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34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包括二极管框架,二极管框架包括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之间设有封装壳,封装壳内嵌具有P极与N级的二极管芯片,二极管芯片上安装有散热铜片,封装壳上设有让所述散热铜片露出的缺口,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散热铜模块,提高了散热效率,延长了设备的实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可再生能源是近几年能源发展方向的重点,在这其中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生能源之一,光伏太阳能板是目前被大量采用的能源转换结构之一,在长久使用过程中,光伏太阳能板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防止产生的热量破坏相关组件,会并联一个旁路二极管模块,现有使用二极管模块没有安装散热铜片,散热效率还不够高,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散热铜模块,提高了散热效率,延长了设备的实用寿命。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包括二极管框架,所述二极管框架包括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机端,所述第一电极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端之间设有封装壳,所述封装壳内嵌装具有P极与N级的二极管芯片,所述二极管芯片上安装有散热铜片,所述散热铜片部分表面裸露于封装壳外。作为优选,所述的封装壳包括第一封装壳与第二封装壳,所述的二极管框架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封装壳与所述的第二封装壳之间,这样能够使装置结构层次分明,更加合理。作为优选,所述的封装壳一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的封装壳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关于封装壳对称,轴对称设计有利于更好承受外部压力,不会集中在某一区域上。作为优选,所述的二极管框架上设有储锡槽模块,所述储锡槽设置在所述的封装壳两侧,方便后续锡块的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的二极管框架一端设有第一U型管,所述的二极管框架另一端设有第二U型管,U型管方便理线,使与本装置相连接的线路规整有序。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U型管上设有第一压接条,所述第二U型管上设有第二压接条,设置在U型管上方便与本技术中的线缆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二极管框架上设有应力开口,有利于分散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对装置带来损害。作为优选,所述的二极管框架为扁长状结构,有利于拓展散热面积,提升散热效率,也能布置更多元器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去除封装壳后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包括二极管框架8,二极管框架8包括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机端,第一电极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端之间设有封装壳1,封装壳1内嵌装具有P极与N级的二极管芯片16,二极管芯片16上安装有散热铜片13,封装壳1上设有让散热铜片13露出的散热口,散热口使得散热铜片13部分裸露于封装壳1外。在本实施例中,二极管框架通过冲压工艺生成,一体成型,结构上来说更加稳固牢靠,封装壳1设置于二极管的正中央,其中封装壳1的宽度要略大于二极管框架8的长度,要保证封装壳1全面的覆盖到二极管芯片16所在区域,同时封装壳1的存在能使芯片的运行更加稳定,起到防尘绝缘的作用,延长芯片的使用寿命的作用,另外,以二极管框架8为分界,封装壳1被分为第一封装壳14与第二封装壳15,第一封装壳14与第二封装壳15关于二极管框架8对称,这样使得封装壳1结构层次分明,便于管理。在本技术中,二极管框架8上还设有储锡槽,储锡槽用于锡块的放置与焊接,该储锡槽包括第一储锡槽10与第二储锡槽9,第一储锡槽10与第二储锡槽9上都焊接有锡块,锡块用于将汇流条焊接于该二极管框架8所匹配的单体旁路二极管中。储锡槽分布于封装壳1两侧,位于封装壳1与每一侧的储锡槽之间设有通孔,通孔关于储锡槽对称分布,通孔包括第一通孔2与第二通孔3,第一通孔2与第二通孔3的设置用于让前述提及的汇流条通过,方便汇流条的布置。二极管框架8位于四周角落都布置有安装孔7,安装孔7关于封装壳1对称,使得整体二极管框架8固定在接线盒上时更加牢固可靠,在安装孔7的周围开设有应力开口4,应力开口4用于减少降低加工应力,以及减轻该二极管框架8在安装于接线盒之后收到的应力,减少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该二极管框架8两端设有U型管,U型管包括第一U型管12与第二U型管6,第一U型管12与第二U型管6关于封装壳1对称,U型管上设置压接条,第一U型管12上设置了第一压接条11,第二U型管6上设置了第二压接条5,压接条设置在U型管上方便与接线盒中的线缆连接,提高了U型管的空间利用率。二极管整体呈扁长状结构,这样的方案既能保证各元件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也能使元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在本实施例中,该二极管框架8上的中央还设有P极与N级的二极管芯片16,其中P极与第一电极端对应,N级与第二电极端对应,二极管芯片16通过焊锡焊接与二极管框架8上的芯片槽上,二极管芯片16焊接散热铜片13,封装壳1上设计有该铜片散热大小的缺口,散热铜片13从该缺口中露出,使散热铜片13部分表面裸露于封装壳1外,加快了散热效率,使得该二极管模块工作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包括二极管框架(8),所述二极管框架(8)包括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端之间设有封装壳(1),所述封装壳(1)内嵌具有P极与N级的二极管芯片(16),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芯片(16)上安装有散热铜片(13),所述封装壳(1)上设有让所述散热铜片(13)露出的散热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包括二极管框架(8),所述二极管框架(8)包括第一电极端与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端之间设有封装壳(1),所述封装壳(1)内嵌具有P极与N级的二极管芯片(16),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芯片(16)上安装有散热铜片(13),所述封装壳(1)上设有让所述散热铜片(13)露出的散热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装壳(1)包括第一封装壳(14)与第二封装壳(15),所述的二极管框架(8)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封装壳(14)与所述的第二封装壳(1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接线盒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装壳(1)一侧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的封装壳(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通孔(3),所述的第一通孔(2)与第二通孔(3)关于封装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港波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