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座式单轨连续钢构PC轨道梁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425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连续钢构PC轨道梁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包括:桥墩;刚管球铰支撑,所述钢管球铰支撑固定设置在所述桥墩的顶部;预埋支撑块;以及斜向支撑调节杆,所述斜向支撑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PC轨道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桥墩相连,所述斜向支撑调节杆可伸长或缩短以调整所述PC轨道梁相对于所述桥墩的倾斜角度,通过在桥墩与PC轨道梁端部的连接处设置能够使PC轨道梁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桥墩上的钢管球铰支撑并通过斜向支撑调节杆调节桥墩与PC轨道梁的夹角从而使得刚构体系即PC轨道梁在后浇段施工前能够随意调整PC轨道梁的倾斜角度,极大地减小了刚构体系在后浇段施工前线形调整的难度。线形调整的难度。线形调整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座式单轨连续钢构PC轨道梁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跨座式单轨交通轨道梁
,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连续钢构PC轨道梁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规连续刚构常用的施工方法有现场浇筑、简支变连续及节段拼装几种方法。由于轨道梁对尺寸和线形控制精度要求十分严格,采用现场浇筑或节段拼装的方法难以满足要求,当采用连续体系时,必须采用以工厂预制为主,辅以现场现浇连接的简支变连续方式。即先在工厂预制成满足精度要求的单跨梁,然后运到现场,吊装就位后再在接头连接处浇筑混凝土形成连续结构。刚构体系不仅受力上与简支体系区别较大,轨道梁线形调整也大不相同。刚构体系后浇段混凝土浇筑后,墩梁固结再无法进行线形调整,因而刚构体系必须在后浇段施工前将线形调整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连续钢构PC轨道梁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刚构体系在后浇段施工前线形调整较为困难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0005]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座式单轨连续钢构PC轨道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墩(1);刚管球铰支撑(3),所述钢管球铰支撑(3)固定设置在所述桥墩(1)的顶部;预埋支撑块(21),所述预埋支撑块(21)设置在PC轨道梁(2)的端部,且所述预埋支撑块(21)与所述PC轨道梁(2)一体成型,所述预埋支撑块(21)的底部与所述钢管球铰支撑(3)的顶部固定相连;以及斜向支撑调节杆(4),所述斜向支撑调节杆(4)的一端与所述PC轨道梁(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桥墩(1)相连,所述斜向支撑调节杆(4)可伸长或缩短以调整所述PC轨道梁(2)相对于所述桥墩(1)的倾斜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连续钢构PC轨道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球铰支撑(3)包括支撑钢筒(31)、丝杠(32)、金属球(33)和卡块(34),所述支撑钢筒(31)包括底座和螺纹孔凸起,所述螺纹孔凸起垂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钢筒(31)的底座设置在所述桥墩(1)的顶部,所述支撑钢筒(31)的螺纹孔内设置有所述丝杠(32),所述丝杠(32)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金属球(33),所述卡块(34)的底部设置有球形凹槽,所述金属球(33)的顶部镶嵌在所述球形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连续钢构PC轨道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撑调节杆(4)的一端可拆卸式设置在PC轨道梁(2)的侧壁上,另一端可拆卸式设置在桥墩(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座式单轨连续钢构PC轨道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支撑块(2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镶嵌卡块(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华徐升桥刘永锋周腾冯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