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台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89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设有驾驶室,车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车体的一侧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支撑架垂直放置,旋转轴上设有可拆卸的绕线盘,绕线盘上缠绕有输液管,输液管的外侧壁上均匀排布有漏液孔,支撑架远离车体的一侧设有导线机构,支撑架的下端设有锥形架,锥形架与支撑架之间设有伸缩缸,锥形架上设有可拆卸的导线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上下移动的锥形架通过伸缩缸控制下降深度,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旋转,控制导轮一和导轮二夹持着输液管向前运动,随着车体的移动,将输液管预埋在地下,只需控制修复液对土壤进行渗透即可,治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是指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危害人体健康。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通过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物理或化学土壤修复技术中研究运用较多的是固化-稳定化、淋洗和化学氧化-还原。其中淋洗技术是较为常用一种方法,淋洗是向污染土壤中施加淋洗液,使其向下渗透穿过污染土壤,并与其中的污染物相互作用,通过淋洗液的解吸、螯合、溶解或络合等物理、化学作用,最终使污染物转移入淋洗液中。现有的修复装置,土壤与修复剂混合不均匀,修复剂不能均匀的渗透入土壤中,治理效果欠佳。来回翻动土壤,工作量大,能耗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驾驶室,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车体的一侧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支撑架垂直放置,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可拆卸的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缠绕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外侧壁上均匀排布有漏液孔,所述支撑架远离车体的一侧设有导线机构,所述导线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导轮一和导轮二、连接在导轮一一端的驱动电机一、连接在导轮二一端的驱动电机二,所述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设置在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架的下端设有锥形架,所述锥形架与支撑架之间设有伸缩缸,所述锥形架上设有可拆卸的导线柱,所述输液管夹持在相邻的导线柱之间。作为改进,所述车体远离支撑架的一侧设有防护栏。作为改进,所述导轮一和导轮二的运动方向相反。作为改进,所述伸缩缸为气动伸缩缸。作为改进,所述锥形架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导线柱包括芯轴和套设在芯轴外侧的转动套,所述芯轴的下端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弹性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需驱动车体对待修复的土壤进行埋管工作即可,上下移动的锥形架通过伸缩缸控制下降深度,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旋转,控制导轮一和导轮二夹持着输液管向前运动,随着车体的移动,将输液管预埋在地下,只需控制修复液对土壤进行渗透即可,治理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的导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的导线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车体,2、驾驶室,3、行走轮,4、支撑架,5、旋转轴,6、绕线盘,7、输液管,8、导轮一,9、导轮二,10、驱动电机一,11、驱动电机二,12、锥形架,13、伸缩缸,14、导线柱,15、防护栏,16、定位孔,17、芯轴,18、转动套,19、弹性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有驾驶室2,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3,所述车体1的一侧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与支撑架4垂直放置,所述旋转轴5上设有可拆卸的绕线盘6,所述绕线盘6上缠绕有输液管7,所述输液管7的外侧壁上均匀排布有漏液孔,所述支撑架4远离车体1的一侧设有导线机构,所述导线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导轮一8和导轮二9、连接在导轮一8一端的驱动电机一10、连接在导轮二9一端的驱动电机二11,所述驱动电机一10和驱动电机二11设置在支撑架4内,所述支撑架4的下端设有锥形架12,所述锥形架12与支撑架4之间设有伸缩缸13,所述锥形架12上设有可拆卸的导线柱14,所述输液管7夹持在相邻的导线柱14之间。所述车体1远离支撑架4的一侧设有防护栏15。所述导轮一8和导轮二9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伸缩缸13为气动伸缩缸。所述锥形架12上设有定位孔16,所述导线柱14包括芯轴17和套设在芯轴17外侧的转动套18,所述芯轴17的下端设有与定位孔16配合的弹性圈19。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只需驱动车体对待修复的土壤进行埋管工作即可,上下移动的锥形架通过伸缩缸控制下降深度,使得对土壤的截面切除一个V形的流道,在车体开走后,土壤在重力的作用下,把流道再次掩盖住,驱动电机一和驱动电机二旋转,控制导轮一和导轮二夹持着输液管向前运动,随着车体的移动,将输液管预埋在地下,只需控制修复液对土壤进行渗透即可,治理效果好;操作者可以站在防护栏处进行观察。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有驾驶室(2),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一侧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与支撑架(4)垂直放置,所述旋转轴(5)上设有可拆卸的绕线盘(6),所述绕线盘(6)上缠绕有输液管(7),所述输液管(7)的外侧壁上均匀排布有漏液孔,所述支撑架(4)远离车体(1)的一侧设有导线机构,所述导线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导轮一(8)和导轮二(9)、连接在导轮一(8)一端的驱动电机一(10)、连接在导轮二(9)一端的驱动电机二(11),所述驱动电机一(10)和驱动电机二(11)设置在支撑架(4)内,所述支撑架(4)的下端设有锥形架(12),所述锥形架(12)与支撑架(4)之间设有伸缩缸(13),所述锥形架(12)上设有可拆卸的导线柱(14),所述输液管(7)夹持在相邻的导线柱(1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污染治理用修复装置,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有驾驶室(2),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行走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一侧设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与支撑架(4)垂直放置,所述旋转轴(5)上设有可拆卸的绕线盘(6),所述绕线盘(6)上缠绕有输液管(7),所述输液管(7)的外侧壁上均匀排布有漏液孔,所述支撑架(4)远离车体(1)的一侧设有导线机构,所述导线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导轮一(8)和导轮二(9)、连接在导轮一(8)一端的驱动电机一(10)、连接在导轮二(9)一端的驱动电机二(11),所述驱动电机一(10)和驱动电机二(11)设置在支撑架(4)内,所述支撑架(4)的下端设有锥形架(12),所述锥形架(12)与支撑架(4)之间设有伸缩缸(13),所述锥形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杰邱战洪王仕方洪杰单华峰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