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24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包括相连的调压室和引水隧洞,在靠近所述调压室和引水隧洞连接处的上游侧开挖形成具有斜坡结构的下室。尤其适用于设置简单式调压室的水利水电工程,切实解决调压室拉空的问题,确保供水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调压室水位大波动分析也常被称为调压室涌波水位分析,是调压室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意外的调压室涌波水位过高有可能造成溢出淹没事故,而过低则有可能造成调压室拉空,空气进入压力水道并最终进入正在运行的水轮机,轻则造成压力脉动干扰,重则造成机组剧烈振动。对于一些隧洞较长且设置调压室的工程则水力过渡过程中尤其是调压室的增负荷过程中甩负荷,甩负荷之后由于电网的要求重新带负荷的情况,很有可能导致调压室拉空的情况。而为了使得这样的工况不发生拉空,常规的做法是扩大调压室断面积或者专门设置一个下室。调压室断面积整体扩大无疑大大增加投资,而对于设置下室的调压室通常存在施工困难和下室滞气的情况,很有可能导致气体带入隧洞内,对隧洞和机组安全运行带来风险。
[0003]基于上述情况,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尤其适用于设置简单式调压室的水利水电工程,切实解决调压室拉空的问题,确保供水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包括相连的调压室和引水隧洞,在靠近所述调压室和引水隧洞连接处的上游侧开挖形成具有斜坡结构的下室。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室包括与引水隧洞衔接的前段部和与调压室衔接的后段部,前段与引水隧洞的夹角较大,避免空气进入隧洞,后段与引水隧洞的交角较小,有利于混凝土衬砌施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段部与引水隧洞的夹角为45
°
,此角度可以降低调压室中的空气进入隧洞的可能性。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段部的坡度为5%,此角度可以在调压室水位上升过程中顺利将空气排出,避免空气在隧洞和调压室相接部位长时间留存。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室与引水隧洞的高度比值为1:1,按照此高度设计的结构可以得到一定的储水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围岩开挖稳定。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所设计的避免调压室拉空的布置结构,当电网负荷变化、或机组开机等情况时有效限制了调压室最低涌浪,切实解决了简单式调压室在运行过程中拉空的问
题,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投资较省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

调压室;2

引水隧洞;3

下室;31

前段部;32

后段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6]如图1所示,一种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该结构具有长距离的引水隧洞2,包括相连的调压室1和引水隧洞2,调压室设计允许上游调压室尾端(对于下游调压室而言为上游端)由有压流变为明渠流。在靠近所述调压室1和引水隧洞2连接处的上游侧开挖形成具有斜坡结构的下室3。所述下室3包括与引水隧洞2衔接的前段部31和与调压室1衔接的后段部32。所述前段部31与引水隧洞2的夹角为45
°
。所述后段部32的坡度为5%,以便于排气和补气。所述下室3与引水隧洞2的高度比值为2:1。
[001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限制值往住和引水隧道末端高程和调压室底板高程联系在一起,因此,下涌波水位限制值也可由实际计算出的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来决定。在决定水位波动下限时,一般不要先把引水隧道末端高程和调压室底板高程的设计值定下来之后再由此来决定水位波动下限,这样将有可能在满足下涌波水位控制条件方面造成被动。当然,也不能排除由于地质地貌条件限制不能按以上原则来决定调压室水位波动的上限和下限的情况。
[0018]依据本技术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技术的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并且能够产生本技术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0019]如无特殊说明,本技术中,若有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技术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0]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技术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包括相连的调压室(1)和引水隧洞(2),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调压室(1)和引水隧洞(2)连接处的上游侧,开挖形成具有斜坡结构的下室(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长隧洞设置简单式调压室漏空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室(3)包括与引水隧洞(2)衔接的前段部(31)和与调压室(1)衔接的后段部(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会顾子龙周天驰王伟科尕藏才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