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的小型浮标抗冰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浮标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小型抗冰浮标的标体结构及系泊系统。
技术背景
[0002]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海洋的生态文明建设,纷纷开发出最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对海洋实施高效、立体、全方位的实时监控。投放海洋环境监测浮标与监测船巡逻、修建监测基站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已经成为最广泛应用且简单有效的海洋环境监测手段。
[0003]传统的海洋环境监测浮标一般可分为仪器设备、标体结构、以及系泊系统三大部分。为获得长续航能力,须在标体顶部位置安装太阳能板。在北方海域,例如我国渤海辽东湾及北黄海,每年冬季,海面将经历长达2
‑
3个月的结冰期,流冰会对监测浮标产生巨大影响,损毁太阳能板,导致浮标无法正常工作,冰情严重时甚至磨断系泊缆绳造成标体丢失,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0004]国内对于具有抗冰性能的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状态。对此,每年都需在冰期来临前,将海洋环境监测浮标回收,待冰期结束后再重新投放,耗费了大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环境监测的小型浮标抗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型浮标抗冰结构包括标体结构、发电装置及系泊系统三部分;所述的标体结构形状为类陀螺形,内部为空腔结构,作为仪器设备舱室(13),包括上圆台舱室(9)和下圆台舱室(12);所述的空腔结构内部侧壁设有舱内线路管道5,标体结构以水线为界线分为环形上圆台舱室(9)和环形下圆台舱室(12),两者之间设有水平布置的环形水密分隔板(10);所述的环形上圆台舱室(9)为上窄下宽的圆台结构,其内均匀设置竖向的矩形水密分隔板(17);所述的环形下圆台舱室(12)包括互相连通的圆柱形舱室(11)与倒圆台形舱室,环形下圆台舱室(12)内也设置四个竖向的梯形水密分隔板(18);所述的标体结构顶部固定仪器舱室顶盖(14),仪器舱室顶盖(14)上设有吊耳(4)、支架脚;所述的标体结构的倒圆台形舱室底部凸出圆柱形空腔作为底座,该圆柱形空腔外壁对称设置系泊点(8),用于连接锚链(19);所述的发电装置包括仪器支架(1)、太阳能电池板(2)、蓄电池(6);所述仪器支架固定于支架脚上,太阳能电池板(2)安在仪器支架(1)上,通过蓄电池(6)储电,蓄电池(6)位于标体结构底部;所述的系泊系统包括系泊点(8)、锚链(19)、卸扣(20)以及锚(21);系泊采用霍尔锚配合无挡锚链形式,两个系泊点(8)连接的两根锚链(19)通过卸扣(20)汇聚后,再通过一根长锚链连接锚(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环境监测的小型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勇,吕奇鑫,许宁,袁帅,王国军,付仰华,彭鑫,张向锋,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