的,使得穿刺模型及穿刺训练方法更加逼真,而且静脉管内的模拟血液还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可以解决模拟静脉血压力的问题,使得当PICC套件中的穿刺针成功穿刺进静脉管后,静脉管内的模拟血液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经由穿刺针流出,既可以达到更加逼真的穿刺效果,有可以起到提示穿刺成功的目的,从而解决提示穿刺是/否成功的问题;本方法所涉及的穿刺模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方便搭建,不仅使得低年资的超声、介入及外科医师等可以更方便、逼真地进行PICC穿刺训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且可以用于教学等场合,应用面广。
[0006]为满足PICC穿刺规范的需求,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将静脉管距离模拟部上表面的间距控制在0.5cm

1.5cm之间。
[000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要解决便于更换模拟部的问题,优选的,在步骤(3)中,将模拟部可拆卸的约束于支撑体。通过可拆卸的设置模拟部,既便于模拟部的安装,又便于模拟部的拆卸和更换,有利于使用更加方便。
[0008]优选的,还包括若干约束带和挂耳,所述约束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体,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挂耳相适配的挂钩,所述挂耳分别固定于对应约束带的位置处,所述约束带具有弹性。使得模拟部可以放置于约束带与挂耳之间,通过将各约束带的挂钩挂于对应的挂耳上,利用约束带的弹性,可以实现模拟部的可拆卸安装。
[0009]优选的,所述模拟部可以采用硅胶、乳胶、高分子材料或猪肉制成。这些材质地质柔软,既可以更好的模拟人体的皮肤、组织,又便于进行穿刺。
[0010]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要解决方便、高效制备由猪肉制成的模拟部的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制备模拟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选取一块猪肉,且所述猪肉包括猪皮、与猪皮相连的一层脂肪层以及与所述脂肪层相连的瘦肉层;B.将所述猪肉加工成规整的条状结构猪肉条;C.去掉猪肉条上的猪皮,并将猪肉条的上表面加工为平面;D.在所述脂肪层加工一个贯穿猪肉条两端的通孔或在脂肪层内切出一个开口,且所述通孔或开口与猪肉条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采用本方案可以方便、高效的将猪肉制成模拟部,而通过构造通孔或开口,可以方便的安装静脉管,使得静脉管可以方便的穿过猪肉条,达到模拟血管的目的。
[0011]优选的,在所述步骤A中,选取一块猪腹部的猪肉。猪腹部的猪肉中脂肪层和瘦肉层相间分布,更满足本方法的需求。
[0012]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要解决模拟部安装过程中的定位问题,优选的,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构造有定位槽。通过设置定位槽,既可以解决模拟部的定位问题,又可以更牢靠的固定模拟部。
[0013]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要解决防止穿刺过程中,安装于支撑体的模拟部在外力的挤压作用下发生移动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底部构造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用于刺入所述模拟部。使得模拟部的整个下表面都可以稳定的约束于定位针,可以有效防止穿刺过程中,安装于支撑体的模拟部在外力的挤压作用下发生移动。
[0014]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要解决便于更换静脉管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静脉管。通过可拆卸的安装静脉管,既便于静脉管的安装,又便于更换静脉管,从而有利于提高穿刺模型的使用寿命。
[0015]优选的,所述静脉管可以是采用橡胶和/或PVC材料制成软管,或静脉管沿从内到外的方向分为内管、中间层管以及外管三层。不仅有效模拟血管,便于反复穿刺,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而且使得静脉管与模拟部的材质不同,从而更有利于在B超图像下更清晰的看到静脉管;此外,静脉管具有弹性,当穿刺针退出静脉管的侧壁后,静脉管的侧壁可以自动复原,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模拟血液发生泄漏的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要解决便携性,优选的,所述支撑体内还构造有用于储存电能的充电电源,所述充电电源与所述输送泵相连,用于为输送泵供电;且所述支撑体还构造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电源电连通。通过设置充电电源,可以储存电能,从而可以显著穿刺模型使用时的便携性。
[0017]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源为蓄电池或干电池。
[0018]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要解决现有的穿刺模型通常只设置有用于模拟静脉血管的管道,只能进行静脉穿刺的模拟训练,使得操作者不能通过现有的穿刺模型在B超的引导下训练正确、高效区分静脉血管与动脉血管的问题,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构造的穿刺模型中,还包括用于模拟动脉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造穿刺训练系统,所述穿刺训练系统包括B超设备、PICC穿刺套件以及所构造的穿刺模型,所述穿刺模型包括支撑体、用于模拟人体组织的模拟部、用于模拟静脉血管的静脉管、用于输送模拟血液的输送泵以及用于控制输送泵启/停的开关,所述支撑体内构造有容器,且所述容器内容纳有模拟血液;所述穿刺模型构造方法包括:(1)将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容器相连通,并将输送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静脉管的一端相连通;(2)将静脉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拟部,并使得静脉管距离模拟部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3)将所述模拟部约束于所述支撑体;(4)将静脉管的另一端与插入所述容器内;步骤2、水平放置所述支撑体;步骤3、通过开关启动输送泵,使得模拟血液沿静脉管循环流动,并使得静脉管内的模拟血液具有所设定的压力;步骤4、在所述模拟部的上表面确定穿刺点,并对穿刺点进行消毒;步骤5、启动B超设备,一手握持B超设备的B超探头、一手握持PICC套件中的穿刺针,并按PICC穿刺规范进行穿刺训练;步骤6、穿刺训练完成后,关闭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静脉管与模拟部上表面之间的间距控制在0.5cm

1.5c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模拟部可拆卸的约束于支撑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约束带和挂耳,所述约束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体,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挂耳相适配的挂钩,所述挂耳分别固定于对应约束带的位置处,所述约束带具有弹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骄郭玲江群余启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