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26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包括板条状的清洁盒,清洁盒的长度为1.5~3m且其宽度为0.1~0.3m,清洁盒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喷头,清洁盒在其内部1/2长度位置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清洁盒的内部分为第一清洁腔和第二清洁腔,第一清洁腔的宽度小于第二清洁腔的宽度,第一清洁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第一连接头与第一清洁腔连通,第一清洁腔的外侧设置有连接第二连接头与第二清洁腔的过渡管,过渡管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部、弯头部和第二直管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清洁盒的覆盖作用及其侧面分布的喷头可以保证本装置具有较大的清洁面积,提高清洁效率;通过采用同向供给与分段喷出的设计能够保证本装置清洁压力的均匀性,而且空间利用率较高,能够充分满足对光伏板的清洁要求,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
本技术属于光伏电站设备
,涉及清洁机,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
技术介绍
光伏电站是指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属国家鼓励的绿色能源项目。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由于长期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上会积累一定的灰尘,所以需要清洁装置对其进行定期清洁。传统的清洁装置大多数以人工操作的设备为主,工作量较大,清洁效率较低,尤其是在光伏电站的太阳能电池板数量非常大。然而现有的自动清洁设备虽然能够以行走的方式在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进行自动清洁,但是由于清洁机上清洁机构的清洁面积小,而且专用性较低,清洁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清洁机构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专用性较高且有利于提高清洁效率的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包括喷头,还包括板条状的清洁盒,所述清洁盒的长度为1.5~3m且其宽度为0.1~0.3m,所述清洁盒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喷头,所述清洁盒在其内部1/2长度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清洁盒的内部分为第一清洁腔和第二清洁腔,所述清洁盒的底部设置有长条状的拐角口,所述拐角口的一侧为第一清洁腔,所述第一清洁腔的宽度小于第二清洁腔的宽度,所述第一清洁腔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并列的连接头且分别为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一清洁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与设置在拐角口处的过渡管连接,所述过渡管位于第一清洁腔的外侧,所述过渡管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部、弯头部和第二直管部,所述第一直管部与第二连接头连接,第二直管部的输出端与第二清洁腔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管部靠近第一清洁腔的外壁,所述第二直管部远离清洁腔的外壁。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清洁腔上与喷头所在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凸块为圆柱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利用清洁盒的覆盖作用及其侧面分布的喷头可以保证本装置具有较大的清洁面积,提高清洁效率;通过采用同向供给与分段喷出的设计能够保证本装置清洁压力的均匀性,尤其适应于光伏板的倾斜分布特点以及清洁机的倾斜倾斜特点,而且空间利用率较高,能够充分满足对光伏板的清洁要求,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的仰视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的轴测图;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的在另一方向上的轴测图;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侧视图;以上各图中,1、喷头;2、清洁盒;21、倾斜面;22、第一清洁腔;23、第二清洁腔;24、拐角口;3、第一连接头;4、第二连接头;5、过渡管;51、第一直管部;52、弯头部;53、第二直管部;6、凸块;7、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包括喷头1和板条状的清洁盒2,清洁盒2的长度为1.5~3m且其宽度为0.1~0.3m,清洁盒2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21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喷头1。其中,清洁盒2的长度基本上等于光伏板组的宽度,以其宽度为一个单元宽度,以其长度为一个单元长度,这样可以覆盖与其单元面积相同的光伏板组,从而保证本装置具有较大的清洁面积,清洁效率较高。考虑到光伏板的倾斜分布特点以及清洁机的倾斜工作特点,本装置将清洁盒2采用了同向供给与分段喷出的设计,以保证本装置清洁压力的均匀性,提高清洁质量及其空间利用率。具体地,清洁盒2在其内部1/2长度位置设置有隔板7,隔板7将清洁盒的内部分为第一清洁腔22和第二清洁腔23,清洁盒2的底部设置有长条状的拐角口24,拐角口24的一侧为第一清洁腔22,第一清洁腔22的宽度小于第二清洁腔23的宽度,第一清洁腔22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并列的连接头且分别为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4,第一连接头3与第一清洁腔22连通,第二连接头3与设置在拐角口处的过渡管5连接,过渡管5位于第一清洁腔的外侧,过渡管5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部51、弯头部52和第二直管部53,第一直管部51与第二连接头4连接,第二直管部53的输出端与第二清洁腔23连接。其中,第一清洁腔22与其侧面的喷头清洁光伏板组靠上的部分,而第二清洁腔23与其侧面的喷头清洁光伏板组靠下的部分,而且第一清洁腔22和第二清洁腔23互相独立。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第一清洁腔22和第二清洁腔23侧面的喷头都有足够的压力喷出清洁介质,尤其是解决了靠上部分的喷头1所存在的压力不足问题以及喷出介质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清洁质量,清洁效率较高。同向设置的连接头能够为清洁介质的输送管道提供合理的安装空间,提高输送管道的统筹分布效果,降低输送难度。拐角口既是第一清洁腔与第二清洁腔的分隔点,也是过渡管的安装点,而且拐角口的设计适应于本装置对第一清洁腔的设计特点,能够保证第一清洁腔处有足够的压力喷出清洁介质。本装置的过渡管5作为连通第二清洁腔与第二连接头的独立管道能够增加第二清洁腔的独立性,为第一清洁腔22与第二清洁腔23的工作性能提高保障,而且过渡管结构设计合理,空间分布效果较好。为了提高本装置的装配性,考虑到第一连接头3和第二连接头4在清洁机上的安装特点,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直管部51靠近第一清洁腔22的外壁,第二直管部53远离第一清洁腔的外壁,第一直管部51的设计位点充分考虑了第二连接头4与输送清洁介质的管道的连接要求,而且适应于第一清洁腔22和第二清洁腔23的分布特点,实用性较强,空间利用率较高。为了提高本装置与清洁机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在第二清洁腔22上与喷头所在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包括喷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条状的清洁盒,所述清洁盒的长度为1.5~3m且其宽度为0.1~0.3m,所述清洁盒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喷头,所述清洁盒在其内部1/2长度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清洁盒的内部分为第一清洁腔和第二清洁腔,所述清洁盒的底部设置有长条状的拐角口,所述拐角口的一侧为第一清洁腔,所述第一清洁腔的宽度小于第二清洁腔的宽度,所述第一清洁腔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并列的连接头且分别为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一清洁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与设置在拐角口处的过渡管连接,所述过渡管位于第一清洁腔的外侧,所述过渡管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部、弯头部和第二直管部,所述第一直管部与第二连接头连接,第二直管部的输出端与第二清洁腔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站清洁机用清洁机构,包括喷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板条状的清洁盒,所述清洁盒的长度为1.5~3m且其宽度为0.1~0.3m,所述清洁盒的一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上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喷头,所述清洁盒在其内部1/2长度位置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清洁盒的内部分为第一清洁腔和第二清洁腔,所述清洁盒的底部设置有长条状的拐角口,所述拐角口的一侧为第一清洁腔,所述第一清洁腔的宽度小于第二清洁腔的宽度,所述第一清洁腔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并列的连接头且分别为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一清洁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强孙迪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强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