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热酸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79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自热酸奶杯,包括相互扣合的外杯体和杯盖。在外杯体的内侧底部放置有自热包,在外杯体内且位于自热包的上方设有用于盛装酸奶的内杯。在外杯体的内壁形成有支撑部,内杯具有内杯杯沿,内杯杯沿抵靠在支撑部上,支撑部将外杯体内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在外杯体上形成有连通上腔体和下腔体的泄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热酸奶杯,能够实现对酸奶的快速加热,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热酸奶杯
本技术是关于酸奶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自热酸奶杯。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肠道健康越来越重视,而低温酸奶作为最健康的乳制品之一一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低温酸奶的销量在我国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而低温酸奶在扩展消费者群体过程中,遇到一个较大的痛点问题:中国大部分人在特定时期(如早晨、天气转凉期间)食用低温乳制品会出现肠胃的异常反应,这种反应也导致很多消费者在选购乳制品时,对低温乳制品存在一定的顾虑,并且在给儿童选择类似产品时也会有相应的顾虑,而在饮用酸奶前将其放置在常温下一定时间或者用温水浸泡又太麻烦和浪费时间,导致下一代很难养成引用低温乳酸菌产品的习惯,进而制约了健康的低温酸奶的消费群体的扩展。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自热酸奶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热酸奶杯,能够实现对酸奶的快速加热,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热酸奶杯,包括相互扣合的外杯体和杯盖;在外杯体的内侧底部放置有自热包,在外杯体内且位于自热包的上方设有用于盛装酸奶的内杯;在外杯体的内壁形成有支撑部,内杯具有内杯杯沿,内杯杯沿抵靠在支撑部上,支撑部将外杯体内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在外杯体上形成有连通上腔体和下腔体的泄气通道。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外杯体的上部内壁向上形成孔径扩大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构成支撑部。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外杯体的内壁对应支撑部的位置沿其周向间隔形成多个泄气凹槽,泄气凹槽构成泄气通道。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杯盖上开设有排气孔。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外杯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液位标记线。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内杯包括内杯体和封口膜,封口膜设在内杯体的开口端,内杯杯沿形成在内杯体的开口端。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外杯体的底面中心和内杯体的底面中心分别上凹形成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外杯体的开口端具有外杯杯沿,杯盖的边缘向下形成孔径扩大的卡环,卡环的顶部内侧形成阶梯部,卡环的下端边缘呈喇叭状;外杯杯沿卡设在卡环内,且外杯杯沿的上表面顶靠在阶梯部上。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杯盖的顶面中心下凹形成第三凹槽。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外杯体、杯盖和内杯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由上所述,本技术中的自热酸奶杯自带自热包,通过向外杯体内加水的方式便可以实现快速的将冷藏的酸奶加热到适宜温度,一方面可以解决加热酸奶的便利性问题,让加热更方便快捷;另一方面,通过对自热包大小的设计,可以很好的控制加热酸奶的程度,不至于过热影响活菌数量。同时,采用外杯体上形成的支撑部对内杯杯沿进行定位,既方便加工又方便对内杯进行支撑固定,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便捷,且携带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热酸奶杯的整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自热酸奶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自热酸奶杯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自热酸奶杯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外杯体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杯盖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内杯的剖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外杯体;11、支撑部;12、上腔体;13、下腔体;14、泄气通道;15、液位标记线;16、第一凹槽;17、外杯杯沿;2、杯盖;21、排气孔;22、第三凹槽;23、卡环;24、阶梯部;3、自热包;4、内杯;41、内杯杯沿;42、内杯体;43、封口膜;44、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热酸奶杯,包括相互扣合的外杯体1和杯盖2。在外杯体1的内侧底部放置有自热包3,在外杯体1内且位于自热包3的上方设有用于盛装酸奶的内杯4。在外杯体1的内壁形成有支撑部11,内杯4具有内杯杯沿41,内杯杯沿41抵靠在支撑部11上,支撑部11将外杯体1内分隔成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在外杯体1上形成有连通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的泄气通道14。其中,自热包3中一般含有氧化钙等物质,在遇水后能发生反应并释放热量,具体自热包3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打开杯盖2,将内杯4先取出,向外杯体1内加入适量的水,再将内杯4放回外杯体1内,盖上杯盖2。自热包3遇水发生反应后释放热量,水变成蒸汽充满下腔体13后通过泄气通道14进入上腔体12,并充满上腔体12。整个过程蒸汽始终充满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对内杯4进行持续加热。由此,本实施例中的自热酸奶杯自带自热包3,通过向外杯体1内加水的方式便可以实现快速的将冷藏的酸奶加热到适宜温度,一方面可以解决加热酸奶的便利性问题,让加热更方便快捷;另一方面,通过对自热包3大小的设计,可以很好的控制加热酸奶的程度,不至于过热影响活菌数量。同时,采用外杯体1上形成的支撑部11对内杯杯沿41进行定位,既方便加工又方便对内杯4进行支撑固定,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便捷,且携带方便,成本低。在具体实现方式中,为了更便于外杯体1的加工,外杯体1的上部内壁向上形成孔径扩大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构成支撑部11。在外杯体1的内壁对应支撑部11的位置沿其周向间隔形成多个泄气凹槽,泄气凹槽构成泄气通道14。对于泄气凹槽的数量根据需要而定,例如本实施例中共设有六个泄气凹槽。当然,泄气通道14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方式实现,只要能安装内杯4后连通上腔体12和下腔体13即可,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使用时蒸汽的压力过大而产生危险,如图1所示,在杯盖2上开设有排气孔21,以保证安全性。为了在向外杯体1内加入水时方便控制加水量,在外杯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液位标记线15。该液位标记线15可以按照图2中示出的由外杯体1的杯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环槽构成,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内杯4的密封性,如图7所示,内杯4包括内杯体42和封口膜43,封口膜43设在内杯体42的开口端,内杯杯沿41形成在内杯体42的开口端。可以理解,内杯体42和外杯体1均为具有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一般为了增加外杯体1和内杯体42的强度,在外杯体1的底面中心和内杯体42的底面中心分别上凹形成第一凹槽16和第二凹槽44。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外杯体1和杯盖2的扣合,如图3至图6所示,外杯体1的开口端具有外杯杯沿17,杯盖2的边缘向下形成孔径扩大的卡环23,卡环23的顶部内侧形成阶梯部24,卡环23的下端边缘呈喇叭状,以对杯盖2的扣合起到导向作用。外杯杯沿17卡设在卡环23内,且外杯杯沿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热酸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外杯体和杯盖;/n在所述外杯体的内侧底部放置有自热包,在所述外杯体内且位于所述自热包的上方设有用于盛装酸奶的内杯;/n在所述外杯体的内壁形成有支撑部,所述内杯具有内杯杯沿,所述内杯杯沿抵靠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部将所述外杯体内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在所述外杯体上形成有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的泄气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热酸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的外杯体和杯盖;
在所述外杯体的内侧底部放置有自热包,在所述外杯体内且位于所述自热包的上方设有用于盛装酸奶的内杯;
在所述外杯体的内壁形成有支撑部,所述内杯具有内杯杯沿,所述内杯杯沿抵靠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支撑部将所述外杯体内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在所述外杯体上形成有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的泄气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酸奶杯,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杯体的上部内壁向上形成孔径扩大的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构成所述支撑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热酸奶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杯体的内壁对应所述支撑部的位置沿其周向间隔形成多个泄气凹槽,所述泄气凹槽构成所述泄气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酸奶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杯盖上开设有排气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热酸奶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静宇张海龙孙云峰张海斌索超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