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基岩扩桩成墙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438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硬岩扩桩成墙的系统,用于在沿着平行于混凝土导墙轴向的方向将距混凝土导墙一侧预设距离的导墙基础划分为多个墙段后,对每个墙段进行以两个桩孔为一组的底部基岩扩桩成墙施工,包括:用于在墙段内挖掘出第一桩孔和第二桩孔的旋挖钻机;用于对两个桩孔间的隔墙预设区域的对应侧进行钻凿处理的钻凿工具,其可使两个桩孔相连通以形成连通孔;用于对连通孔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的浇筑装置,使得连通孔成为具有两个抗冲桩且两个抗冲桩的下部连接为一体的防渗桩墙;多个墙段的多个防渗桩墙连接形成用于加固混凝土导墙基础的防渗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可在混凝土导墙底部一侧形成防渗墙,彻底解决混凝土导墙基础淘刷问题。混凝土导墙基础淘刷问题。混凝土导墙基础淘刷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基岩扩桩成墙的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基岩扩桩成墙的系 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水资源紧缺,时空分布差异大,水旱灾害频繁。长期以来 我国人民受利于水,受害于水,与水灾干旱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建国以来,水利建设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就。运行的各种类型电站较多,电站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水力冲刷影响, 混凝土导墙基础遭到冲刷,底部局部区域出现掏空现象。
[0003]而水电站导墙底部被掏空会使得底部存在脱空区,这将使导墙内外两侧存在水力联 系,极大影响水电站的服务期限与服务安全性。因此,对长期运行过程的受水力冲刷影响 很大的电站来说,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混凝土导墙基础的冲刷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 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 基岩扩桩成墙的系统,其可在原混凝土导墙底部形成一道防渗墙,彻底解决原混凝土导墙 基础淘刷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基岩扩桩成墙的系统,用于 在沿着平行于混凝土导墙轴向的方向将距混凝土导墙一侧预设距离的导墙基础划分为多个 墙段后,对每个墙段进行以两个桩孔为一组的底部基岩扩桩成墙施工,所述系统包括:用 于在墙段内挖掘出深度至基岩预设深度处的相互平行并通过隔墙隔开的第一桩孔和第二桩 孔的旋挖钻机;用于分别安置在第一桩孔和第二桩孔内,并分别通过导向作用对两个桩孔 间的隔墙预设区域的对应侧进行钻凿处理的钻凿工具,其可使两个桩孔在与隔墙预设区域 平齐处相连通以形成连通孔;用于对连通孔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的浇筑装置,其在对连通 孔浇筑混凝土后,使得连通孔成为具有两个抗冲桩且两个抗冲桩的下部连接为一体的防渗 桩墙;其中,所述墙段具有连接为一体的多个防渗桩墙,且多个墙段的多个防渗桩墙连接 在一起形成用于加固混凝土导墙基础的防渗墙。
[0006]其中,所述钻凿工具包括冲击钻头,通过冲击钻头对位于两个桩孔之间的隔墙预设区 域进行倾斜钻凿处理,以凿除隔墙预设区域的靠近安置有冲击钻头的桩孔一侧的基岩。
[0007]其中,所述冲击钻头包括:钻头本体;环设在钻头本体底部一周且沿钻头本体的径向 朝外突出的耐磨头;将耐磨头与钻头本体连接在一起的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加强筋。
[0008]优选的,所述耐磨头为外表面的横截面呈圆形的耐磨头。
[0009]其中,所述耐磨头为实心耐磨头。
[0010]或者,所述耐磨头为空心耐磨头。
[0011]优选的,所述耐磨头由耐磨材料制成。
[0012]其中,所述钻头本体包括位于上部的一对吊装耳,且吊装耳上设有用于供吊装钢丝绳 穿过的吊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钻头本体还包括连接一对吊装耳下端的主体部,主体部上设有用于固 定辅助钢丝绳的辅助吊装槽。
[0014]其中,所述钻头本体的底端面为平面。
[0015]或者,所述钻头本体的底端面上设有用于减小接触面积且沿钻头本体轴向朝下突出的 多个弧形凸起和用于返渣的多个返渣孔。
[0016]其中,所述加强筋为环设在钻头本体外周的环形加强筋或对称设于钻头本体外周的多 对加强块。
[0017]其中,所述导向作用,为将带有倾斜滑槽的定位导向器安置在对应桩孔内所起的作 用。
[0018]其中,所述定位导向器安置在对应桩孔内时,其倾斜滑槽朝向隔墙,与倾斜滑槽相对 的背侧紧贴在桩孔的远离隔墙的内壁上。
[0019]优选的,所述定位导向器包括:其前侧具有用于引导冲击钻头倾斜下设与钻凿的滑槽 的导向结构;设置在导向结构背侧的用于支撑导向结构的支撑结构,其背侧紧贴桩孔内 壁。
[0020]其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板;与导向板下边缘固定连接的上腹板;与上腹板下 边缘固定连接的下腹板;其中,导向板、上腹板、下腹板沿与竖直方向具有一定夹角的方 向延伸并连接为一体,且各板均呈弧形。
[0021]其中,所述呈弧形的各板的曲率半径相同。
[0022]其中,所述导向板、上腹板、下腹板由上至下逐渐加宽。
[0023]其中,所述各板的曲率半径大于或等于冲击钻头的最大外径。
[002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连接为一体的上腹板和下腹板两侧的一对翼缘 板,且一对翼缘板伸出于上腹板、下腹板前侧以与上腹板、下腹板围成滑槽。
[0025]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为一体的导向板、上腹板、下腹板的背侧 的主支撑结构;固定安装在连接为一体的导向板、上腹板、下腹板的背侧且位于主支撑结 构两侧的一对辅支撑结构。
[0026]优选的,所述主支撑结构包括:相互平行且前端与导向结构的背侧固定连接的一对支 撑板,其长度与导向结构的长度相同。
[0027]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结构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结构的背侧的加固组件。
[0028]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一对支撑板之间且用于将一对支撑板连接为一体并加固 的至少一个钢脊梁。
[0029]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多个钢脊梁时,多个钢脊梁沿支撑板的长度延伸方向由上至下依次 安置。
[0030]优选的,所述辅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结构背部外侧的侧板;位于侧板 和对应支撑板之间的翼板,其两端与侧板和支撑板固定连接。
[0031]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对连通孔进行清孔处理的清孔装置;用于对清孔处理后的连 通孔进行钢筋笼和接头管下设的下设装置。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基岩扩桩成墙的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 果:
[0033]1、本专利技术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基岩扩桩成墙的系统,在混凝土导墙一侧的基础底部 形成一道防渗墙,相当于采用两道墙来应对水力冲刷,从而彻底解决混凝土导墙基础的淘 刷问题。
[0034]2、本专利技术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基岩扩桩成墙的系统,对混凝土导墙基础的底部进行 基岩扩桩成墙施工所获得的防渗桩墙具有与墙段对应的下部连接为一体的两个抗冲桩,且 由多个防渗桩墙连成一个防渗墙,与现有技术中仅采用多个抗冲桩的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方 法解决了多个抗冲桩中相邻两桩间基岩因空隙的存在而在被水力冲刷时易被水力淘空而导 致基础不稳的问题,极大增强了防渗墙以及混凝土导墙基础的耐淘刷性能,也增加了水电 站的服务期限。
[0035]以下,结合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描述。
附图说明
[0036]图1a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系统对某混凝土导墙基础进行加固后的示意图;
[0037]图1b是本专利技术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基岩扩桩成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旋挖钻机钻进1#桩至桩底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采用旋挖钻机钻进2#桩至桩底的示意图;
[0040]图4是冲击钻机钻进定向扩墙一期槽1号桩孔的示意图;
[0041]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导墙基础底部基岩扩桩成墙的系统,用于在沿着平行于混凝土导墙轴向的方向将距混凝土导墙一侧预设距离的导墙基础划分为多个墙段后,对每个墙段进行以两个桩孔为一组的底部基岩扩桩成墙施工,所述系统包括:用于在墙段内挖掘出深度至基岩预设深度处的相互平行并通过隔墙隔开的第一桩孔和第二桩孔的旋挖钻机;用于分别安置在第一桩孔和第二桩孔内,并分别通过导向作用对两个桩孔间的隔墙预设区域的对应侧进行钻凿处理的钻凿工具,其可使两个桩孔在与隔墙预设区域平齐处相连通以形成连通孔;用于对连通孔进行混凝土浇筑处理的浇筑装置,其在对连通孔浇筑混凝土后,使得连通孔成为具有两个抗冲桩且两个抗冲桩的下部连接为一体的防渗桩墙;其中,所述墙段具有连接为一体的多个防渗桩墙,且多个墙段的多个防渗桩墙连接在一起形成用于加固混凝土导墙基础的防渗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钻凿工具包括冲击钻头,通过冲击钻头对位于两个桩孔之间的隔墙预设区域进行倾斜钻凿处理,以凿除隔墙预设区域的靠近安置有冲击钻头的桩孔一侧的基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所述冲击钻头包括:钻头本体;环设在钻头本体底部一周且沿钻头本体的径向朝外突出的耐磨头;将耐磨头与钻头本体连接在一起的用于增加连接强度的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付李文书罗斌毛建新赵飞佘夏刘亮张石生侯林昌吴绍华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