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电芯结构、电池模组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8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电芯结构、电池模组和汽车,涉及汽车领域。该裸电芯结构包括裸电芯本体、绝缘膜和粘接件,所述裸电芯本体具有极耳,所述绝缘膜包覆于所述裸电芯本体外侧,所述极耳露出于所述绝缘膜,所述粘接件与所述绝缘膜粘接,用于使所述绝缘膜围成收容所述裸电芯本体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不需要采用热熔工艺,能够有效解决热熔牵丝与焊接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裸电芯结构、电池模组和汽车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裸电芯结构、电池模组和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裸电芯包膜是裸电芯绝缘膜包裹裸电芯后需要热熔在顶盖下塑胶上,存在烫伤裸电芯隔离膜的风险,同时热熔工艺容易产生牵丝,导致牵丝夹在顶盖片与铝壳之间,导致焊接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裸电芯结构、电池模组和汽车,其不需要采用热熔工艺,能够有效解决热熔牵丝与焊接不良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裸电芯结构,包括裸电芯本体、绝缘膜和粘接件,所述裸电芯本体具有极耳,所述绝缘膜包覆于所述裸电芯本体外侧,所述极耳露出于所述绝缘膜,所述粘接件与所述绝缘膜粘接,用于使所述绝缘膜围成收容所述裸电芯本体的空间。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膜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一端面、第二端面、顶面和底面;所述底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能够相对所述底面弯折;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弯折;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弯折;所述顶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弯折;所述极耳露出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或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粘接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粘接件中包括第一粘接件、第二粘接件和第三粘接件,所述第一粘接件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顶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粘接,所述第二粘接件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粘接,所述第三粘接件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粘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面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凸出部对应地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凸出部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凸出部对应地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围成供所述极耳穿过的孔;所述第二粘接件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凸出部和所述第二侧面粘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面的结构形式与所述第一端面的结构形式相同。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件还包括四个拐角粘接件,分别为第一拐角粘接件、第二拐角粘接件、第三拐角粘接件和第四拐角粘接件,所述第一拐角粘接件与所述顶面和所述第一端面粘接,所述第二拐角粘接件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底面粘接,所述第三拐角粘接件与所述底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粘接,所述第四拐角粘接件与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顶面粘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件的数量包括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粘接件均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顶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粘接,并相互间隔地布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面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所述多个导流孔相互间隔地布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件为绿胶。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裸电芯结构。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前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模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裸电芯、电池模组和汽车:该裸电芯结构包括裸电芯本体、绝缘膜和粘接件,可以通过绝缘膜对裸电芯本体进行包裹,在包裹后,再通过粘接件对绝缘膜进行固定,从而使绝缘膜的形状基本保持与裸电芯本体一致,保证良好的包覆效果;并且,极耳可以从绝缘膜上露出,便于对极耳进行进一步装配。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绝缘膜和粘接件能够实现对裸电芯本体的良好包覆,而不需要再进行热熔工艺,从而有效避免热熔工艺引起的热熔牵丝和焊接不良的问题,有利于提升电池模组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裸电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绝缘膜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裸电芯结构;110-裸电芯本体;111-极耳;120-绝缘膜;121-第一侧面;122-第二侧面;123-第一端面;1231-第一凸出部;1232-第二凸出部;124-第二端面;125-顶面;126-底面;127-导流孔;130-粘接件;131-第一粘接件;132-第二粘接件;133-第三粘接件;134-拐角粘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电芯结构100。该裸电芯结构100可以应用于电池模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裸电芯结构100不需要采用热熔工艺,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采用热熔工艺存在热熔牵丝和焊接不良的问题。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裸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裸电芯本体(110)、绝缘膜(120)和粘接件(130),所述裸电芯本体(110)具有极耳(111),所述绝缘膜(120)包覆于所述裸电芯本体(110)外侧,所述极耳(111)露出于所述绝缘膜(120),所述粘接件(130)与所述绝缘膜(120)粘接,用于使所述绝缘膜(120)围成收容所述裸电芯本体(110)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裸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裸电芯本体(110)、绝缘膜(120)和粘接件(130),所述裸电芯本体(110)具有极耳(111),所述绝缘膜(120)包覆于所述裸电芯本体(110)外侧,所述极耳(111)露出于所述绝缘膜(120),所述粘接件(130)与所述绝缘膜(120)粘接,用于使所述绝缘膜(120)围成收容所述裸电芯本体(110)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120)包括第一侧面(121)、第二侧面(122)、第一端面(123)、第二端面(124)、顶面(125)和底面(126);
所述底面(126)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121)和所述第二侧面(122)连接,所述第一侧面(121)和所述第二侧面(122)均能够相对所述底面(126)弯折;
所述第一端面(123)与所述第一侧面(121)和/或所述第二侧面(122)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面(121)、所述第二侧面(122)弯折;
所述第二端面(124)与所述第一侧面(121)和/或所述第二侧面(122)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面(121)、所述第二侧面(122)弯折;
所述顶面(125)与所述第一侧面(121)和/或所述第二侧面(122)连接,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侧面(121)、所述第二侧面(122)弯折;
所述极耳(111)露出于所述第一端面(123)和/或所述第二端面(124),所述粘接件(130)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粘接件(130)中包括第一粘接件(131)、第二粘接件(132)和第三粘接件(133),所述第一粘接件(131)与所述第一侧面(121)、所述顶面(125)和所述第二侧面(122)粘接,所述第二粘接件(132)与所述第一侧面(121)、所述第一端面(123)和所述第二侧面(122)粘接,所述第三粘接件(133)与所述第一侧面(121)、所述第二端面(124)和所述第二侧面(122)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裸电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123)包括第一凸出部(1231)和第二凸出部(123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五堂何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