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371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洗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羊毛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一种不溶性蛋白质,称为角朊。它由多种氨基酸缩合而成。羊毛纤维具有天然卷曲,纵面呈鳞片壮覆盖的圆柱体,其截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由于鳞片的存在,使得逆鳞片方向的摩擦系数大于顺鳞片方向的摩擦系数,称为定向摩擦效应。将羊毛纤维或织物给以湿热或化学试剂,鳞片就会张开,如同时加以反复摩擦挤压,则由于定向摩擦效应,使纤维保持根部向前运动的方向性。这样,各种纤维带着和它纠缠在一起的纤维按一定方向缓缓蠕动,就会使羊毛纤维啮合成毡,羊毛织物收缩紧密,这一性质称为羊毛的缩绒性或毡缩性。羊毛纤维的优良伸长能力和弹性回复性,能促使反复挤压时纤维的蠕动;羊毛纤维的天然卷曲能使纤维交叉穿插,这些都有助于缩绒。利用羊毛纤维的缩绒性可以织制丰厚柔软、保暖性良好的织物,但缩绒性会影响洗涤后的尺寸稳定性,并对织制织纹要求清晰的薄型织物不利。可以采用化学药剂破坏羊毛鳞片,或涂以树脂使鳞片失去作用,以达到缩绒的目的。鳞片排列的密度和伸出于羊毛表面的程度,对羊毛的光泽和表面性质影响较大。细羊毛鳞片排列紧密,呈环状覆盖,伸出端较突出,所以光泽柔和,摩擦系数大,并有优良的缩绒性。
[0003]羊毛纤维在洗涤过程中会发生毡化收缩。由于羊毛纤维的鳞片定向排列,使鳞片的顺向摩擦系数与逆向摩擦系数有一差值。羊毛纤维在受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单向移动,当羊毛纤维在水中搅动时,毛纤维不在同一方向进行单向移动,同时各个纤维表面的鳞片组织又互相缩结,致使纤维难以伸张,因而不能恢复原状,造成毡化收缩,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因此在发生缠结后粘接后,收缩现象不能复原。
[0004]氯化法是用氯或含氯制剂对毛织物作防缩整理,工艺成熟、效果好,但处理后废液中有大量AOX,COD较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对纤维损伤较大。氧化法和等离子体处理方法都使织物具有一定防缩性,但效果均不如氯化法。树脂整理方法防缩效果好,但要求可在纤维表面附着,用量少而均匀,形成的缩聚物应柔软,化学性能应与羊毛相似,且最好以化学键与羊毛结合。因此,这种方法对织物手感影响较大,不适合柔软要求的纺织品。
[0005]如专利CN 105926274 A,公开了一种生态、环保、健康抗起球防缩羊毛条的非氯处理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捻线、2预洗、3金属处理、4氧化处理、5碱处理、6还原、7水洗、8酸处理、9柔软处理、10烘干处理。虽然该专利不采用氯类药剂的氧化作用即可对羊毛鳞片进行破坏,使得羊毛达到TM31机可洗标准。但是,还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其先进行预处理,柔性处理,然后在进行树脂覆膜处理,如果先进行柔性处理,柔性处理后会使得纤维表面比较光滑,导致后面再进行树脂覆膜时树脂不能很好的覆盖在纤维表面,也就是不能使得树脂膜层形成连续的膜层,最终导致防缩效果差。二是,在金属处理步骤、氧化处理步骤、碱处理步骤、还原处理步骤中,使用了过多氧化剂,虽然能将金属离子吸附在羊毛鳞片的周围实现
剥鳞的效果,但是氧化剂会使蛋白质发生氧化作用,会导致蛋白质纤维不稳定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极大的提高羊毛面料的防缩性能,耐水洗性能好,具有高吸水性,耐用性,柔软保暖,色泽自然柔和,有弹性,透气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成本低的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
[0007]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洗缩

蓬松整理

烘干

起毛

剪毛

坯布预处理

染色

温水洗中和

抗菌防缩整理

烫光

蒸呢

预缩;所述抗菌防缩整理的整理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0008][0009]上述的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在坯布预处理时,可采用氧化法或生物酶法;所述坯布预处理步骤如下:
[0010](1)改性处理,先将坯布放入煮锅,然后再将预处理液置入煮锅中,控制浴比1:15

20,控制温度为60

70℃,时间为30

40min;
[0011](2)水洗,对步骤(1)改性后的坯布进行水洗处理,控制温度为45

55℃,水洗1

2次;
[0012](3)中和,对水洗完成的坯布在醋酸中进行中和处理;
[0013](4)烘干,最后烘干处理,控制温度为90

110℃;
[0014]所述步骤(1)中,当采用氧化法时,所述预处理液的配方为:KP

801改性剂3

5%(o.w.f);催化剂0.5

1.5%(o.w.f);双氧水5

8%(o.w.f);余量水。
[0015]上述的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所述抗菌防缩整理的工艺包括浸渍工艺,浸轧工艺。
[0016]上述的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采用所述浸渍工艺时,控制温度为30

35℃,浸渍时间为15

20min,然后再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00

130℃,烘干时间为2

4min。
[0017]上述的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采用所述浸扎工艺时,控制轧余率为70

90%,然后进行脱水烘干处理,烘干时间为105

130℃。
[0018]上述的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当采用生物酶法对坯布进行改性处理时,先将坯布放入煮锅,然后再将预处理液置入煮锅中,控制浴比1:15

20,控制控制温度为45

55℃,时间为15

20min;控制烘干处理时烘干温度为90

100℃;所述预处理液的配方为:KP

7002多功能复合酶1

3%(o.w.f);催化剂0.5

1.5%(o.w.f);渗透促进剂1

2%(o.w.f);余量水。
[0019]上述的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所述树脂包括脲醛树脂,密胺甲醛树脂,聚丙烯酸酯树脂。
[0020]上述的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所述柔软剂包括硅酮乳液,所述交联剂包括金属镁的化合物。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主要包括:洗缩

蓬松整理

烘干

起毛

剪毛

坯布预处理

染色

温水洗中和

抗菌防缩整理

烫光

蒸呢

预缩;所述抗菌防缩整理的整理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其特征是:在坯布预处理时,可采用氧化法或生物酶法;所述坯布预处理的步骤如下:(1)改性处理,先将坯布放入煮锅,然后再将预处理液置入煮锅中,控制浴比1:15

20,控制温度为60

70℃,时间为30

40min;(2)水洗,对步骤(1)改性后的坯布进行水洗处理,控制温度为45

55℃,水洗1

2次;(3)中和,对水洗完成的坯布在醋酸中进行中和处理;(4)烘干,最后烘干处理,控制温度为90

110℃;所述步骤(1)中,当采用氧化法时,所述预处理液的配方为:KP

801改性剂3

5%(o.w.f);催化剂0.5

1.5%(o.w.f);双氧水5

8%(o.w.f);余量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羊毛/羊毛混纺织物的耐洗抗菌防缩整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士华张铭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奥洛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