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95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轮箍吊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所述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包括用于咬合内燃机车轮箍的N组吊具,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组所述吊具包括承力杆,所述承力杆中部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锁紧杆的一端开设有铰接孔,所述承力杆与锁紧杆通过铰接孔内的活动轴铰接,所述锁紧杆的另一端向下弯曲,所述承力杆顶部连接有连接环A,所述连接环A上系有钢丝绳,与N组所述吊具相连的钢丝绳的顶端通过连接环B连接,所述钢丝绳的长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不用手直接触碰轮箍,利用本专用吊具直接进行吊装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
本技术属于轮箍吊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和缺陷:内燃机车大修中,因轮箍到限需更换新轮箍,使用钢丝绳直接套在轮箍上吊运轮箍,作业过程中需要直接穿过轮箍,轮箍首先还要局部支起来,有时轮箍温度能达到400℃左右,不能用手直接触碰轮箍,且吊运过程中稳定性差,晃动严重,以上这些给检修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不用手直接触碰轮箍,利用本专用吊具直接进行吊装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不用手直接触碰轮箍,利用本专用吊具直接进行吊装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所述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包括用于咬合内燃机车轮箍的N组吊具,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组所述吊具包括承力杆,所述承力杆中部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锁紧杆的一端开设有铰接孔,所述承力杆与锁紧杆通过铰接孔内的活动轴铰接,所述锁紧杆的另一端向下弯曲,所述承力杆顶部连接有连接环A,所述连接环A上系有钢丝绳,与N组所述吊具相连的钢丝绳的顶端通过连接环B连接,所述钢丝绳的长度相同。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在上述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中,进一步的,每根所述钢丝绳与连接环A为可拆卸连接,每根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连接环B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环B与吊钩连接。本技术结构简洁、拆卸使用方便、受力平衡,各个部件之间是可拆卸的,可旋转调整角度的。在上述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中,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轴包括螺杆和拧在螺杆上的螺母。在上述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中,进一步的,所述承力杆尺寸为40×30×180mm,在95mm中心位置开直径为16mm孔洞。在上述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中,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杆尺寸为135×30×30mm,为倒“L”形状,按照轮箍内侧面和轮缘形状,直接气焊切割而成,距顶部40mm处开口,所述承力杆被放置其中,在顶部20mm处开直径16mm孔洞。在上述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中,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轴为直径16mm×100mm的螺栓,穿过承力杆和锁紧杆的孔洞,另一端用螺母锁紧。可以使承力杆旋转180°适用不同厚度的轮箍。在上述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中,进一步的,所述承力杆顶部通过连接环A与钢丝绳连接,所述连接环A由直径40mm的圆环焊接而成,所述圆环由直径12mm的圆钢弯成。在上述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中,进一步的,三组所述吊具的钢丝绳一端用连接环B挂在起重机吊钩上,所述连接环B由直径50mm的圆环焊接而成,所述圆环由直径12mm的圆钢弯成。吊具本体锁紧杆卡在轮箍轮缘与内侧面上,三组间隔120度,即可进行吊运。120度是用肉眼大概确定的,起吊后看下是否平衡,不平衡调整下。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提出一种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该专用吊具可以不用手直接触碰轮箍,利用本专用吊具直接进行吊装。2、本吊具分为三组,三组组合使用。每组采用42CrMo根据轮箍内侧面和轮缘外形尺寸设计成可以调节式吊具,利用杠杆和三角原理制作而成。通过起重机和专用吊具的配合,起吊过程中利用轮箍的自重使锁紧勾头自行锁紧,从而保证轮箍吊运过程安全、平稳。3、本技术充分保证了轮箍拆卸、安装过程中吊运的安全、平稳、可靠。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承力杆示意图;图2是锁紧杆主视图;图3是锁紧杆俯视图;图4是吊具本体示意图;图5是单组示意图;图6是三组组合示意图。图中:1、承力杆;2、锁紧杆;3、活动轴;4、连接环A;5、钢丝绳;6、连接环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结合图1至图6具体说明本技术。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一:一种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所述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包括用于咬合内燃机车轮箍的N组吊具,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组所述吊具包括承力杆,所述承力杆中部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锁紧杆的一端开设有铰接孔,所述承力杆与锁紧杆通过铰接孔内的活动轴铰接,所述锁紧杆的另一端向下弯曲,所述承力杆顶部连接有连接环A,所述连接环A上系有钢丝绳,与N组所述吊具相连的钢丝绳的顶端通过连接环B连接,所述钢丝绳的长度相同。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每根所述钢丝绳与连接环A为可拆卸连接,每根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连接环B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环B与吊钩连接。本技术结构简洁、拆卸使用方便、受力平衡,各个部件之间是可拆卸的,可旋转调整角度的。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活动轴包括螺杆和拧在螺杆上的螺母。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承力杆尺寸为40×30×180mm,在95mm中心位置开直径为16mm孔洞。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锁紧杆尺寸为135×30×30mm,为倒“L”形状,按照轮箍内侧面和轮缘形状,直接气焊切割而成,距顶部40mm处开口,所述承力杆被放置其中,在顶部20mm处开直径16mm孔洞。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活动轴为直径16mm×100mm的螺栓,穿过承力杆和锁紧杆的孔洞,另一端用螺母锁紧。可以使承力杆旋转180°适用不同厚度的轮箍。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承力杆顶部通过连接环A与钢丝绳连接,所述连接环A由直径40mm的圆环焊接而成,所述圆环由直径12mm的圆钢弯成。需要指出的是,三组所述吊具的钢丝绳一端用连接环B挂在起重机吊钩上,所述连接环B由直径50mm的圆环焊接而成,所述圆环由直径12mm的圆钢弯成。吊具本体锁紧杆卡在轮箍轮缘与内侧面上,三组间隔120度,即可进行吊运。120度是用肉眼大概确定的,起吊后看下是否平衡,不平衡调整下。实施方式:首先将承力杆锁紧杆开口处,用活动轴穿过承力杆和锁紧杆孔洞,用螺母固定,连接环A穿过承力杆顶部孔洞和钢丝绳孔洞焊接成环,用连接环B穿过三组钢丝绳另一端焊接成环,连接环B挂在起重机吊钩上,吊具本体锁紧杆卡在轮箍轮缘与内侧面上,三组间隔120度,即可进行吊运。综上所述,本技术可提供一种可以不用手直接触碰轮箍,利用本专用吊具直接进行吊装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包括用于咬合内燃机车轮箍的N组吊具,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组所述吊具包括承力杆,所述承力杆中部开设有铰接孔,锁紧杆的一端开设有铰接孔,所述承力杆与锁紧杆通过铰接孔内的活动轴铰接,所述锁紧杆的另一端向下弯曲,所述承力杆顶部连接有连接环A,所述连接环A上系有钢丝绳,与N组所述吊具相连的钢丝绳的顶端通过连接环B连接,所述钢丝绳的长度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包括用于咬合内燃机车轮箍的N组吊具,其中:N为大于2的自然数,每组所述吊具包括承力杆,所述承力杆中部开设有铰接孔,锁紧杆的一端开设有铰接孔,所述承力杆与锁紧杆通过铰接孔内的活动轴铰接,所述锁紧杆的另一端向下弯曲,所述承力杆顶部连接有连接环A,所述连接环A上系有钢丝绳,与N组所述吊具相连的钢丝绳的顶端通过连接环B连接,所述钢丝绳的长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钢丝绳与连接环A为可拆卸连接,每根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连接环B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环B与吊钩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包括螺杆和拧在螺杆上的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轮箍专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杆尺寸为40×30×180mm,在95mm中心位置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祥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铁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