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扶手和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81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扶手和车辆座椅。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扶手,所述车辆扶手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横向方向端部处,并且所述车辆扶手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车辆扶手包括:前侧支撑部,所述前侧支撑部设置在座椅前侧端部处,并且所述前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车辆乘员的前臂的手腕端部;后侧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设置在座椅后侧端部处,并且所述后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前臂的肘端部;以及终端容纳部,所述终端容纳部设置在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之间,所述终端容纳部的座椅上侧敞开,并且所述终端容纳部位于被放置在所述车辆扶手上的前臂的座椅下侧处,并且所述终端容纳部能够容纳便携式终端。容纳部能够容纳便携式终端。容纳部能够容纳便携式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扶手和车辆座椅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扶手和一种车辆座椅。

技术介绍

[000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2018-075875公开了一种具有支架的车辆座椅,在支架中容纳有向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式终端)供电的无接触供电装置。在JP-A No.2018-075875中公开的车辆座椅中,支架被固定到扶手的前端部,并且,在便携式终端被保持在支架中的状态下,向便携式终端供电。
[0003]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支架的边缘比扶手的支撑表面更向上突出,因此前臂放置在扶手上的车辆乘员可能会感到前臂接触异物。此外,在车辆乘员将他/她的前臂放置在扶手上的状态下,由于他/她的手被放置在支架的位置处,因此手总是与便携式终端接触。因此,在如下方面存在有改进空间,即:在维持扶手的用于支撑车辆乘员的前臂的功能的同时,在使便携式终端能够被操作的状态下保持便携式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情况,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扶手和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扶手和车辆座椅能够在维持所述扶手的功能的同时,在使便携式终端能够被操作的状态下保持便携式终端。
[0005]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车辆扶手被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横向方向端部处,并且所述车辆扶手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车辆扶手包括:前侧支撑部,所述前侧支撑部被设置在座椅前侧端部处,并且所述前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车辆乘员的前臂的手腕端部;后侧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被设置在座椅后侧端部处,并且所述后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所述车辆乘员的所述前臂的肘端部;以及终端容纳部,所述终端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之间,所述终端容纳部的座椅上侧敞开,并且,在所述车辆乘员的所述前臂由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终端容纳部位于所述前臂的座椅下侧处,并且所述终端容纳部被形成为能够容纳便携式终端。
[0006]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车辆扶手被设置在车辆座椅的所述座椅横向方向端部处,并且所述车辆扶手沿所述座椅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前侧支撑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扶手的所述座椅前侧端部处。所述前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车辆乘员的前臂的手腕端部。所述后侧支撑部被设置在所述车辆扶手的所述座椅后侧端部处。所述后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所述车辆乘员的所述前臂的肘端部。因此,在车辆乘员将他/她的臂部放置在所述车辆扶手上的状态下,所述前臂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撑。
[0007]此外,所述终端容纳部(所述终端容纳部的座椅上侧敞开并可以容纳便携式终端)被设置在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之间。在车辆乘员的前臂由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终端容纳部位于所述前臂的座椅下侧处。因此,即使在便携式终端被容纳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的状态下,所述车辆乘员也能够在所述前臂放置在
所述扶手上的状态下维持舒适姿势。即,当所述扶手在使用时,所述便携式终端不会干扰所述车辆乘员的舒适姿势。此外,被容纳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的所述便携式终端能够仅仅通过所述车辆乘员将放置在所述扶手上的所述前臂朝向座椅后侧移动来操作。
[0008]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车辆扶手中,在所述第一方面的所述车辆扶手中,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向所述便携式终端供电的无线供电装置被设置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
[0009]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车辆扶手中,所述无线供电装置被设置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因此,在所述便携式终端被容纳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的状态下,电力从所述无线供电装置供应到所述便携式终端。
[0010]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车辆扶手中,在所述第一方面或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车辆扶手中,所述终端容纳部的放置表面在从所述前侧支撑部朝向所述后侧支撑部延伸的同时朝向座椅下侧倾斜,其中,在所述放置表面上放置便携式终端。
[0011]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车辆扶手中,其上放置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放置表面在从所述前侧支撑部朝向所述后侧支撑部延伸的同时,朝向所述座椅下侧倾斜。因此,当所述便携式终端在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显示屏面向上的状态下被放置在所述放置表面上时,所述显示屏处于面朝所述座椅后侧的状态下。
[0012]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车辆扶手中,在所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所述车辆扶手中,所述终端容纳部的所述放置表面被构造成在从所述放置表面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朝向所述放置表面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延伸的同时,朝向座椅下侧倾斜。
[0013]在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车辆扶手中,其上放置便携式终端的所述放置表面被构造成在从所述放置表面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朝向所述放置表面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延伸的同时,朝向座椅下侧倾斜。因此,当所述便携式终端在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显示屏面向上的状态下被放置在所述放置表面上时,所述显示屏处于面朝车辆座椅的中心侧的状态下。
[0014]在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车辆扶手中,在所述第一方面至所述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车辆扶手中,所述终端容纳部包括:终端支撑部,所述终端支撑部在便携式终端被容纳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的状态下从座椅下侧支撑所述便携式终端的一部分,该部分比所述便携式终端的座椅前侧端部更朝向座椅后侧;以及凹部,所述凹部被设置在所述终端支撑部的座椅前侧处,并且被定位成比所述终端支撑部更朝向座椅下侧。
[0015]在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车辆扶手中,在所述便携式终端被容纳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的状态下,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部分(该部分比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座椅前侧端部更朝向座椅后侧)由所述终端支撑部从所述座椅下侧支撑。此外,所述凹部被设置在所述终端支撑部的所述座椅前侧处,并且所述凹部被定位成比所述终端支撑部更朝向所述座椅下侧。因此,由于车辆乘员将他/她的手指插入到所述凹部中,因此所述车辆乘员可以通过抬起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相反表面侧来使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座椅前侧端部升高。此外,同样在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座椅前侧端部被朝向凹部侧向下推动时,所述便携式终端的所述座椅后侧端部可以升高,并且所述便携式终端能够被抓住。
[0016]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车辆座椅包括:座垫,所述座垫被构造成支撑车辆乘员的臀部和大腿区域;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从所述座垫的座椅后侧端部朝向座椅上侧延伸,并且所述座椅靠背被构造成支撑车辆乘员的背部;以及所述第一方面至所述第五方面中的任
一方面所述的车辆扶手,所述车辆扶手被设置在所述座垫的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一个端侧处或两个端侧处。
[0017]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车辆座椅具有:座垫,所述座垫被构造成支撑所述车辆乘员的所述臀部和所述大腿区域;和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被构造成支撑所述车辆乘员的背部。所述第一方面至所述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车辆扶手被设置在所述座垫的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一个端侧处或两个端侧处。因此,在车辆乘员坐在所述车辆座椅中的状态下,便携式终端能够被容纳在所述车辆扶手的所述终端容纳部处。此外,即使在便携式终端被容纳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的状态下,所述车辆乘员也能够在所述前臂放置在所述扶手上的情况下维持舒适的姿势。
[0018]在本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扶手,所述车辆扶手被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座椅横向方向端部处,并且所述车辆扶手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车辆扶手包括:前侧支撑部,所述前侧支撑部被设置在座椅前侧端部处,并且所述前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车辆乘员的前臂的手腕端部;后侧支撑部,所述后侧支撑部被设置在座椅后侧端部处,并且所述后侧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所述车辆乘员的所述前臂的肘端部;以及终端容纳部,所述终端容纳部被设置在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之间,所述终端容纳部的座椅上侧敞开,并且,在所述车辆乘员的所述前臂由所述前侧支撑部和所述后侧支撑部支撑的状态下,所述终端容纳部位于所述前臂的座椅下侧处,并且所述终端容纳部被形成为能够容纳便携式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扶手,其中,无线供电装置被设置在所述终端容纳部处,所述无线供电装置被构造成以非接触方式向所述便携式终端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扶手,其中,所述终端容纳部的放置表面在从所述前侧支撑部朝向所述后侧支撑部延伸的同时朝向座椅下侧倾斜,其中,在所述放置表面上放置便携式终端。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沟端洋志三田弘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