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总氮的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01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滤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去除总氮的滤池,包括滤池本体,所述滤池本体上侧中部设置有布水层,所述布水层包括矩形滤槽和长柄滤头,所述矩形滤槽固定连接于滤池本体上侧中部,所述长柄滤头位于矩形滤槽中,所述布水层下方设置有稳水层,所述稳水层下方设置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滤料挡板,所述滤料挡板开设有格栅,所述滤料层下方设置有反硝化滤床,反硝化滤床内部填充固体填料,如炉渣、塑料等,反硝化菌部分附着生长在填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相较于现有的去除总氮装置,降低了一次性投入成本及运营成本,滤池不需要过多的设备即可工作,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总氮的滤池
本技术涉及滤池
,具体为一种去除总氮的滤池。
技术介绍
水中氮元素的过量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赤潮,它们与水中其他物种争夺生存空间,使鱼虾大量死亡,加剧对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硝酸盐在人体中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危害健康,因此,我国逐步将总氮纳入污水处理系统的排放标准要求,总氮指标愈渐严苛,但大多数污水厂依然没有总氮处理能力,尤其是已建成的各大污水站及污水厂,改造与重建的成本太高,因此形势很是严峻。目前,水中氮元素的去除以生物脱氮为主,通过好氧条件下的硝化作用及厌氧条件下的反硝化作用,使水中有机形态的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目前市场现有的去除总氮装置的制造及运营成本较高,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总氮的滤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现有的去除总氮装置的制造及运营成本较高,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总氮的滤池,包括滤池本体,所述滤池本体上侧中部设置有布水层,所述布水层包括矩形滤槽和长柄滤头,所述矩形滤槽固定连接于滤池本体上侧中部,所述长柄滤头位于矩形滤槽中,所述滤池本体上表面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下端位于矩形滤槽中并与长柄滤头螺接,所述布水层下方设置有稳水层,所述稳水层下方设置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滤料挡板,所述滤料挡板开设有格栅,所述滤料层下方设置有反硝化滤床,所述反硝化滤床下侧连接有多个过滤头,多个所述过滤头呈均匀分布,所述过滤头下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滤池本体右壁,所述出水管右侧连接有反冲洗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反冲洗进水管均设置有开关,所述滤池本体右侧上方连通有反冲洗出水管。优选的,滤池本体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门板,所述门板与滤池本体通过合页连接,所述门板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滤料层多孔生物悬浮球滤料层。优选的,滤池本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栏杆。优选的,反冲洗出水管与稳水层的高度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滤池不需要过多的设备即可工作,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2)通过滤料层与反硝化滤床的设置,对水中氮元素的去除效果良好;3)反硝化滤床内部填充固体填料,如炉渣、塑料等,反硝化菌部分附着生长在填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相较于现有的去除总氮装置,降低了一次性投入成本及运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滤池本体、2反冲洗进水管、3出水管、4过滤头、5反硝化滤床、6滤料层、7反冲洗出水管、8滤料挡板、9稳水层、10矩形滤槽、11长柄滤头、12进水管、13栏杆、14门板、15把手、16布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去除总氮的滤池,包括滤池本体1,所述滤池本体1上侧中部设置有布水层16,所述布水层16包括矩形滤槽10和长柄滤头11,所述矩形滤槽10固定连接于滤池本体1上侧中部,所述长柄滤头11位于矩形滤槽10中,所述滤池本体1上表面连接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下端位于矩形滤槽10中并与长柄滤头11螺接,污水通过进水管12从长柄滤头11中喷出,矩形滤槽10用于将污水引流进入稳水层9中及初步过滤水中杂质,所述布水层16下方设置有稳水层9,所述稳水层9下方设置有滤料层6,所述滤料层6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滤料挡板8,所述滤料挡板8开设有格栅,防止滤料层6中的滤料四散,导致过滤效果不佳,所述滤料层6下方设置有反硝化滤床5,反硝化滤床5内部填充固体填料,如炉渣、瓷环、塑料等,降低了一次性投入成本及运营成本,反硝化菌部分附着生长在填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另一部分在填料空隙间处于悬浮状态,使水中有机形态的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所述反硝化滤床5下侧连接有多个过滤头4,多个所述过滤头4呈均匀分布,所述过滤头4下端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贯穿滤池本体1右壁,所述出水管3右侧连接有反冲洗进水管2,所述出水管3与反冲洗进水管2均设置有开关,所述滤池本体1右侧上方连通有反冲洗出水管7。滤池本体1上表面中部安装有门板14,所述门板14与滤池本体1通过合页连接,所述门板14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5,滤池本体1为封闭式,防止杂物落入水层中,门板14用于检修时使用,把手15便于开启门板14。滤料层6多孔生物悬浮球滤料层,多孔生物悬浮球生物附着力强、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好、过滤效果好。滤池本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栏杆13,防止工作人员意外滑落。反冲洗出水管7与稳水层9的高度相同,便于排出反冲洗时多余的水。工作原理:污水通过进水管12从长柄滤头11中喷出,流入矩形滤槽10中,矩形滤槽10对污水初步过滤水中杂质,并将污水引流进入稳水层9中,稳水层9中的污水向下流动通过滤料层6,滤料层6为多孔生物悬浮球滤料层,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多孔生物悬浮球生物附着力强、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好、过滤效果好,滤料层6中的污水向下流动通过反硝化滤床5,反硝化滤床5内部填充固体填料,如炉渣、瓷环、塑料等,降低了一次性投入成本及运营成本,反硝化菌部分附着生长在填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另一部分在填料空隙间处于悬浮状态,使水中有机形态的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过滤头4进入出水管3中,滤池本体1需要进行定期清洗,清洗时打开反冲洗进水管2上的开关,关闭出水管3上的开关,反冲洗进水管2中的清水进入滤池本体1中,对滤池本体1进行反冲洗并从反冲洗出水管7中排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总氮的滤池,包括滤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本体(1)上侧中部设置有布水层(16),所述布水层(16)包括矩形滤槽(10)和长柄滤头(11),所述矩形滤槽(10)固定连接于滤池本体(1)上侧中部,所述长柄滤头(11)位于矩形滤槽(10)中,所述滤池本体(1)上表面连接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下端位于矩形滤槽(10)中并与长柄滤头(11)螺接,所述布水层(16)下方设置有稳水层(9),所述稳水层(9)下方设置有滤料层(6),所述滤料层(6)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滤料挡板(8),所述滤料挡板(8)开设有格栅,所述滤料层(6)下方设置有反硝化滤床(5),所述反硝化滤床(5)下侧连接有多个过滤头(4),多个所述过滤头(4)呈均匀分布,所述过滤头(4)下端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贯穿滤池本体(1)右壁,所述出水管(3)右侧连接有反冲洗进水管(2),所述出水管(3)与反冲洗进水管(2)均设置有开关,所述滤池本体(1)右侧上方连通有反冲洗出水管(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总氮的滤池,包括滤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本体(1)上侧中部设置有布水层(16),所述布水层(16)包括矩形滤槽(10)和长柄滤头(11),所述矩形滤槽(10)固定连接于滤池本体(1)上侧中部,所述长柄滤头(11)位于矩形滤槽(10)中,所述滤池本体(1)上表面连接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下端位于矩形滤槽(10)中并与长柄滤头(11)螺接,所述布水层(16)下方设置有稳水层(9),所述稳水层(9)下方设置有滤料层(6),所述滤料层(6)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滤料挡板(8),所述滤料挡板(8)开设有格栅,所述滤料层(6)下方设置有反硝化滤床(5),所述反硝化滤床(5)下侧连接有多个过滤头(4),多个所述过滤头(4)呈均匀分布,所述过滤头(4)下端连接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贯穿滤池本体(1)右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澳洁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