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型四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74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型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身、间隔分布在无人机机身外侧壁的机臂、以及安装在机臂顶端的无人机电机;所述无人机机身外侧壁底面设有凸沿,该无人机机身上通过夹持连接架安装有机身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拆装便捷性的特点,能够增加机身罩与无人机机身安装时整体稳固性,防止无人机使用时机身罩在无人机机身上发生歪斜位移的问题,减少机身罩与无人机机身之间所产生的晃动,降低无人机机身与机身罩之间所产生的晃动接触磨损,并能迅速实现机身罩的拆卸,方便对无人机内部元件进行维护,延长机身罩与无人机机身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该无人机的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型四旋翼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型四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四旋翼无人机是一种有四个螺旋桨且螺旋桨呈十字形交叉的无人飞行器,四旋翼无人机包含无人机机身、机臂、无人机电机、以及机身罩。现有的四旋翼无人机,机身罩大多都是通过若干紧固件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拆卸难度较大,不利于对无人机内部元件进行维护,机身罩安装时整体的牢固性差,无人机使用时机身罩在无人机机身上容易发生歪斜位移的问题,无人机在使用时机身罩与无人机机身之间容易产生晃动,无人机机身与机身罩之间容易产生严重的晃动接触磨损,影响了机身罩与无人机机身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型四旋翼无人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四旋翼无人机拆卸难度较大,不易对无人机内部元件进行维护,机身罩安装时整体的牢固性差,无人机机身与机身罩之间容易产生严重晃动接触磨损,影响机身罩与无人机机身使用寿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型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身、间隔分布在无人机机身外侧壁的机臂、以及安装在机臂顶端的无人机电机;所述无人机机身外侧壁底面设有凸沿,该无人机机身上通过夹持连接架安装有机身罩;所述机身罩的底部贴于凸沿上表面,该机身罩的底端边缘开设有插槽;所述夹持连接架包含固定连接在机身罩底端边缘的定位连接部、开设于机身罩外侧壁供机臂安置的安装槽、以及将凸沿与机身罩连接于一体的增稳固连件;所述定位连接部包含分布在凸沿上的定位块与连接孔;所述增稳固连件包含设置在机身罩底端并穿过连接孔的拉持柱、以及位于凸沿下方并连接在拉持柱外表面的紧压部。优选的,所述定位块设置有两组并且镜像分布在凸沿的上表面,连接孔位于两组定位块之间;所述定位块插入至插槽内,该定位块的俯视外形与插槽的俯视外形相同,且定位块的俯视外形呈“C”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拉持柱为表面分布有外螺纹的柱体,该拉持柱垂直设置在机身罩与凸沿之间;所述拉持柱与机身罩为一体化成型结构,该拉持柱的外表面位于凸沿与机身罩之间位置活动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顶端固定在机身罩底端边缘。优选的,所述紧压部为带有螺孔的圆柱块,该圆柱块的外侧壁间隔分布有操作杆,且螺孔孔内壁的内螺纹与拉持柱的外螺纹配合,以实现拉持柱与圆柱块的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凸沿的底端开设有供紧压部顶端安置的卡槽,该凸沿与机身罩的俯视外形皆呈圆形结构,且机身罩的底面面积不超出凸沿的顶面面积。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主视外形呈倒“U”型结构,该安装槽的槽壁上粘接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拆装便捷性的特点,能够增加机身罩与无人机机身安装时整体的稳固性,让机身罩稳固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上,有效防止无人机使用时机身罩在无人机机身上发生歪斜位移的问题,减少该无人机在使用时机身罩与无人机机身之间所产生的晃动,降低无人机机身与机身罩之间所产生的晃动接触磨损,并且能迅速实现机身罩的拆卸,方便对无人机内部元件进行维护,延长机身罩与无人机机身的使用寿命,有利于该无人机的长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无人机机身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机身罩安装在无人机机身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机身罩的结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紧压部的结构立体图。图中:1无人机机身、11凸沿、111卡槽、12定位块、13连接孔、2机臂、3无人机电机、4机身罩、41插槽、5安装槽、51橡胶垫、6增稳固连件、61拉持柱、62弹簧、63紧压部、631螺孔、632操作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型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身1、间隔分布在无人机机身1外侧壁的机臂2、以及安装在机臂2顶端的无人机电机3;无人机机身1外侧壁底面设有凸沿11,该无人机机身1上通过夹持连接架安装有机身罩4;机身罩4的底部贴于凸沿11上表面,该机身罩4的底端边缘开设有插槽41;夹持连接架包含固定连接在机身罩4底端边缘的定位连接部、开设于机身罩4外侧壁供机臂2安置的安装槽5、以及将凸沿11与机身罩4连接于一体的增稳固连件6;定位连接部包含分布在凸沿11上的定位块12与连接孔13;增稳固连件6包含设置在机身罩4底端并穿过连接孔13的拉持柱61、以及位于凸沿11下方并连接在拉持柱61外表面的紧压部63;需要说明的是,增稳固连件6的设置,能够将机身罩4与无人机机身1快速结合于一体,实现机身罩4与凸沿11的稳固结合,同时也方便机身罩4与凸沿11的分离,实现机身罩4的快速拆卸。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定位块12设置有两组并且镜像分布在凸沿11的上表面,连接孔13位于两组定位块12之间;定位块12插入至插槽41内,该定位块12的俯视外形与插槽41的俯视外形相同,且定位块12的俯视外形呈“C”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块12与插槽41的配合,能够在将机身罩4迅速与无人机机身1的凸沿11牢牢结合于一体,以此来提高机身罩4的安装便捷性,从而方便机身罩4的安装,加快了机身罩4与无人机机身1的安装速度。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拉持柱61为表面分布有外螺纹的柱体,该拉持柱61垂直设置在机身罩4与凸沿11之间;拉持柱61与机身罩4为一体化成型结构,该拉持柱61的外表面位于凸沿11与机身罩4之间位置活动套设有弹簧62,且弹簧62的顶端固定在机身罩4底端边缘;紧压部63为带有螺孔631的圆柱块,该圆柱块的外侧壁间隔分布有操作杆632,且螺孔631孔内壁的内螺纹与拉持柱61的外螺纹配合,以实现拉持柱61与圆柱块的螺纹连接;其中,能够在机身罩4与凸沿11安装时,依靠弹簧62所产生的弹力来降低机身罩4与凸沿11之间所产生的接触磨损,以此来延长机身罩4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所示,凸沿11的底端开设有供紧压部63顶端安置的卡槽111,该凸沿11与机身罩4的俯视外形皆呈圆形结构;其中机身罩4的底面面积不超出凸沿11的顶面面积,能够在无人机机身1上形成一个对机身罩4起到支撑托起作用的安装平面,方便机身罩4快速安装在无人机机身1上,以此来完成无人机主体的安装;其中,卡槽111的设置,能够方便将紧压部63插入,以对紧压部63实现保护延长其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安装槽5的主视外形呈倒“U”型结构,该安装槽5的槽壁上粘接有橡胶垫51;其中,通过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型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身、间隔分布在无人机机身外侧壁的机臂、以及安装在机臂顶端的无人机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外侧壁底面设有凸沿,该无人机机身上通过夹持连接架安装有机身罩;所述机身罩的底部贴于凸沿上表面,该机身罩的底端边缘开设有插槽;/n所述夹持连接架包含固定连接在机身罩底端边缘的定位连接部、开设于机身罩外侧壁供机臂安置的安装槽、以及将凸沿与机身罩连接于一体的增稳固连件;所述定位连接部包含分布在凸沿上的定位块与连接孔;所述增稳固连件包含设置在机身罩底端并穿过连接孔的拉持柱、以及位于凸沿下方并连接在拉持柱外表面的紧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型四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身、间隔分布在无人机机身外侧壁的机臂、以及安装在机臂顶端的无人机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外侧壁底面设有凸沿,该无人机机身上通过夹持连接架安装有机身罩;所述机身罩的底部贴于凸沿上表面,该机身罩的底端边缘开设有插槽;
所述夹持连接架包含固定连接在机身罩底端边缘的定位连接部、开设于机身罩外侧壁供机臂安置的安装槽、以及将凸沿与机身罩连接于一体的增稳固连件;所述定位连接部包含分布在凸沿上的定位块与连接孔;所述增稳固连件包含设置在机身罩底端并穿过连接孔的拉持柱、以及位于凸沿下方并连接在拉持柱外表面的紧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拆装型四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设置有两组并且镜像分布在凸沿的上表面,连接孔位于两组定位块之间;所述定位块插入至插槽内,该定位块的俯视外形与插槽的俯视外形相同,且定位块的俯视外形呈“C”型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斯宇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