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轮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69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齿轮破碎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底板的支撑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箱体、驱动电机、破碎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表面分别包覆有齿牙,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设有转动块且转动块连接从动辊,所述箱体靠近转动电机的设有配合转动块使用的转动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传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辊运动,主动辊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从动辊,达到破碎效果,当卡机的时候,通过转动电机可以调整从动辊与主动辊的中心距,使用方便,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齿轮破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破碎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双齿轮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在许多工业部门,如冶金、矿山、化工、水泥等工业部门,每年都有大量的原料和再利用的废料都需要用破碎机进行加工处理。如在选矿厂,为使矿石中的有用矿物达到单体分离,就需要用破碎机将原矿破碎到磨矿工艺所要求的粒度。需要用破碎机械将原料破碎到下一步作业要求的粒度。在炼焦厂、烧结厂、陶瓷厂、玻璃工业、粉末冶金等部门,须用破碎机械将原料破碎到下一步作业要求的粒度。双齿辊破碎机具有结构简单、机体紧凑轻便、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等优点而被广乏应用。但传统的双齿辊破碎装置,无法调整齿辊中心距,致使无法调节出料粒度,不能满足市场对不同粒度产品的需求;另外当出现突然停机时,由于不能调整两齿辊的中心距,也无法顺利地排除积存在破碎箱里面的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双齿轮破碎装置,在不改变传动结构的情况下调节齿辊的中心距。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齿轮破碎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底板的支撑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箱体、驱动电机、破碎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破碎机构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相对设置在箱体内,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表面分别包覆有齿牙,所述驱动电机设置箱体的一端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辊,所述主动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从动辊两端相对设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设置在箱体外侧,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设有转动块且转动块连接从动辊,所述箱体靠近转动电机的设有配合转动块使用的转动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传动齿轮,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通过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在一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主动辊运动,主动辊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至从动辊,达到破碎效果,当卡机的时候,通过转动电机可以调整从动辊与主动辊的中心距,使用方便,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改进,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设置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正上方,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贯通底板的出料口,物料从进料口放入,可以直接落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进行破碎。作为改进,所述转动块连接从动辊的内侧为橡胶材质,从动辊为连轴固定,当遇到大颗粒的物料,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破碎时,橡胶材质可以让从动辊产生缓冲效果,让从动辊产生移位,起到保护主动辊和从动辊,提高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使用寿命。作为改进,所述齿牙为相间交错排列,所述齿牙为鹰嘴型结构,齿牙的相间交错排列和鹰嘴型结构,是让物料在破碎时更加简单和容易,同时提高破碎的质量和减少卡机事件的发生。作为改进,所述从动辊与转动块之间和支撑板和主动辊之间均设有轴承,轴承可以让从动辊在转动块内转动和主动辊可以在支撑板内转动,同时轴承摩擦阻力小、功率消耗小、机械效率高、起动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双齿轮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双齿轮破碎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1、底板,1.1、转动槽,2、支撑腿,3、箱体,3.1、进料口,3.2、出料口,4、驱动电机,5、破碎机构,5.1、主动辊,5.2、从动辊,5.3、齿牙,5.4、支撑板,6、转动电机,6.1、转动臂,6.2、转动块,7、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2,一种双齿轮破碎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撑底板1的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有箱体3、驱动电机4和破碎机构5,所述破碎机构5包括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相对设置在箱体3内,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表面分别包覆有齿牙5.3,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箱体3的一端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辊5.1,所述主动辊5.1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设有支撑板5.4,所述从动辊5.2两端相对设有转动电机6且转动电机6设置在箱体3外侧,所述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设有转动臂6.1,所述转动臂6.1远离转动电机6的一端设有转动块6.2且转动块6.2连接从动辊5.2,所述箱体3靠近转动电机6的设有配合转动块使用的转动槽1.1,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上设有传动齿轮7,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通过传动齿轮7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箱体3的顶部设有进料口3.1且进料口3.1设置在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之间的正上方,所述箱体3的底部设有贯通底板1的出料口3.2,从进料口3.1进入需要破碎的物料,然后经过破碎机构5进行撕裂破碎,最后经过出料口3.2排出。所述转动块6.2连接从动辊5.2的内侧为橡胶材质,当遇到大颗粒的物料,在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转动破碎时,橡胶材质可以让从动辊5.2产生缓冲效果,让从动辊5.2产生移位,起到保护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所述齿牙5.3为相间交错排列,所述齿牙5.3为鹰嘴型结构,驱动电机4带动主动辊5.1旋转,主动辊5.1带动从动辊5.2旋转,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啮合连接,反向旋转,物料从进料口3.1进入,让旋转的主动辊5.和从动辊5.2上的齿牙5.3撕裂破碎。所述从动辊5.2与转动块6.2之间和支撑板5.4和主动辊5.1之间均设有轴承,当遇到大颗粒卡住机器时,可以启动转动电机6,转动电机6旋转,带动从动辊5.2在转动槽1.1内远离主动辊5.1,让大颗粒从出料口3.2排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从进料口进入需要破碎的物料,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辊旋转,主动辊带动从动辊旋转,主动辊和从动辊啮合连接,反向旋转,物料落在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让旋转的主动辊5.1和从动辊上的齿牙撕裂破碎,然后从出料口排出,当遇到大颗粒卡住机器时,可以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旋转,带动从动辊在转动槽内远离主动辊,让大颗粒从出料口排出。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齿轮破碎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撑底板(1)的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有箱体(3)、驱动电机(4)和破碎机构(5),所述破碎机构(5)包括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相对设置在箱体(3)内,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表面分别包覆有齿牙(5.3),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箱体(3)的一端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辊(5.1),所述主动辊(5.1)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设有支撑板(5.4),所述从动辊(5.2)两端相对设有转动电机(6)且转动电机(6)设置在箱体(3)外侧,所述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设有转动臂(6.1),所述转动臂(6.1)远离转动电机(6)的一端设有转动块(6.2)且转动块(6.2)连接从动辊(5.2),所述箱体(3)靠近转动电机(6)的设有配合转动块使用的转动槽(1.1),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上设有传动齿轮(7),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通过传动齿轮(7)啮合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齿轮破碎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撑底板(1)的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有箱体(3)、驱动电机(4)和破碎机构(5),所述破碎机构(5)包括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相对设置在箱体(3)内,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辊(5.2)表面分别包覆有齿牙(5.3),所述驱动电机(4)设置箱体(3)的一端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辊(5.1),所述主动辊(5.1)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设有支撑板(5.4),所述从动辊(5.2)两端相对设有转动电机(6)且转动电机(6)设置在箱体(3)外侧,所述转动电机(6)的输出端设有转动臂(6.1),所述转动臂(6.1)远离转动电机(6)的一端设有转动块(6.2)且转动块(6.2)连接从动辊(5.2),所述箱体(3)靠近转动电机(6)的设有配合转动块使用的转动槽(1.1),所述主动辊(5.1)和从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世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