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堵控水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298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堵控水筛管,包括基管,基管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绕丝筛套和冲缝筛套,绕丝筛套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套,支撑套与基管之间形成滤液通道,绕丝筛套与冲缝筛套之间形成过砂通道;基管上分别设有上端环和下端环;下端环沿周向设有多个落砂凹槽,落砂凹槽与过砂通道连通;支撑套的下端密封连接有护套,基管的下端螺纹安装有阀座,阀座上安装有控水阀,阀座与护套之间形成与滤液通道连通的液流通道;控水阀包括进液口、旋流腔体和出液孔,进液口呈流线型并与旋流腔体的内壁形成切线运动轨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控制油田出水的同时提高其自洁能力和抗堵性能,大幅度降低油田含水率,延长滤砂管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油井产油量和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堵控水筛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油气井开采用井下防砂
,具体涉及一种抗堵控水筛管。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油田开采已进入中后期阶段,油田含水率大幅度提高,大大的影响了油田产量,而目前的控水完井技术如:分段变密度筛管控水完井、中心管控水完井、ICD控水完井等控水技术虽然对油井出水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但是这些控水完井技术却都是以牺牲油田产量为代价来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无法真正实现在稳定产量的同时降低油田出水的问题。针对油田大斜度井,地层结构复杂的出砂层,特别是分选性较差的出砂地层,其防砂难度大,并且采用一般筛管防砂时由于进入第一过滤层的泥砂不可能都顺利的通过第二过滤层,总会有一部分的泥砂滞留在第一第二过滤层之间,泥砂越积越多,便会造成筛管堵塞,防砂有效期短,最终影响生产且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抗堵控水筛管,能在控制油田出水的条件下,同时提高其自洁能力和抗堵性能,大幅度降低油田含水率和延长滤砂管的使用寿命,并最终提高油井产油量和采收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堵控水筛管,包括基管,所述基管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绕丝筛套和冲缝筛套,所述绕丝筛套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与基管之间形成滤液通道,所述绕丝筛套与冲缝筛套之间形成过砂通道;所述基管上位于冲缝筛套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端环和下端环,所述上端环分别与绕丝筛套和冲缝筛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环分别与冲缝筛套的下端和支撑套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环的圆周内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落砂凹槽,所述落砂凹槽与过砂通道连通,且落砂凹槽沿轴线贯穿整个下端环;所述支撑套的下端密封连接有护套,所述基管的下端螺纹安装有阀座,所述阀座上安装有控水阀,所述阀座与护套之间形成与滤液通道连通的液流通道;所述控水阀包括与液流通道连通的进液口、旋流腔体和出液孔,所述旋流腔体的截面为椭圆形,且进液口呈流线型并与旋流腔体的内壁形成切线运动轨迹。优选的,所述绕丝筛套包括横筋和纵筋,所述横筋和纵筋相互缠绕在一起。优选的,所述上端环、冲缝筛套、绕丝筛套、下端环与基管一体式焊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上端环与下端环的外径均大于冲缝筛套外径。优选的,所述控水阀的进液口与旋流腔体连接处设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与进液口形成多个分支口,所述分支口两端分别与进液口和旋流腔体的内壁形成流线型轨道。优选的,所述进液口为多个,每个进液口与旋流腔体的内壁均呈流线型结构。优选的,所述进液口为螺旋环绕结构且形成缓流流道。优选的,所述冲缝筛套采用不锈钢材料冲缝螺旋分布,且冲缝筛套的冲缝开口在侧面,所述冲缝筛套上设有多个螺旋的桥型孔,所述冲缝筛套冲缝宽度为0.17mm,缝高0.5mm。优选的,所述冲缝筛套比绕丝筛套长30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外层冲缝筛套采用不锈钢冲缝螺旋分布,明显提高了过滤套强度,同时可保护内层的绕丝筛套;并且不锈钢过滤冲缝筛套的冲缝开口在侧面,改变了液流对不锈钢冲缝筛套的直接冲击,可有效降低砂层对冲缝筛套的冲蚀作用。2、采用一体式过滤套环设计,将冲缝筛套,绕丝筛套与支撑环整体焊接,使过滤结构与基管的焊接次数减少到最小,降低了焊接对筛管整体强度的影响。3、采用桥型孔隙的一体成型冲缝筛套,滤孔稳定,抗变形能力强,径向变形40%以内,基本不影响防砂能力,同时冲缝宽度0.17mm,过滤面积大,流动阻力小。4、冲缝筛套与绕丝筛套之间形成过砂通道,下端环内部留有落砂凹槽且落砂凹槽与过砂通道连通,并且下端环焊接处留有缝隙,过滤精度是根据地层粒径分布优化设计,在确保防砂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筛管进液过流抗堵塞能力。即使当筛眼被堵死或糊死,也能及时恢复其正常进液功能,对于出砂分选性差或泥质含量高的地层,可以延长油井的免修期,提高作业效率。5、控水阀的进液口与旋流腔体的过渡连接处为流线型设计,能降低油流动时的摩阻,阻力小,流通面积大,过液量大,有效加长水的流程,适用于含水率较高的井。附图说明图1为抗堵控水筛管上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位抗堵控水筛管下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端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三中控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四中控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五中控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箍,2、基管,3、上端环,4、冲缝筛套,5、横筋,6、纵筋,7、支撑套,8、落砂凹槽,9、下端环,10、滤液通道,11、护套,12、液流通道,13、出液孔,14、控水阀,15、阀座,16、过砂通道,17、进液口,18、旋流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3所示,一种抗堵控水筛管,包括基管2,基管2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绕丝筛套和冲缝筛套4,绕丝筛套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套7,支撑套7与基管2之间形成滤液通道10,绕丝筛套与冲缝筛套4之间形成过砂通道16,液体首先经冲缝筛套4过滤后再经绕丝筛套二次过滤后进入基管2,而通过冲缝筛套4的砂体经绕丝筛套过滤后滞留在过砂通道16内;下端环9的圆周内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落砂凹槽8,落砂凹槽8与过砂通道16连通,且落砂凹槽8沿轴线贯穿整个下端环9;通过过砂通道16为滞留于两层过滤层之间的泥砂提供了沉降时间,避免了一有泥砂滞留变堵塞筛套情况的发生,且下端环9内部开有落砂凹槽8,沉降到下端环7的泥砂可以通过落砂凹槽8排出筛管,提高了筛管进液过流抗堵塞能力。即使当筛眼被堵死或糊死,也能及时恢复其正常进液功能,对于出砂分选性差或泥质含量高的地层,可以延长油井的免修期,提高作业效率。在基管2上位于冲缝筛套4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端环3和下端环9,上端环3分别与绕丝筛套和冲缝筛套4的上端固定连接,下端环9分别与冲缝筛套4的下端和支撑套7外壁固定连接。具体为:接箍1通过螺纹与基管2上端连接。上端环3的上部与基管2焊接在一起,上端环3中部与冲缝筛套4焊接在一起,上端环3下端与绕丝筛套的横筋5和纵筋6焊接在一起,绕丝筛套通过焊接与支撑套7连接在一起,下端环9上端与冲缝筛套4焊接在一起。采用一体式过滤套环设计,将冲缝筛套4、绕丝筛套、上端环3、下端环9整体焊接,使过滤结构与基管的焊接次数减少到最少,降低了焊接对筛管整体强度的影响、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支撑作用。冲缝筛套4与绕丝筛套下端环9焊接时,避让落砂凹槽8,保证落砂凹槽8落砂顺畅。在支撑套7的下端密封连接有护套11,支撑套7与护套11之间通过O型圈密封,基管2的下端螺纹安装有阀座15,阀座15上安装有控水阀14,阀座15与护套11之间形成与滤液通道10连通的液流通道12。由于支撑套7与基管2之间环空构成滤液通道10,护套11与阀座15之间环空构成液流通道12,滤液通道10与液流通道12连通,这样油水经过冲缝筛套4和绕丝筛套两次过滤进入滤液通道10,随后经过滤液通道10和液流通道12进入控水阀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堵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所述基管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绕丝筛套和冲缝筛套,所述绕丝筛套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与基管之间形成滤液通道,所述绕丝筛套与冲缝筛套之间形成过砂通道;/n所述基管上位于冲缝筛套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端环和下端环,所述上端环分别与绕丝筛套和冲缝筛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环分别与冲缝筛套的下端和支撑套外壁固定连接;/n所述下端环的圆周内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落砂凹槽,所述落砂凹槽与过砂通道连通,且落砂凹槽沿轴线贯穿整个下端环;/n所述支撑套的下端密封连接有护套,所述基管的下端螺纹安装有阀座,所述阀座上安装有控水阀,所述阀座与护套之间形成与滤液通道连通的液流通道;/n所述控水阀包括与液流通道连通的进液口、旋流腔体和出液孔,所述旋流腔体的截面为椭圆形,且进液口呈流线型并与旋流腔体的内壁形成切线运动轨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堵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所述基管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绕丝筛套和冲缝筛套,所述绕丝筛套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与基管之间形成滤液通道,所述绕丝筛套与冲缝筛套之间形成过砂通道;
所述基管上位于冲缝筛套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端环和下端环,所述上端环分别与绕丝筛套和冲缝筛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端环分别与冲缝筛套的下端和支撑套外壁固定连接;
所述下端环的圆周内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落砂凹槽,所述落砂凹槽与过砂通道连通,且落砂凹槽沿轴线贯穿整个下端环;
所述支撑套的下端密封连接有护套,所述基管的下端螺纹安装有阀座,所述阀座上安装有控水阀,所述阀座与护套之间形成与滤液通道连通的液流通道;
所述控水阀包括与液流通道连通的进液口、旋流腔体和出液孔,所述旋流腔体的截面为椭圆形,且进液口呈流线型并与旋流腔体的内壁形成切线运动轨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堵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绕丝筛套包括横筋和纵筋,所述横筋和纵筋相互缠绕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堵控水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环、冲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秀贵王玉婷陈建国刘智仁孙锐杰王鹏蔺燕燕侯传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瑞思德石油技术有限公司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