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77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彩钢复合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包括均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运送及加热彩钢板的彩钢板传输装置、用于传输芯材和涂胶的芯材传输装置和贴合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彩钢板传输装置,实现了彩钢板的预热并将彩钢板输送带贴合装置,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芯材输送装置实现了芯材的上胶和烘干,并且最终将芯材导入贴合装置,由贴合装置完成芯材与彩钢板的压合成型。与现有技术的人工作业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彩钢复合板贴合成型的自动化,更加节省胶液和贴合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
本技术涉及彩钢复合板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
技术介绍
彩钢复合板是由面板及底板与保温芯材通过粘结剂(或发泡)复合而成的保温复合维护板材,其中面板或底板主要采用彩涂板、镀锌板、不锈钢板、铝箔纸、PVC板或三合板等,主要的芯材一般采用PE珍珠棉、EPS泡沫板、聚氨酯板、岩棉板或玻璃丝棉等具有轻质、高隔热阻燃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因此,彩钢符合板具有重量轻、隔热保温、施工方便、色泽鲜艳外形美观以及强度高等众多优点,广泛使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公共厂房、活动板房、及集成房屋的墙面和屋面。彩钢复合板的生产过程中,复合层与底板或面板的贴合过程是很重要的一步,申请号为CN201520010910.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隔热复合金属板的生产设备,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滴胶装置对彩钢板表面进行滴胶,同时通过涂胶装置将彩钢板表面的粘胶剂进行均匀涂抹,使得彩钢板在于芯材进行粘合时,能更加牢固紧密,提高了复合彩钢板的质量。此外,市面上大多数的贴合方式采用工人先将胶水喷到彩钢板上再将复合层人工贴合。上述的贴合方式虽然都能达到贴合效果,但是彩钢板贴合后还需要放置一段时间才会牢固,存在贴合效率低,贴合效果不好,而且涂胶方式导致胶水的浪费严重,导致生产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彩钢复合板生产方式中存在的芯材贴合费时费力且贴合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包括均设置在机架上用于运送及加热彩钢板的彩钢板传输装置、用于传输芯材和涂胶的芯材传输装置和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用于接收彩钢板传输装置运送的彩钢板和芯材传输装置运送的芯材并将二者压合。进一步地,所述彩钢板传输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加热装置和若干托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的入口处,用于将彩钢板加热;所述托辊用于传输彩钢板。进一步地,所述芯材传输装置包括沿传输路径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放料装置、辊胶装置和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的下游为所述贴合装置;所述放料装置用于存储发放芯材;所述辊胶装置用于为芯材上胶;所述风干装置用于风干胶液。进一步地,所述放料装置与所述辊胶装置之间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绕辊,所述绕辊用于引导芯材至所述辊胶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风干装置与所述贴合装置之间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绕辊,所述绕辊用于引导芯材至所述贴合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辊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花辊,与所述花辊相连接的花辊驱动机构,用于存放胶液的储胶槽,和设置在所述花辊下方的第一压辊和第一升降驱动机构;所述花辊一部分浸在储胶槽的胶液中;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压辊用于将芯材压至所述花辊。进一步地,所述花辊为表面辊花成凹凸不平的圆柱体,所述凹凸不平的圆柱体表面有利于充分挂胶。进一步地,所述贴合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压合装置、切断装置和第二压合装置;所述第一压合装置用于将芯材与彩钢板压合;所述第二压合装置用于对压合后的复合板二次加固压合;所述切断装置用于切断复合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合装置包括引送托辊,与所述引送托辊相连接的引送驱动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引送托辊正上方的第二压辊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引送托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托辊处于同一高度;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压辊用于将将芯材压合至彩钢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合装置与所述第一压合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所述第二压合装置用于对压合后的复合板二次加固压合。本技术提供的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彩钢板传输装置,实现了彩钢板的预热并将彩钢板输送带贴合装置,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芯材输送装置实现了芯材的上胶和烘干,并且最终将芯材导入贴合装置,由贴合装置完成芯材与彩钢板的压合成型。与现有技术的人工作业相比,本技术实现了彩钢复合板贴合成型的自动化,更加节省胶液和贴合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芯材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贴合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机架20彩钢板传输装置21加热装置22托辊30芯材传输装置31放料装置32辊胶装置321花辊322花辊驱动机构323储胶槽324第一压辊325第一升降驱动机构33风干装置34绕辊40贴合装置41第一压合装置411引送托辊412引送驱动机构413第二压辊414第二升降驱动机构42切断装置43第二压合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包括均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运送及加热彩钢板的彩钢板传输装置20、用于传输芯材和涂胶的芯材传输装置30和贴合装置40;所述贴合装置40用于接收彩钢板传输装置20运送的彩钢板和芯材传输装置30运送的芯材并将二者压合。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3所示,在机架10上安装有彩钢板传输装置20,用于传输彩钢板;彩钢板传输装置20的上方设有芯材传输装置30,芯材传输装置30包括放料装置31、辊胶装置32和风干装置33,其中放料装置31可以为辊筒、料仓等形式中的一种,用于存储和发放芯材。所述放料装置31与所述辊胶装置32之间还设有若干绕辊34,用于对芯材的导向传输以及张紧调节。辊胶装置32的下游依次设有风干装置33,风干装置33用于对芯材上的胶液进行烘干,使得贴合后能够快速牢固。芯材经过风干装置33的处理以及绕辊34的导向引送后进入贴合装置40,所述贴合装置包括第一压合装置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运送及加热彩钢板的彩钢板传输装置(20)、用于传输芯材和涂胶的芯材传输装置(30)和贴合装置(40);/n所述贴合装置(40)用于接收彩钢板传输装置(20)运送的彩钢板和芯材传输装置(30)运送的芯材并将二者压合;/n所述彩钢板传输装置(2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的加热装置(21),所述加热装置(21)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20)的入口处,用于将彩钢板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置在机架(10)上用于运送及加热彩钢板的彩钢板传输装置(20)、用于传输芯材和涂胶的芯材传输装置(30)和贴合装置(40);
所述贴合装置(40)用于接收彩钢板传输装置(20)运送的彩钢板和芯材传输装置(30)运送的芯材并将二者压合;
所述彩钢板传输装置(2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的加热装置(21),所述加热装置(21)设置在所述传输装置(20)的入口处,用于将彩钢板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彩钢板传输装置(2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的若干托辊(22),所述托辊(22)用于传输彩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传输装置(30)包括沿传输路径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的放料装置(31)、辊胶装置(32)和风干装置(33),所述风干装置(33)的下游为所述贴合装置(40);
所述放料装置(31)用于存储发放芯材;所述辊胶装置(32)用于为芯材上胶;所述风干装置(33)用于风干胶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装置(31)与所述辊胶装置(32)之间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若干绕辊(34),所述绕辊(34)用于引导芯材至所述辊胶装置(3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装置(33)与所述贴合装置(40)之间的所述机架(10)上设有若干绕辊(34),所述绕辊(34)用于引导芯材至所述贴合装置(4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钢复合板芯材自动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强兰兴炎郭立勇林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锐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