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孔兰专利>正文

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6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包括:发动机盖,设置在汽车的前端,用于封闭汽车的发动机以为发动机提供防护空间;弹扣结构,设置在车体上并扣接于发动机盖体的前端的中央位置,用于在发动机盖被按压时,卡扣到发动机盖体的前端的中央位置的卡片上,还用于在接收到人工起扣命令或者人员鉴权命令时,释放卡片以弹起发动机盖;语音鉴别机构,用于对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人声分析,以在存在授权人员的开启发动机盖的语音信息时,发出人员鉴权命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控制简便、应用广泛。由于引入了基于现场人员语音控制和视觉控制的智能化管控方案,在发动机盖的控制过程中减少了人工参与,降低了系统功耗。降低了系统功耗。降低了系统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盖(又称发动机罩)是最醒目的车身构件,是买车者经常要察看的部件之一。对发动机盖的主要要求是隔热隔音、自身质量轻、刚性强。
[0003]发动机盖的在结构上一般由钢性材料构成组成,中间夹以隔热材料,内板起到增强刚性的作用,其几何形状由厂家选取,基本上是骨架形式。
[0004]发动机盖开启时一般是向后翻转,也有小部分是向前翻转。向后翻转的发动机盖打开至预定角度,不应与前档风玻璃接触,应有一个约为10毫米的最小间距。为防止在行驶由于振动自行开启,发动机盖前端要有保险锁钩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开关设置在车厢仪表板下面,当车门锁住时发动机盖也应同时锁住。
[0005]当前,在发动机盖的开启控制过程中仍严重依赖人工模式进行,同时在发动机盖打开后需要人工升起到一个固定高度,以方便查看发动机以及周围汽车部件的状态,一方面,这种人工的控制模式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发动机盖的升起高度固定,无法根据具体使用人员的身高进行自适应调整,导致难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查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能够根据使用汽车的人员的各种多媒体信息对发动机盖执行智能化的开启控制,以在尽可能减少现场系统功耗的同时提升汽车控制的智能化水准。
[0007]为此,本专利技术需要具备以下三处重要的专利技术点:
[0008](1)在人工开启模式之外,当汽车的发动机盖周围声音信号中存在授权人员的开启发动机盖的语音信息时,自动开启汽车的发动机盖;
[0009](2)将针对性处理后的现场图像中面积比例最大的人体目标作为参考人体目标,识别所述参考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图像中最多像素行的数量以作为现场参考数量,并基于摄像焦距以及接收到的现场参考数量估算汽车的发动机盖附近的最近人体目标对应的实际身高;
[0010](3)基于估算的汽车的发动机盖附近的最近人体目标对应的实际身高对发动机盖的液压驱动高度进行限定范围内的自适应调控,从而在满足不同身高人员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现场设备功耗。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0012]发动机盖,设置在汽车的前端,用于封闭汽车的发动机以为发动机提供防护空间;
[0013]弹扣结构,设置在车体上并扣接于发动机盖体的前端的中央位置,用于在发动机盖被按压时,卡扣到发动机盖体的前端的中央位置的卡片上,还用于在接收到人工起扣命令或者人员鉴权命令时,释放所述卡片以弹起所述发动机盖;
[0014]语音鉴别机构,设置在汽车的前端,与所述弹扣结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人声分析,以在所述声音信号中存在授权人员的开启发动机盖的语音信息时,发出人员鉴权命令;
[0015]状态检测设备,与所述弹扣结构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弹扣结构当前是否处于卡扣状态以相应发出第一检测信号或者第二检测信号;
[0016]微型摄像机构,设置在汽车的前端,与所述状态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时,从休眠模式唤醒并实现一次对汽车的前端的四周环境的图像捕获动作,以获得前端捕获图像;
[0017]目标定位设备,与所述微型摄像机构连接,用于识别所述前端捕获图像中的各个人体目标,并将占据所述前端捕获图像面积比例最大的人体目标作为参考人体目标;
[0018]信息提取设备,与所述目标定位设备连接,用于识别所述参考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前端捕获图像中最多像素行的数量以作为现场参考数量输出;
[0019]特征解析机构,分别与所述微型摄像机构和所述信息提取设备连接,用于基于微型摄像机构的摄像焦距以及接收到的现场参考数量估算所述参考人体目标对应的实际身高;
[0020]液压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发动机盖被弹起时支撑所述发动机盖,与所述特征解析机构连接,并基于接收到的实际身高调节其支撑高度;
[0021]其中,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杆体、液压驱动设备和参数映射设备,所述参数映射设备与所述特征解析机构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实际身高调节支撑高度;
[0022]其中,所述支撑杆体用于在所述发动机盖被弹起时支撑所述发动机盖,所述液压驱动设备分别与所述支撑杆体和所述参数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支撑高度驱动所述支撑杆体以实现对所述发动机盖的支撑操作;
[0023]其中,基于接收到的实际身高调节其支撑高度包括:接收到的实际身高越高,调节后的支撑高度越高。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一种如上述的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用于基于发动机盖周围人员声音检测结果和人员视觉检测结果实现对发动机盖升起模式的自适应管控。
[0025]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控制简便、应用广泛。由于引入了基于现场人员语音控制和视觉控制的智能化管控方案,在发动机盖的控制过程中减少了人工参与,降低了系统功耗。
附图说明
[002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
[0027]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示出的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的发动机盖的外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29]发动机盖的拆卸需要注意:打开发动机盖,并用软布覆盖于车身上,以防损伤面
漆;将风挡玻璃冲洗器喷嘴及软管拆离发动机盖;在发动机盖上铰链位置划上记号,以便于以后安装;将发动机盖与铰链的固定螺栓拆除,并应防止螺栓拆除后发动机盖滑落。
[0030]发动机盖的安装与调整需要注意:发动机盖的安装应依照拆卸的反顺序进行。发动机盖与铰链的固定螺栓拧紧前,将发动机盖前后左右调整,也可借铰链垫片及缓冲橡皮将其上、下调整,使其缝隙配合均匀。
[0031]发动机盖锁控制机构的调整需要注意:发动机盖锁调整之前,须将发动机盖校正妥当,然后松开固定螺栓,将锁头前后、左右移动,使之与锁座对准,发动机盖的前瑞也可通过锁头鸠尾螺栓高度而调整。
[0032]当前,在发动机盖的开启控制过程中仍严重依赖人工模式进行,同时在发动机盖打开后需要人工升起到一个固定高度,以方便查看发动机以及周围汽车部件的状态,一方面,这种人工的控制模式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发动机盖的升起高度固定,无法根据具体使用人员的身高进行自适应调整,导致难以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查看需求。
[0033]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搭建了一种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示出的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包括:
[0035]发动机盖,如图1所示,设置在汽车的前端,用于封闭汽车的发动机以为发动机提供防护空间;
[0036]弹扣结构,设置在车体上并扣接于发动机盖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盖自动化管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包括:发动机盖,设置在汽车的前端,用于封闭汽车的发动机以为发动机提供防护空间;弹扣结构,设置在车体上并扣接于发动机盖体的前端的中央位置,用于在发动机盖被按压时,卡扣到发动机盖体的前端的中央位置的卡片上,还用于在接收到人工起扣命令或者人员鉴权命令时,释放所述卡片以弹起所述发动机盖;语音鉴别机构,设置在汽车的前端,与所述弹扣结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人声分析,以在所述声音信号中存在授权人员的开启发动机盖的语音信息时,发出人员鉴权命令;状态检测设备,与所述弹扣结构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弹扣结构当前是否处于卡扣状态以相应发出第一检测信号或者第二检测信号;微型摄像机构,设置在汽车的前端,与所述状态检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时,从休眠模式唤醒并实现一次对汽车的前端的四周环境的图像捕获动作,以获得前端捕获图像;目标定位设备,与所述微型摄像机构连接,用于识别所述前端捕获图像中的各个人体目标,并将占据所述前端捕获图像面积比例最大的人体目标作为参考人体目标;信息提取设备,与所述目标定位设备连接,用于识别所述参考人体目标占据所述前端捕获图像中最多像素行的数量以作为现场参考数量输出;特征解析机构,分别与所述微型摄像机构和所述信息提取设备连接,用于基于微型摄像机构的摄像焦距以及接收到的现场参考数量估算所述参考人体目标对应的实际身高;液压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发动机盖被弹起时支撑所述发动机盖,与所述特征解析机构连接,并基于接收到的实际身高调节其支撑高度;其中,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杆体、液压驱动设备和参数映射设备,所述参数映射设备与所述特征解析机构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实际身高调节支撑高度;其中,所述支撑杆体用于在所述发动机盖被弹起时支撑所述发动机盖,所述液压驱动设备分别与所述支撑杆体和所述参数映射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支撑高度驱动所述支撑杆体以实现对所述发动机盖的支撑操作;其中,基于接收到的实际身高调节其支撑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孔兰
申请(专利权)人:廖孔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