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263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装置,它主要包括:基座、键盖及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键盖具有至少一导引元件及至少两滑槽,其中导引元件装设于前述基座的导引部,而滑槽呈一特定形状,其相对距离由键盖中心至键盖帽缘渐增,内可收纳位于滑槽内的长度随滑动装置的运动而改变的滑动装置滑动件的若干个连接部,藉上述装置,可使按键在按压组装时减少阻力,在拔取时有较强的抗拔取力,因而可发挥易于组装但不易脱开的功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装置本技术是一种按键装置,尤指一种具低压入力、高拔出力,能提供组装容易的电脑键盘的按键装置。键盘是计算机领域使用最普遍的输入装置之一。大部份的键盘上按键数均不在少数,而现行的组装普遍以人工完成,因此在构造上须有低压入力的设计配合,方能克服大量生产的问题。又因按键提供输入的动作相当频繁,因而须具一定程度的耐用性,以避免组装上的松动,方能降低跳键的机会。请参阅图1、图2及图3,现有的按键,均为利用键盖40;四角的挡片70及键盖帽缘46为滑动区,其中挡片70为等边四边形的薄片;其滑动区内收纳若干个组滑动件50,60的滑块52,62。因滑块52,62的位置随滑动件50,60的运动而有所不同,即键盖40组装压入时;滑块52,62的位置如图1所示,而当键盖40被拔取时;滑块52,62的位置如图2所示。而由于压入力或拔取力主要均取决于滑块位于挡片内的长度,故当相对的挡片间距一定(即图中的B尺寸)时,则其相对两滑块的总长度(即图中的A尺寸)的设计常陷入两者难以兼顾的窘境,产生过大则压入不易,过小则易被拔取,再加上射出成形时,公差及精密度变化大,均使低压入力和高拔取力两者无法兼顾。另外,相关的按键装置可参考台湾第80206310、83204123、84214256、85202834号等专利申请案;及美国专利前案第5,463,195、5,504,283、5,512,719,但均有前述的缺陷,可见前案虽多,但上述的技术瓶颈仍未突破。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该按键装置中的键盖具有若干个滑槽的构造,藉滑槽相对位置的设计,使滑动件的连接部与滑槽的嵌合力具不同程度的松紧,以提供一种兼具低压入力及高拔取力的按键装置,以达到容易安装但不易脱开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键盖包括至少一导引元件、及至少二滑槽;其中导引元件系装设于前述基座的导引部,而该等滑槽的位置排列呈一特定形状,其相对位置的距离由键盖中心至键盖帽缘渐增;内可收纳滑动装置的滑动件的若干个连接部,使若干个连接部位于滑槽内的长度,将随滑动装置的运动而改变,藉上述的装置,非但可使按键在按压组装时减少阻力;更可使按键在拔取时有较强的抗拔取力,因此本按键装置的创作,可发挥易于组装但不易脱开的功能。本技术的再一特征,在于该等滑槽的位置排列以“八”字形排列,使至少一滑动件的若干个连接部,收纳于其内。本技术的又一特征,在于该滑槽包括一几何形状的底板及至少一开口。图1为现有按键装置键盖压入时的俯视图。图2为现有按键装置键盖拔取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键盖装置的倒置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按键装置键盖压入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按键装置键盖拔取时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按键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按键装置其键盖的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按键装置的组合图,其中键盖为剖面。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请参阅图6,本技术按键装置99由基座10、第一滑动件20、第二滑动件30以及键盖40所组成。其中基座10为一方形平板状元件,两侧设有卡固区12,每一卡固区12皆由相对的两卡固凸块121所构成。另,基座10的另两侧的中央部位设有导引部14,该导引部14为一柱状凸出体,其上另有导引槽141。又第一滑动件20为弯折的ㄩ形构件,其ㄩ形的中央部位为卡合部22,用以卡固于前述基座10一侧卡固区12,并使第一滑动件20可以旋转,第一滑动-->件20的两侧杆件24;内侧面均设有一滑沟26,该滑沟26具有适当的曲面,而于两侧杆件24相对连接卡合部22的另一端缘则设有滑块28。第二滑动件30亦同为弯折的ㄩ形构件,其中央部位为卡固部32,用以卡固于前述基座10的另一侧卡固区12,使第二滑动件30可以转动,于两侧杆件34上设有凸块36,用以装配于前述第一滑动件20的滑沟26中,于两侧杆件34相对连接卡固部32的另一端缘亦设有滑块38,此外,于杆件34的间另设有强固部35,分别连接第二滑动件30两侧的杆件34,用以强化结构。请一并参阅图3,键盖40具有按压表面48,用以承受使用时手指的按压,该按键装置中的键盖40,具有若干个个导柱44以及若干个个ㄩ型滑槽42,其导柱44位于上述键盖40两侧的中央部位,被收纳于前述基座10的导引部14中。前述的若干个个ㄩ型滑槽42,由梯形的底板421、竖板422等组成,其位置可分布于键盖40的四角,且两两相对排列互呈八字形,而相对的距离由键盖40中心至键盖40帽缘46渐增,即相对于底板421边缘的距离宽度而言,系从键盖40的帽缘46起逐渐向中央处缩小,另可藉位于二侧的挡板422,与键盖40连结。再者ㄩ型滑槽42具一开口420,该开口420各自两两相对,可分别供滑动件20,30的滑块28、38装设于其内(请参阅图7),故当键盖40由上往下位移的滑动过程中,不仅第二滑动件30的凸块36在第一滑动件20的滑沟26中滑动,且第一滑动件20及第二滑动件30的滑块28、38也沿键盖40的ㄩ型滑槽42作水平滑动,使其滑块28、38的位置也相对的在ㄩ型滑槽42中移动,故当键盖在最高点(即抗拔取的状态,如图5所示)时,滑块28、38的位置在ㄩ型滑滑槽42的梯形底板421最宽处,造成嵌合的长度最长,形成抗拔取力最强。而当键盖在最低状态(即按压组装时的状态,如图4所示),滑块28、38的位置在ㄩ型滑槽42的梯形底板421最窄处,造成嵌合的长度最短,形成压入力最低;由上述的装置确实能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装置,装置于电脑键盘上,其至少包括基座、键盖及滑动装置,其中:基座,具有至少一连结区,以及至少一导引部;键盖,具有至少一导引元件、及至少二滑槽;滑动装置,包括至少二滑动件,于滑动件具有若干个连结部、滑沟以及凸块,其特征在于导 引元件装设于前述基座的导引部,而该等滑槽的位置排列呈一特定形状,其相对位置的距离由键盖中心至键盖帽缘渐增;若干个连结部分别连结于前述基座的连结区及键盖的滑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装置,装置于电脑键盘上,其至少包括基座、键盖及滑动装置,其中:基座,具有至少一连结区,以及至少一导引部;键盖,具有至少一导引元件、及至少二滑槽;滑动装置,包括至少二滑动件,于滑动件具有若干个连结部、滑沟以及凸块,其特征在于导引元件装设于前述基座的导引部,而该等滑槽的位置排列呈一特定形状,其相对位置的距离由键盖中心至键盖帽缘渐增;若干个连结部分别连结于前述基座的连结区及键盖的滑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为一平板状元件,该导引部凸出于基座,其上并设有槽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键盖的导引元件为一导柱结构,可收纳于前述基座导引部的槽道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装置,该滑动件为一弯折的ㄩ形杆状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滑沟及凸块可分别设于滑动件两侧的中央部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的连结部可为滑块,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华宗
申请(专利权)人:富金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