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动力输出电驱动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0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动力输出电驱动桥,该驱动桥,包括驱动电机、气缸和车桥。气缸前端进气,推动输出轴花键座上的滑动啮合套从A端移动至B端,滑动啮合套与第一级从动齿轮花键结合,输出轴花键座与辅助动力输出法兰通过花键连接;此时第一级从动齿轮、滑动啮合套、输出轴花键座与输出法兰连接传动,实现辅助动力输出;气缸后端进气,推动输出轴花键座上的滑动啮合套从B端移动至A端,滑动啮合套与第一级从动齿轮花键脱开,辅助动力输出中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桥可使纯电动卡车在整车布置时,不用单独采用电机提供辅助动力或设计安装取力器,节省布置空间,减轻整车重量,同时提高了集成度,提高传动效率,得以获得更多的续航里程。得以获得更多的续航里程。得以获得更多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动力输出电驱动桥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纯电动卡车
,具体涉及一种双动力输出电驱动桥。

技术介绍

[0002]纯电动专用车需要辅助动力时,一般采取两种方案。
[0003]方案1:单独设置电机提供动力。
[0004]此方案需要增加一台电机、电气线路及控制软件。影响了整车布置空间,增加整车成本;重量大,会大大降低整车的续航里程
[0005]方案2:电驱动桥减速箱开窗口,采用取力器与减速箱齿轮连接,实现动力输出。取力器需增加成本,占用了较大空间,影响了整车布置,结构不够紧凑,传动效率不高,重量重,会降低整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动力输出电驱动桥,通过纯电动驱动桥实现双动力输出,取消方案1的电机或方案2取力器,达到简化整车布置、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延长整车续航里程的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动力输出电驱动桥,包括驱动电机、气缸、和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上设有第一级主动齿轮、第一级从动齿轮齿数、第二级主动齿轮、第二级从动齿轮、车轮和辅助动力输出法兰,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级主动齿轮连接传动,所述第一级主动齿轮通过第一级从动齿轮带动第二级主动齿轮转动,所述第二级主动齿轮通过第二级从动齿轮带动差速器运动,所述差速器带动半轴旋转,所述半轴与两侧车轮固定连接,实现汽车行驶;
[0008]所述气缸前端进气,推动输出轴花键座上的滑动啮合套从A端移动至B端,所述滑动啮合套与第一级从动齿轮花键结合,所述输出轴花键座与辅助动力输出法兰通过花键连接;此时所述第一级从动齿轮、滑动啮合套、输出轴花键座与输出法兰连接传动,实现辅助动力输出;
[0009]所述气缸后端进气,推动输出轴花键座上的滑动啮合套从B端移动至A端,所述滑动啮合套与第一级从动齿轮花键脱开,辅助动力输出中断。
[0010]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花键轴与第一级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级主动齿轮两端通过输入轴轴承支撑。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级从动齿轮与第二级主动齿轮采用过盈配合固定一起。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级从动齿轮和第二级主动齿轮两端通过中间轴后轴承、输出轴轴承和中间轴前轴承支撑。
[0013]作为优选,所述差速器两端通过差速器轴承支撑。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级主动齿轮齿数为z1,第一级从动齿轮齿数为z2,第二级主动齿轮齿数为z3,第二级从动齿轮齿数为z4,驱动电机到车轮的总减速比为Z2*Z4/Z1*Z3。
[001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到辅助动力输出法兰的总减速比为Z2/Z1。
[0016]作为优选,所述辅助动力输出法兰为内花键结构。
[0017]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桥可使纯电动卡车在整车布置时,不用单独采用电机提供辅助动力或设计安装取力器,节省布置空间,减轻整车重量,同时提高了集成度,提高传动效率,得以获得更多的续航里程;
[0019]2、将电机、变速器、驱动桥和取力器集成,能够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实现辅助动力输出,为汽车的附属装置譬如洒水、清扫装置提供动力;
[0020]3、根据环卫车的使用工况,在洒水、清扫工作时低速行驶,电机额定功率驱动整车行驶有富余,分流功率用于洒水、清扫作用,使电机始终处于经济工作模式,延长整车续航里程;
[0021]4、通过减速箱一级齿轮副实现减速,提供辅助动力输出,省去传统取力器的齿轮副造成传动效率损失,提高整车动力传递效率,节约能源,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的辅助动力输出结构的H部分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4]图中:1、电机;2、电机花键轴;3、输入轴轴承;4、第一级主动齿轮;5、中间轴后轴承;6、第二级主动齿轮;7、第一级从动齿轮;8、第一级从动齿轮花键;9、滑动啮合套;10、输出轴花键座;11、中间轴前轴承;12、输出轴轴承;13、辅助动力输出法兰;14、差速器轴承;15、第二级从动齿轮;16、差速器;17、半轴;18、车轮;19、减速器壳体;20、油封;21、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6]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动力输出电驱动桥,主要应用在环卫汽车等专用车,在需要清扫、撒水等动作时提供动力,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箱和车桥,驱动电机1通过花键轴2与第一级主动齿轮4固定在一起在输入轴轴承3的支撑下旋转,第一级主动齿轮齿数为z1;第一级从动齿轮7与第二级主动齿轮6采用过盈配合固定一起,围绕中间轴后轴承5及中间轴前轴承11旋转,第一级从动齿轮齿数为z2,第二级主动齿轮齿数为z3;第二级从动齿轮15固定在差速器上,齿轮齿数为z4;差速器16在差速器轴承14支撑下带动半轴17旋转,半轴17与两侧车轮18固定连接;提供动力驱动汽车行驶。此时电机到车轮的总减速比为Z2*Z4/Z1*Z3。
[0027]当需要辅助动力输出时,气缸21前端进气,推动输出轴花键座10上的滑动啮合套9从A端移动至B端,滑动啮合套9与第一级从动齿轮花键8结合,输出轴花键座10与辅助动力输出法兰13通过花键连接,辅助动力输出法兰13设计为内花键结构,水泵、油泵等通过外花键直接连接。此时第一级从动齿轮7、滑动啮合套9、输出轴花键座10与输出法兰13连接为一体,在中间轴后轴承5和输出轴轴承12支撑旋转,实现动力输出,动力减速比为Z2/Z1。
[0028]当不需要辅助动力输出时,气缸21后端进气,推动输出轴花键座10上的滑动啮合套9从B端移动至A端,滑动啮合套9与第一级从动齿轮花键8脱开,动力输出中断。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特征。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动力输出电驱动桥,包括驱动电机(1)、气缸(21)和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上设有第一级主动齿轮(4)、第一级从动齿轮齿数(7)、第二级主动齿轮(6)、第二级从动齿轮(15)、车轮(18)和辅助动力输出法兰(13),所述驱动电机(1)与第一级主动齿轮(4)连接传动,所述第一级主动齿轮(4)通过第一级从动齿轮(7)带动第二级主动齿轮(6)转动,所述第二级主动齿轮(6)通过第二级从动齿轮(15)带动差速器(16)运动,所述差速器(16)带动半轴(17)旋转,所述半轴(17)与两侧车轮(18)固定连接,实现汽车行驶;所述气缸(21)前端进气,推动输出轴花键座(10)上的滑动啮合套(9)从A端移动至B端,所述滑动啮合套(9)与第一级从动齿轮花键(8)结合,所述输出轴花键座(10)与辅助动力输出法兰(13)通过花键连接;此时所述第一级从动齿轮(7)、滑动啮合套(9)、输出轴花键座(10)与输出法兰(13)连接传动,实现辅助动力输出;所述气缸(21)后端进气,推动输出轴花键座(10)上的滑动啮合套(9)从B端移动至A端,所述滑动啮合套(9)与第一级从动齿轮花键(8)脱开,辅助动力输出中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输出电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国尹思维帅春桃白清慧常宗芳白世伟王波王庆武尹德龙刘城江欢彭毅黄婧邝琦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