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184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水钢管(1)和位于所述泄水钢管(1)出口处的锥形阀(9),所述泄水钢管(1)的入口设置有事故闸门(3),所述泄水钢管(1)布置于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7)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水库预泄洪水及库容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且避免了石方洞挖,施工便捷,节约了工程占地与投资,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利水电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利水电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泄水底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泄水建筑物设计


技术介绍

[0002]泄水底孔为水利水电工程中一种常用的泄水建筑物,常常置于坝体结构或山体之中。尤其在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中,大坝以土石坝居多,坝身难以布置泄洪设施,考虑到蓄能电站对运行灵活性与安全性的要求,水库一般对运行期水库洪水有预泄要求,以调节水位,保证发电效益,多采用岸边溢洪道与泄水底孔联合泄洪的布置方式,泄水底孔常采用隧洞型式。隧洞的布置受制于枢纽布置、地质条件、工期等因素,且需增加工程占地与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泄水隧洞布置困难、工期及工程投资受限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水钢管和位于所述泄水钢管出口处的锥形阀,所述泄水钢管的入口设置有事故闸门,所述泄水钢管布置于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中。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泄水钢管布置于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中,在下游出口处设置锥形阀门,以控制水库洪水预泄,既避免了地下洞室开挖(隧洞开挖),节省了工期,又减少了工程投资。
[0006]进一步地,所述泄水钢管的直径不大于2m,壁厚不小于10mm。根据设计下泄流量及压力水头计算确定泄水钢管的直径,壁厚根据所承受的压力水头确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边墙为岸边溢洪道的重力式边墙,所述泄水钢管的外壁到所述混凝土边墙外表面的距离不小于0.5m。这样有利于保证泄水钢管的稳定性。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事故闸门的上游侧还设置有拦污栅。拦污栅将杂物阻挡在泄水钢管之外,防止泄水钢管的堵塞。
[0009]进一步地,所述泄水钢管的起始段外壁上设置有阻水环。阻水环可以防止渗水沿着泄水钢管的外壁渗出,影响泄水钢管防锈性能和稳定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泄水底孔结构还包括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入口位于所述阻水环处,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位于混凝土边墙之外。当泄水钢管的起始段外壁上有渗水时,阻水环阻止渗水沿着泄水钢管进一步往外渗出,累积的渗水就会通过排水管排出。排水管可以采用PCV管或钢管。
[0011]本技术对水库预泄洪水及库容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且避免了石方洞挖,施工便捷,节约了工程占地与投资,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纵剖面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及图2中1

1截面剖视图。
[0015]图中:1

泄水钢管;2

拦污栅;3

事故闸门;4

阻水环;5

排水管;6

进口段混凝土结构;7

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8

启闭机房;9

锥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参见图1

3,本技术是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泄水底孔结构,主要包括泄水钢管1,其内径与壁厚应根据设计的下泄流量及压力水头计算确定,优选泄水钢管的直径不大于2m,壁厚不小于10mm;泄水底孔首部布置拦污栅2,以避免杂物进入流道;拦污栅2下游布置事故闸门3;泄水钢管1起始段的外壁上设置阻水环4,通过排水管5 将上游渗水排出,排水管5可根据需要采用PVC或钢管;压力钢管1沿线布置于进口段混凝土结构6及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7中,边墙结构尺寸在满足自身稳定与强度要求前提下,需保证泄水钢管的外壁到混凝土边墙7外表面的距离不小于0.5m;泄水钢管1出口处布置锥形阀9,锥形阀9上方布置有启闭机房8,启闭机房8内可以控制泄水底孔的下泄流量。
[0018]本技术利用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7来埋设泄水钢管1,在施工混凝土边墙7时将泄水钢管1安装到位后再浇筑混凝土边墙7的混凝土,巧妙地利用了混凝土边墙7来保护及固定泄水钢管1,从而避免了泄水隧洞的开挖,不仅降低了成本,还节省了施工工期。
[001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水钢管(1)和位于所述泄水钢管(1)出口处的锥形阀(9),所述泄水钢管(1)的入口设置有事故闸门(3),所述泄水钢管(1)布置于溢洪道的混凝土边墙(7)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钢管(1)的直径不大于2m,壁厚不小于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水底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边墙(7)为岸边溢洪道的重力式边墙,所述泄水钢管(1)的外壁到所述混凝土边墙(7)外表面的距离不小于0.5m。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祥飞李品君王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