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绘用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83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绘用无人机,包括控制器、气囊、储气箱、喷气口、转动装置、气囊释放装置,控制器控制盖板的开启,气囊可充入氦气为无人机提供升力,储气箱储存氦气并设置放气开关,当盖板打开气囊释放时将气囊内充入氦气,所述喷气口可在操作员的控制下打开,转动装置可以调控螺旋桨的角度,使螺旋桨可以根据无人机的不同状态进行调整,所述气囊释放装置可以调控气囊的释放,在降落的最后阶段气囊释放装置和气囊一起脱离无人机本体,防止气囊落下缠绕到螺旋桨。绕到螺旋桨。绕到螺旋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绘用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测绘
,尤其涉及一种测绘用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测绘测量在遥感测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备成本低、效费比好、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无人机上装载多类传感器,例如摄像头,可以实现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功能,广泛应用于消防、军事、交通、 警务、勘探以及气象等领域,以实现对指定区域的巡航拍摄和监视。目前,无人机大多是基于直升机的飞行原理进行设计制造的,可实现垂直升降和高空悬停,从而满足航拍和监控的要求,最普遍的是固定翼式以及多旋翼式。但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无人机的升力源一般仅为旋翼,多旋翼式无人机其动力源一般为电池,如现有的四旋翼的无人机的电池一般为5000mAh,其飞行时间仅为15

20分钟,续航能力差,且现有技术的无人机的旋翼一般为固定在支臂末端的,无法调节其转动的角度,其灵活性不足,一些辅助的升力装置太小不能承受无人机的大部分重量,太大的升力装置影响无人机本身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测绘用无人机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绘用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气囊,气囊下方设置气囊固定装置,气囊固定装置下方设置气囊存放箱,气囊存放箱上方设置气囊释放装置,气囊释放装置左侧中部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右侧设置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左侧设置卡紧环,卡紧环内侧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中部设置放气口,第二转轴左侧设置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中部右侧设置第一卡紧片,第二连接杆中部左侧设置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左侧设置第二推杆,第二推杆左侧设置第二卡紧片,第二卡紧片左侧设置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左侧设置弹簧垫块,弹簧垫块固定在机体内,第二连接杆两端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侧设置齿条,齿条下方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外侧设置弹簧箱,弹簧箱下方设置滑动槽,齿条上方设置齿轮,齿轮中部设置固定轴,齿轮左侧设置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左侧设置第一联轴器,第一联轴器左侧设置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外侧设置电机固定板,气囊释放装置右侧设置盖板,盖板两侧设置控制器,气囊存放箱上方左侧设置测速装置,气囊存放箱下方设置机身,机身外侧设置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外侧设置螺旋桨支座,螺旋桨支座上方设置螺旋桨,螺旋桨中部设置螺旋桨固定帽,机身内侧设置储气箱,储气箱上方设置软管,储气箱下方设置喷气口,储气箱外侧设置脚架,机身下方设置装置仓。
[0005]所述转动装置右侧设置加强板,加强板右侧设置旋转腔,加强板右侧设置啮合内齿轮,啮合内齿轮中部设置啮合外齿轮,啮合外齿轮右侧设置第二联轴器,第二联轴器右侧
设置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右侧设置第二电机。
[0006]所述气囊固定装置上方设置盖板,盖板右侧设置气囊进气管,盖板中部设置第一固定环,盖板下方设置合页,合页下方设置气囊释放装置,气囊释放装置下方设置软管,软管外侧设置第二固定环,气囊进气管下方设置气囊橡胶圈。
[0007]优选的,所述储气箱内储存的是压缩氦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滑动槽的两侧。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无人机的机身上设置储气箱,所述储气箱内储存压缩氦气,无人机上部设置控制器,控制器打开使盖板向上弹起,储气箱将氦气通过软管输入气囊,气囊在气囊固定装置的控制下竖直向上,气囊直径达到三米以上,提供无人机所需的大部分升力,此时螺旋桨通过转动装置旋转,此时螺旋桨除了提供部分升力还要维持无人机的稳定,所述测速装置检测风速实时对螺旋桨的旋转角度进行调整,使无人机保持稳定,气囊释放装置在无人机降落时打开,将气囊和气囊固定装置一起释放到空中,无人机本体在螺旋桨的作用下缓慢落下,无人机的机身下方设置的喷气口,剩余的氦气向下喷气减小无人机下落的速度,气囊出气口快速释放氦气,在升力小于重力后向下落,缓慢落到地面上。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脱离装置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动装置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气囊固定装置放大图。
[0011]图中名称1、固定轴;2、控制器;3、气囊;4、螺旋桨;5、螺旋桨支座;6、储气箱;7、机身;8、装置仓;9、脚架;10、喷气口;11、转动装置;12、螺旋桨固定帽;13、软管;14、气囊存放箱;15、气囊固定装置;16、盖板;17、气囊释放装置;18、测速装置;19、齿轮;20、齿条;21、第一弹簧;22、弹簧箱;23、第一转轴;24、滑动槽;25、第一卡紧片;26、第二转轴;27、卡紧环;28、放气口;29、固定板;30、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2、第一推杆;33、机体;34、第二弹簧;35、弹簧垫块;36、第二卡紧片;37、第二推杆;38、电机固定板;39、第一电机;40、第一传动轴;41、第一联轴器;1101、加强板;1102、旋转腔;1103、啮合内齿轮;1104、啮合外齿轮;1105、第二电机;1106、第二传动轴;1107、第二联轴器;1501、气囊进气管;1502、第一固定环;1503、气囊橡胶圈;1504、第二固定环;1506、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一种测绘用无人机,包括机身7和气囊3,气囊3充气后直径扩大到三米以上,气囊3下方设置气囊固定装置15,气囊固定装置15上方设置盖板16,盖板16右侧设置气囊进气管1501,盖板16中部设置第一固定环1502,第一固定环1502固定气囊进气管1501,当气囊3放气时卡紧气囊橡胶圈1503防止气囊3脱离,盖板16下方设置合页1506,合页1506使盖板16旋转90度,合页1506下方设置气囊释放装置17,
气囊释放装置17下方设置软管13,所述软管13将氦气充入气囊3,软管13外侧设置第二固定环1504,第二固定环1504对软管13进行固定,气囊进气管1501下方设置气囊橡胶圈1503,气囊固定装置15下方设置气囊存放箱14,气囊存放箱14上方设置气囊释放装置17,气囊释放装置17左侧中部设置第二转轴26,第二转轴26右侧设置第一连接杆30,第一连接杆30左侧设置卡紧环27,卡紧环27将气囊进气管1501卡紧,卡紧环27内侧设置固定板29,固定板29中部设置放气口28,第二转轴26左侧设置第二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1中部右侧设置第一卡紧片25,第二连接杆31中部左侧设置第一推杆32,第一推杆32左侧设置第二推杆37,第二推杆37左侧设置第二卡紧片36,第二卡紧片36左侧设置第二弹簧34,第二弹簧34左侧设置弹簧垫块35,弹簧垫块35固定在机体33内,第二连接杆31两端设置第一转轴23,第一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绘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和气囊,气囊下方设置气囊固定装置,气囊固定装置下方设置气囊存放箱,气囊存放箱上方设置气囊释放装置,气囊释放装置左侧中部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右侧设置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左侧设置卡紧环,卡紧环内侧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中部设置放气口,第二转轴左侧设置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中部右侧设置第一卡紧片,第二连接杆中部左侧设置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左侧设置第二推杆,第二推杆左侧设置第二卡紧片,第二卡紧片左侧设置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左侧设置弹簧垫块,弹簧垫块固定在机体内,第二连接杆两端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外侧设置齿条,齿条下方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外侧设置弹簧箱,弹簧箱下方设置滑动槽,齿条上方设置齿轮,齿轮中部设置固定轴,齿轮左侧设置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左侧设置第一联轴器,第一联轴器左侧设置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外侧设置电机固定板,气囊释放装置右侧设置盖板,盖板两侧设置控制器,气囊存放箱上方左侧设置测速装置,气囊存放箱下方设置机身,机身外侧设置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振贺俊平苗杰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