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丙烯聚合的负载催化剂及利用它的聚丙烯树脂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342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载有助于制备结晶性聚丙烯的第一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助于制备橡胶相聚丙烯的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用于丙烯聚合的负载催化剂及利用它的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所述负载催化剂,只通过一个步骤的丙烯聚合反应能够制备同时形成有结晶性聚丙烯和橡胶相聚丙烯的聚丙烯树脂。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丙烯聚合的负载催化剂及利用它的聚丙烯树脂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丙烯聚合的负载催化剂及利用它的聚丙烯树脂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共载有助于制备结晶性聚丙烯的第一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助于制备橡胶相聚丙烯的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负载催化剂及利用它的聚丙烯树脂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聚丙烯树脂因较轻且力学物理性质相对于价格优异而广泛用作注塑成型品或膜的材料。近年来,应用聚丙烯的产品的用途根据用户的使用环境从单纯的外部装饰材料或包装材料向要求耐久性的多种领域扩展。特别是,随着利用聚丙烯树脂的产品的大型化,为了减小产品的重量而实现产品的薄膜化。但是,由于这种薄膜化而发生聚丙烯产品容易被外部冲击破碎的问题,为了改善该问题,要求具有较高的刚性和更高水平的耐冲击性的聚丙烯产品。
[0003]以往,作为用于改善聚丙烯树脂的冲击强度的方法,使用了掺合规定含量橡胶的方法。这种方法大致有两种,第一种为通过在聚合工艺中生产聚丙烯树脂之后在气相工艺中加入乙烯而生产橡胶的方法,第二种为通过挤压工艺掺合聚丙烯和橡胶的方法。
[0004]例如,在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

0353066号)中记载有以聚丙烯及乙烯

丙烯

二烯橡胶为主成分且利用双轴挤压机制备注塑物的方法。但是,在该情况下乙烯

丙烯

二烯橡胶的分散性可能会成为问题,发生价格上涨的问题。
[0005]并且,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

2016

0039406号)的一实施例公开了聚丙烯抗冲共聚物(polypropylene impact copolymer)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聚丙烯均聚物;以及向存在所述聚丙烯均聚物的反应器内加入乙烯及丙烯并使之进行气相反应而制备乙烯

丙烯嵌段共聚物(橡胶)。然而,在根据专利文献2制备的聚丙烯抗冲共聚物的情况下,因聚丙烯内的橡胶成分向外冒出并附着在反应器、换热器及冷却器的内壁而可能会发生结垢(fouling)现象。
[0006]此外,上述两种现有技术均具有在制备聚丙烯之后需要用于形成橡胶成分的附加工艺的缺点。
[0007]由此,有必要研究如下的负载催化剂:即,该负载催化剂不会发生结垢现象,在丙烯聚合之后不需要附加工艺,只利用一个步骤的聚合工艺就能制备包含有橡胶成分的聚丙烯树脂。
[0008]专利文献1:KR100353066B
[0009]专利文献2:KR1020160039406 A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共载有助于制备结晶性聚丙烯的第一过渡金属化合物和有助于制备橡胶相聚丙烯的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用于丙烯聚合的负载催化剂。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只利用一个步骤的丙烯聚合反应,同时形成结晶性聚丙烯和橡胶相聚丙烯。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丙烯聚合的负载催化剂,包含:选自由下述化学式1及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过渡金属化合物;选自由下述化学式3及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以及共载所述第一过渡金属化合物及所述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载体。
[0013]化学式1
[0014][0015]在化学式1中,
[0016]M1为第4族过渡金属,
[0017]Q1及Q2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卤素基团、(C1‑
C
20
)烷基、(C2‑
C
20
)烯基、(C2‑
C
20
)炔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6‑
C
20
)芳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1‑
C
20
)烷基酰氨基、(C6‑
C
20
)芳基酰氨基或(C1‑
C
20
)亚烷基,
[0018]A1为第14族元素,
[0019]R1、R2、R3、R4、R7、R8、R9、R
10
、R
11
及R12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氢、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20
)烷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20
)烯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20
)芳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20
)烷基(C6‑
C
20
)芳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或者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20
)甲硅烷基,
[0020]R1、R2、R3及R4中的两个以上的基团能够彼此键合形成脂肪族环或芳香族环,
[0021]R7、R8、R9、R
10
、R
11
及R
12
中的两个以上的基团能够彼此键合形成脂肪族环或芳香族环,
[0022]R5及R6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氢、(C1‑
C
20
)烷基、(C2‑
C
20
)烯基、(C2‑
C
20
)炔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6‑
C
20
)芳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1‑
C
20
)烷基酰氨基、(C6‑
C
20
)芳基酰氨基或(C1‑
C
20
)亚烷基,
[0023]化学式2
[0024][0025]在化学式2中,
[0026]M2为第4族过渡金属,
[0027]Q3及Q4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卤素基团、(C1‑
C
20
)烷基、(C2‑
C
20
)烯基、(C2‑
C
20
)炔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6‑
C
20
)芳基、(C6‑
C
20
)芳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丙烯聚合的负载催化剂,包含:选自由下述化学式1及化学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一过渡金属化合物;选自由下述化学式3及化学式4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的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以及共载所述第一过渡金属化合物及所述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载体,化学式1在化学式1中,M1为第4族过渡金属,Q1及Q2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卤素基团、C1‑
C
20
烷基、C2‑
C
20
烯基、C2‑
C
20
炔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6‑
C
20
芳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1‑
C
20
烷基酰氨基、C6‑
C
20
芳基酰氨基或C1‑
C
20
亚烷基,A1为第14族元素,R1、R2、R3、R4、R7、R8、R9、R
10
、R
11
及R12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氢、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20
烷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20
烯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20
芳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20
烷基C6‑
C
20
芳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或者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20
甲硅烷基,R1、R2、R3及R4中的两个以上的基团能够彼此键合形成脂肪族环或芳香族环,R7、R8、R9、R
10
、R
11
及R
12
中的两个以上的基团能够彼此键合形成脂肪族环或芳香族环,R5及R6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氢、C1‑
C
20
烷基、C2‑
C
20
烯基、C2‑
C
20
炔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6‑
C
20
芳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1‑
C
20
烷基酰氨基、C6‑
C
20
芳基酰氨基或C1‑
C
20
亚烷基,化学式2
在化学式2中,M2为第4族过渡金属,Q3及Q4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卤素基团、C1‑
C
20
烷基、C2‑
C
20
烯基、C2‑
C
20
炔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6‑
C
20
芳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1‑
C
20
烷基酰氨基、C6‑
C
20
芳基酰氨基或C1‑
C
20
亚烷基,A2为第14族元素,R
13
、R
14
、R
15
、R
16
、R
17
及R
18
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氢、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20
烷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
C
20
烯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20
芳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20
烷基C6‑
C
20
芳基、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或者由缩醛基或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
C
20
甲硅烷基,R
13
、R
14
、R
15
、R
16
、R
17
及R
18
中的两个以上的基团能够彼此键合形成脂肪族环或芳香族环,R
19
及R
20
彼此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为氢、C1‑
C
20
烷基、C2‑
C
20
烯基、C2‑
C
20
炔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6‑
C
20
芳基、C6‑
C
20
芳基C1‑
C
20
烷基、C1‑
C
20
烷基酰氨基、C6‑
C
20
芳基酰氨基或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浚根申恩惠李来河李海仁郑铢正蔡秉勳
申请(专利权)人:乐天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