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钛基植入物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以及钛基植入物表面复合涂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对钛基骨科植入物进行表面改性的方法及钛基植入物表面复合涂层。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牙缺损、骨折、骨质疏松和骨肿瘤患者日益增加,硬组织植入体市场需求巨大。钛及其合金凭借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成为了当前硬组织替代物和修复物的首选材料。
[0003]但目前为止,植入手术失败的现象仍常发生,长期临床研究发现,制约钛基植入体临床手术成功率和使用寿命的量大关键问题如下(Progressin Materials Science,2009,54:397
‑
425):一方面,钛基植入体表面无抗菌性能,植入初期,细菌易在表面黏附繁殖形成生物膜,致使植入体相关的细菌感染频繁发生;另一方面,钛属于生物惰性材料,其促成骨性能也不理想,骨和植入体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骨整合,植入后期,容易发生植入体松动现象。因此,能够初期抑制细菌在钛基植入体表面的生长,后期促进成骨相关细胞的生长就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基植入物表面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形成于钛基植入物基体上的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从钛基植入物表面沿厚度方向向内形成,且以M的单质和M的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有M金属材料,所述M为钙和/或锶;所述中间层中以M的单质和M的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有M金属材料且以N的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有N金属材料,所述N为镁、钙、锌、钠、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外层包括N的氧化物;通过调控所述外层膜厚度,控制所述外层中的N的氧化物在生理环境下的降解时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基植入物表面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厚度为1~10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钛基植入物表面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M原子百分比为20%以下,所述内层的厚度为1~150n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钛基植入物表面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1~150n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钛基植入物表面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中,钛元素分布从所述中间层表面至所述内层表面沿所述中间层厚度方向递增,氧元素分布从所述中间层表面至所述内层表面沿所述中间层厚度方向先递增后递减,M元素分布从中间层表面至内层表面沿所述中间层厚度方向递增,N元素分布从中间层表面至内层表面沿所述中间层厚度方向递减。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钛基植入物表面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基植入物为钛金属材料、表面具有钛氧化物涂层的钛金属材料、或表面具有微米级结构、亚微米级结构、纳米级结构中至少一种的钛金属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钛基植入物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宣勇,马小涵,谭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