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及污废脱水系统。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过滤筒,过滤筒上上设有过滤孔,过滤孔供污废中的液体进入过滤筒内部,以实现污废的固液分离;所述过滤筒上设有插装部,插装部的壁面倾斜设置以使过滤筒的下端形成尖端,以便将过滤筒插入待处理的污废中进行污废的固液分离。使用时,人工将过滤筒的插装部插入污废中,污废中的液体通过过滤孔进入过滤筒内部、固体留在过滤筒外部,实现污废的固液分离,污废的固液分离操作简单,过滤筒内部的液体能通过排液组件排出,从而减少污废的液体含量,减少污废的处理量,降低污废的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及污废脱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及污废脱水系统。
技术介绍
油气田污水处理站生产运行过程中,每年都会产生上千吨污废,主要是各集气站之间为保护管道,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理时产生的清管残渣,以及站内清池污泥等危险废物时的污泥。上述污废堆积在污废罐或污废池之类的污废容器中,主要以固液混合泥质形态存在,目前现场无法有效收集污废中的液体。对含水率较高的污废,采用在污废中加水泥来吸收污废中的液体,之后进行转运处置的方式,由于水泥的加入,处置污废的总量相对增加,污废的处理成本高。目前,急需将污废中的液体分离出,从源头上减少污废的含液量,从而减少污废的处理量,降低污废的处理成本。授权公告号为CN210194693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矿库用渗滤液收集装置,尾矿库用渗滤液收集装置包括:渗滤液收集部和渗滤液储存腔,渗滤液收集部延伸至尾矿库的堆体内部,将堆体内部的渗滤液导出;渗滤液储存腔与渗滤液收集部相连通,用于收集渗滤液收集部导出的渗滤液。通过延伸至尾矿库其堆体内部的渗滤液收集部,可以有效地收集尾矿库内部的渗滤液,从而有效地提高渗滤液收集装置的渗滤液收集能力,防止渗滤液在尾矿库内部下渗,污染环境,但是该尾矿库用渗滤液收集装置只能在堆体的一侧收集渗滤液,而油田气中的污废堆放的污废容器中,不适合使用该尾矿库用渗滤液收集装置回收渗滤液。申请公布号为CN109928594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脱水装置,该污泥脱水装置包括外筒、第一内筒、分离组件、抽水组件和第一驱动机构,外筒围成的封闭空间用于盛装污泥,第一内筒作为过滤筒,过滤筒位于外筒围成的封闭空间内,并与外筒转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过滤筒相对外筒转动。过滤筒的周侧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作为过滤孔,分离组件包括包覆在过滤筒周侧的滤布和固定在过滤筒外部的螺旋叶片。抽水组件包括一端伸入过滤筒内部,另一端伸出外筒外的抽水管,抽水组件作为排液组件,抽水管作为排液管。外筒中的污泥在螺旋叶片的离心力作用下与水分离,水经滤布和过滤孔进入过滤筒内部,排液管将过滤筒内的水抽出,以实现污泥的脱水。在进行污泥的处理时,需要通过污泥泵将污泥泵入外筒内,对于上述含有清管残渣等大颗粒状的污废,难以通过污泥泵将污废泵入外筒中;若通过人工将污废装入外筒中,又存在污废处理工作量大、劳动成本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污废处理工作量大、处理成本高的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污废脱水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的技术方案是: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过滤筒,其上设有过滤孔,过滤孔供污废中的液体进入过滤筒内部,以实现污废的固液分离;所述过滤筒上设有插装部,插装部的壁面倾斜设置以使过滤筒的下端形成尖端,以便将过滤筒插入待处理的污废中进行污废的固液分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人工将过滤筒的插装部插入污废中,污废中的液体通过过滤孔进入过滤筒内部、固体留在过滤筒外部,实现污废的固液分离,污废的固液分离操作简单,过滤筒内部的液体能通过排液组件排出,从而减少污废的液体含量,减少污废的处理量,降低污废的处理成本。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装部的外侧设有螺旋叶片,以便通过旋转插装部将过滤筒插入污废中。有益效果:通过螺旋叶片方便将过滤筒旋入或旋出污废,从而方便过滤筒插入污废和从污废中取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筒包括圆筒段和锥筒段,锥筒段设置在圆筒形段的下方,且锥筒段的锥顶朝下,锥筒段构成所述的插装部。有益效果:过滤筒的结构简单,设计加工方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振动器,振动器固定在过滤筒上,以使过滤筒振动。有益效果:过滤筒振动时,有利于排出污废中的气泡,从而使污废中比重较大的固体下沉,而使液体位于固体上方,便于污废中的液体流入过滤筒内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筒上部设有连接结构,用于将过滤筒与外置部件连接,避免插入待处理污废中的过滤筒倾倒。有益效果:连接结构的设置,能有效保证固液分离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有排液管支架,用于对排液组件的排液管伸入过滤筒内部的一端进行挡止限位。有益效果:由于过滤筒下部可能存在小颗粒杂质,通过排液管支架对排液管进行挡止限位,可有效避免排液管伸入过滤筒内部的一端接触小颗粒杂质,而造成排液管堵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污废脱水系统的技术方案是:污废脱水系统包括:固液分离装置,用于进行污废的固液分离;排液组件,包括排液管,用于将固液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液体排出;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过滤筒,其上设有过滤孔,过滤孔供污废中的液体进入过滤筒内部,以实现污废的固液分离;所述过滤筒上设有插装部,插装部的壁面倾斜设置以使过滤筒的下端形成尖端,以便将过滤筒插入待处理的污废中进行污废的固液分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人工将过滤筒的插装部插入污废中,污废中的液体通过过滤孔进入过滤筒内部、固体留在过滤筒外部,实现污废的固液分离,污废的固液分离操作简单,过滤筒内部的液体能通过排液组件排出,从而减少污废的液体含量,减少污废的处理量,降低污废的处理成本。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装部的外侧设有螺旋叶片,以便通过旋转插装部将过滤筒插入污废中。有益效果:通过螺旋叶片方便将过滤筒旋入或旋出污废,从而方便过滤筒插入污废和从污废中取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筒包括圆筒段和锥筒段,锥筒段设置在圆筒形段的下方,且锥筒段的锥顶朝下,锥筒段构成所述的插装部。有益效果:过滤筒的结构简单,设计加工方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振动器,振动器固定在过滤筒上,以使过滤筒振动。有益效果:过滤筒振动时,有利于排出污废中的气泡,从而使污废中比重较大的固体下沉,而使液体位于固体上方,便于污废中的液体流入过滤筒内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筒上部设有连接结构,用于将过滤筒与外置部件连接,避免插入待处理污废中的过滤筒倾倒。有益效果:连接结构的设置,能有效保证固液分离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有排液管支架,用于对排液组件的排液管伸入过滤筒内部的一端进行挡止限位。有益效果:由于过滤筒下部可能存在小颗粒杂质,通过排液管支架对排液管进行挡止限位,可有效避免排液管伸入过滤筒内部的一端接触小颗粒杂质,而造成排液管堵塞。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液组件还包括:控制阀,包括进口和出口,进口与排液管连通,出口供液体排出;真空泵,与所述控制阀并联,用于对排液管抽真空,以使排液管中充满液体;所述控制阀低于过滤筒的下端设置;或者,控制阀设置在过滤筒的上端和下端之间,且靠近过滤筒的下端设置,以使排液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n过滤筒,其上设有过滤孔,过滤孔供污废中的液体进入过滤筒内部,以实现污废的固液分离;/n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筒上设有插装部,插装部的壁面倾斜设置以使过滤筒的下端形成尖端,以便将过滤筒插入待处理的污废中进行污废的固液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过滤筒,其上设有过滤孔,过滤孔供污废中的液体进入过滤筒内部,以实现污废的固液分离;
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筒上设有插装部,插装部的壁面倾斜设置以使过滤筒的下端形成尖端,以便将过滤筒插入待处理的污废中进行污废的固液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插装部的外侧设有螺旋叶片,以便通过旋转插装部将过滤筒插入污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筒包括圆筒段和锥筒段,锥筒段设置在圆筒形段的下方,且锥筒段的锥顶朝下,锥筒段构成所述的插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振动器,振动器固定在过滤筒上,以使过滤筒振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筒上部设有连接结构,用于将过滤筒与外置部件连接,避免插入待处理污废中的过滤筒倾倒。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废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筒的内部设有排液管支架,用于对排液组件的排液管伸入过滤筒内部的一端进行挡止限位。
7.污废脱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功臣,李伟,张鲁滨,何洋,王红宾,董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